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疾控中心幫您解惑:怎樣才算“勤洗手”

經過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人們對突發傳染病個人防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也學會了一些關於戴口罩、勤洗手、正確消毒等方面的知識,更加懂得了做好個人防護重要意義。隨著疫情防控的進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開始逐步恢復正常,但是突發疫情帶來的危害和諸多啟示不應該忘記,在疫情防控中所建立起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還要持久地堅持下去,比如:勤洗手。

冠縣疾控中心幫您解惑:怎樣才算“勤洗手”

洗手不只是為了洗去手上的汙漬,更重要的是清除手上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避免由於手觸摸口、鼻、眼睛上的黏膜進入人體。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單、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人都從科普宣傳中學會了正確洗手的方法,並且知道了要勤洗手。那麼怎樣才算是做到了勤洗手呢?

  • 飯前飯後、便前便後要洗手。
  • 準備食物前要洗手。
  • 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
  • 外出回來後要洗手,尤其是出入過公眾場所,或者觸摸過門把手、扶梯扶手、電梯按鈕、公交車扶手、奶箱、報箱等公共物品後都應該洗手。
  • 接觸過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後,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後要洗手。
  • 護理患者後要洗手。
  • 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更換尿片、處理嬰兒糞便或被汙染物品後要洗手。
  • 接觸寵物或者家禽或處理動物糞便後要洗手。
  • 拿完錢包、鈔票,用過提款機之後要洗手。
  • 接觸垃圾之後要洗手。
冠縣疾控中心幫您解惑:怎樣才算“勤洗手”

來源丨中國疾控中心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於公益宣傳,無任何商業用途。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時侵犯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