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不靠譜!順豐“攬收”電商件高性價比不代表低價

今年雙十一剛過不久,順豐和唯品會宣佈達成了戰略合作——由順豐接手唯品會旗下品駿快遞的電商件業務。

這一重大合作雖然與之前坊間早有的傳言“順豐收購品駿”有出入,但順豐獲得了唯品會這個電商件大客戶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對於唯品會而言,搭上順豐,自己也甩掉了自建物流的包袱,降低公司成本,更大大提高了商品履約率,這對雙方而言,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可謂雙贏。

人紅是非多。而隨著唯品會和順豐合作的開始,又有傳言稱,唯品會之所以願意和順豐合作,是因為順豐承諾了每單4元的極低價格……

這是真的嗎?面對這種顯得“靠譜”的謠言,無論是順豐還是唯品會,都沒有對外做公開正式的回應。然而,當事人的緘默並不表示就是默認,或許是因為這種傳言,兩家公司不願意公開回應罷了。

作為旁觀者,筆者以為,順豐唯品會達成業務合作,履約價格肯定會有優惠,但絕不會低到4塊錢一票!

眾所周知,順豐向來以高時效、高品質服務著稱,所以其快遞單價也一直在行業裡處於較高水平。以2019年10月份的數據為例,順豐控股平均單票收入為20.51元,而韻達、申通、圓通分別為3.24元、2.82元、2.79元。儘管順豐近兩年開始不斷從商務件拓展到電商件市場,甚至在今年5月推出了“電商特惠服務”,但要說把唯品會的履約價格壓到每單4塊錢的地步,對順豐來說還是不太可能,且不考慮其他客戶感受,就成本都難以說服自己。

從直營模式的全國物流網絡,到自建航空樞紐、購買自有全貨機,打造“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順豐在各個方面都投入了極高的成本。用每單4元的電商價格,如何覆蓋得了這樣的投入?又如何保障得了末端派送服務的品質不降低?

當然為了追求更大規模效益,今年以來順豐不斷加碼電商件市場,推出針對電商大客戶的特惠專配,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到“順豐包郵”的福利。但這和通達系9.9元包郵的商業邏輯並不相同:一個是純粹的價格戰,另一個是走差異化高性價比路線,即藉助以往的口碑積累,用高品質服務、品牌影響力等爭奪中高端電商客戶,而用優惠的價格來打動市場上對價格敏感的電商客戶。所以,順豐的電商產品價格差異化策略,高性價比並不是單純的低價取勝,更不會做虧本買賣。這一點,從當初的合作就可以看出端倪,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在宣佈雙方合作時所表示的:“通過這次的業務合作,我們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履約費用,保障“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持續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

如果只是為了選一個低價物流供應商,唯品會完全可以在通達系中找合作伙伴,或者是選擇股東之一的京東物流。而既能提高效率、降低費用,又能提升消費體驗的獨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就只有順豐了。

對於順豐來說,與唯品會的合作更是強化了其在電商件市場的佈局。實際上,從今年5月加碼電商件開始,順豐的業務量實現連續6個月增長,10月份的單月業務量增速更是達到了48.47%。營收和利潤也實現同步增長,2019年Q3實現營業收入286.95億元,同比增長25.36%;實現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11.81億元,同比大增61.62%。

與唯品會合作後,順豐的電商件業務無疑會有更大發展。根據唯品會財報,Q3品駿日均業務量為174萬件,粗略估算,一個月約為5220萬件,而順豐10月業務量4.38億件,意味著接手唯品會快遞業務會給順豐業務量帶來約12%的增長,對提升順豐市佔率將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這次合作還能向市場展現出順豐紮根電商件市場的決心。雖然順豐加碼電商件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普通用戶對順豐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以商務件為主的“高端快遞”。藉助兩家公司的品牌效應,順豐在電商市場的影響力必然會與日俱增。

其實仔細想想,與唯品會的合作又何償不是在向外界喊話:“順豐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