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我們從歷史教科書裡學過,日本明治天皇,既帶領日本走向了富強,也給周邊國家造成無盡的災難。可以這樣講,明治維新,如果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則它成功了;但如果以百姓長期福祉當目標,則它是失敗的。因為它使日本成為列強的同時,也極度膨脹,最終使日本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成為歷史上唯一挨原子彈——還是連續兩顆——的國家。當然,這是後話。因為明治天皇雖然被當成神,卻並非是神,所以料不到。

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生在攝影術大發展的時代,明治天皇卻是極少照相的。宗澤亞在《明治維新的國度》裡寫到,明治天皇壯年時期的“御真影”,用於公共場合的肖像畫和寫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是經過臣下苦心請求才做成的。這也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本圖為明治5年他20歲時的照片)

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明明可以拍照,但他就是不拍。於是,日本畫家葛西虎次郎於明治34年(1901)所作、名為《明治天皇的一家》的作品,就成了日本的珍貴文物。但大家不覺得這樣有點怪怪的嗎?這哪有照片真實呢?也許,這與他所受的教育相關。宗澤亞寫到,他的教育,以儒學為基本,不讚賞過於模仿西洋教育論者的說教。也許,如果當時向清朝學習可以強大日本,他一定會派遣清使,根本不會搞什麼向西方學習的維新。

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正因不喜歡照相,所以這張照片,據說是在他死前一年,在福岡觀摩演習的時候偷拍的;儘管如此,有件事,仍超出了他的控制之外——

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他死之後,人們給他的葬禮拍了超多照片。與他對照相冷感比起來,有一件事,則是他的大愛好——那就是寫和歌。和歌乃是相對於漢詩而言的,具有大和民族自己特色的詩歌。明治天皇寫的多是這樣的——いさをある人を教へのおやにして おほしたてなむやまとなでし子(大意:讓有功勳的人當老師,教育我國的子弟);こころある人のいさめの言の葉は やまひなき身のくすりなりけり(我雖沒有病,但你們的諫言仍是良藥)

日本明治天皇雖然不愛照相,但有一個愛好卻堪比乾隆皇帝

據日本人統計,他寫的和歌,竟然有95000首之多。乾隆皇帝寫詩4萬餘首,在睦仁面前,只能甘拜下風啊。有人要說了,睦仁的只有兩句,乾隆的都有四句八句,這不能比。其實別看只有兩句,實際上寫起來,也是字斟句酌,很費腦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