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流感患者、兒科患者大幅減少 戴口罩、勤洗手習慣仍要堅持

流感患者、兒科患者大幅減少 戴口罩、勤洗手習慣仍要堅持

來源:蕪湖新聞網 發佈時間: 2020-04-12 23:48 0

蕪湖:流感患者、兒科患者大幅減少 戴口罩、勤洗手習慣仍要堅持

越來越多的市民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

4月,氣溫不定,溫差較大,往往是感冒、過敏等疾病的高發期。但今年卻頗為不同,記者從蕪湖市多家醫院獲悉,流感患者、兒科患者等同比明顯減少,專家分析,與市民長期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有直接關係。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看診的人數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以前這個季節,一天門診500多人,現在只有100多人。晚夜間的急診也較少。”蕪湖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毛慶東告訴記者,兒童多發的上呼吸道感染類疾病,如感冒、咳嗽、小兒肺炎等,今年以來都少了很多。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少出門,減低了因天氣著涼的可能;學校、幼兒園的長期停學,使得交叉感染的風險降低。同時,孩子們在家長指導和看護下,養成了外出自覺戴口罩、家庭勤通風、勤洗手的好習慣。該院的耳鼻喉科和呼吸內科,接診的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患者較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在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水心富介紹說,“這段時間以來,發熱門診的患者數大幅下降,往年4月份處於流感流行季,今年流感病人明顯少了,一天只有十幾人。”同樣的,兒科、五官科的患者也都相對減少。水副院長分析,這與市民減少外出、注重防護等都有直接的聯繫。“戴口罩、注重手衛生,不僅能防範新冠病毒,對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和過敏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抵禦效果。”

蕪湖市疾控中心的急傳專家指出,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其實很多疾病是經鼻而入的,比如呼吸道類的肺結核、流感、非典、麻疹、風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還有塵肺病、過敏性鼻炎、有機溶劑中毒等也是如此。而口罩作為“守門人”,可以過濾致病細菌、花粉、有害顆粒等,從而達到預防多種疾病的作用。

他提醒說,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向好,但市民仍要長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外出時戴好口罩,回家後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在平時也要多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個體免疫力。

大江晚報記者 程茜 文 許誠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