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隐居者的目标大多是要出仕的。诸葛亮避居南阳,躬耕于陇上,是为了"聊寄傲于琴书兮,

以待天时。"李白也曾隐居,但终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朝及其之前隐士众多,在于科举制完善之前,人们没有正常的途径出将入相,而隐者的名声是块很好的敲门砖,可以引起当朝者的注意。

提起梁鸿与孟光,人们想到的就是"举案齐眉",这个故事成了古代男女间互敬互爱的典范。但"举案齐眉"的背后,是一对真隐士,追求男耕女织、诗书自娱的生活方式。

虽然梁鸿与孟光留下了令人艳羡的名声,但即便是古代,他们的理想也是少数人的追求。毕竟劳作的艰辛压下来,心中的理想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也会被碾得四分五裂。就如同我们看李子柒的视频,乡间的生活淳朴、恬静令人向往,但你愿意过那样的生活么?你能够过那样的生活么?

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梁鸿与孟光男耕女织、诗书自娱

一、除了钱,梁鸿有才有貌有品

梁鸿的学识来自于太学。

在士族垄断知识界的东汉,他的入学资格史籍中没有记载。也许是父亲曾为朝廷官员,死于公事,才被纳入学籍。但不管怎么说,在太学期间,梁鸿学习了《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必修及选修课程。他博览通晓群书,成为博学、有才之士

学成之后,梁鸿放弃了从事助教之类的机会。虽然借工作之便可以结交权贵、成为博士,进而步入仕途,那不是梁鸿想要的生活。没有丝毫的犹豫,梁鸿放猪去了

上林苑曾是西汉皇家园林、游猎场所,后来历经战火,东汉初期已是一片废墟,平民迁居其中。梁鸿来到上林苑里养猪,生活清贫但怡然自得。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梁鸿遗落了火种,酿成火灾,烧掉了别人的房子。他没有逃走,而是找到被烧人家,问明损失后,将自己所养的所有猪用于赔付。受损失的主人认为不够,已经身无分文的梁鸿毫不推诿:"我没有别的财产了,只能为你家做工来补偿。"

主人同意了,梁鸿就开始了打工生涯,早出晚归,毫不懈怠。

梁鸿的品格令人感动,乡间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那家主人。左邻右舍的议论也让被烧的人家觉得自己做的过分了,于是要把猪全部退还给梁鸿。

梁鸿没有接受,赔偿是应该的。既然没有债务了,他选择离开上林苑,返回了故乡。

不长腿还跑得快的就是消息。梁鸿的事迹传到了家乡,很多有钱有势的家庭前来提亲,想要将女儿嫁给他。一方面他们看中的是梁鸿的品行;另一方面,梁鸿太学出身的背景也极具吸引力,在乡间更容易被举荐,从而成为朝廷的官员。

梁鸿一一拒绝了。他知道自己被看中、选择的原因,但高官厚禄不是他的追求,何必害人害己呢!直到同县的孟光,一个又胖又丑又黑的女子公然宣称"非他不嫁",梁鸿欣然下聘。

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梁鸿是饱学之士

二、孟光是个自信的女性

孟光是个女大力士,长得黑、胖、丑,姑娘如此,大抵心理上会有些自卑,但孟姑娘没有。人生一世,不能随便地就把自己嫁了,尤其是不能打折

丑女不愁嫁的潜台词是丑女心态平和,不做非分之想,婚姻也就变得容易。而美女挑三拣四,反倒可能不如意。孟光是丑女无疑,后世更被评为四大丑女之一。但孟姑娘就是要挑三拣四,几个对象都被她拒绝了,并且一晃已经到了三十岁。

孟光挑的是什么呢?小白脸,她不屑一顾。大款,她面露鄙夷。

"你到底找要什么样的?"父母对这个老闺女也是没有办法,好在家中颇为富庶,不差个吃饭的。

"想找一个像梁伯鸾(梁鸿字伯鸾)那样贤德的人。"

孟光也算是乡间知名的姑娘,梁鸿对她的长相、择偶的经历早有耳闻,想必他们的思想是相通的,梁鸿毫不犹豫地下了聘礼。

孟光欣然应婚,她向父母要求的嫁妆是"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这完全是预备和富裕生活告别,以后将要穿粗衣、干粗活的节奏,但这是孟光想要的生活。

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汉代的纺车

三、贫困而富足,无悔的人生

1、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孟姑娘出嫁了。新娘子穿得雍容华丽,令梁鸿侧目愕然:难道自己选错人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整整七天,梁鸿无话可说。孟姑娘主动前来搭讪:"我听说您品德高尚,有选择妻子的标准,因此几位女子落选。我也因自己的标准放弃了好几个人。现在我被您选为妻子,有什么过失请您明说。"

梁鸿说:"我要的是一个衣着朴素,可以一同到深山里隐居的妻子。你穿着绸缎,涂脂抹粉,难道是能同甘苦的人么?"

孟光回答:"我穿成这样,是故意考验你呀。"于是把头发改成椎髻,穿上布衣,前来相见。梁鸿大喜:"这才是我需要的,能过一辈子的妻子呀!"于是为她取了个名字叫孟光

2、第一隐,霸陵山

过了一段时间,丈夫仍没有搬家的意思。莫非娶妻之后,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改了心性?妻子诧异的问:"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见妻子比自己还着急的样子,梁鸿笑了,于是一同进入霸陵山中,以耕田织布为业。劳作之余,夫妻颂咏《诗》、《书》,弹奏古琴,自得其乐。

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汉代牛耕图画像石

3、第二隐,山东

梁鸿的声名越传越广,逐渐前来探访的外人越来越多,为了能继续平静地生活,他们决定迁居。夫妇俩带上随身物品,向东而行。

梁鸿、孟光一路走来,到达东汉首都洛阳,登上北芒山,只见宫室巍峨、富丽堂皇。梁鸿沿途目睹百姓生活的艰苦,不禁有感而发: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巍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眺望帝京,宫阙壮丽,这些都是百姓的劳作,绵绵无休的苦役什么时候是尽头!极具讽刺意味的《五噫歌》传到汉章帝耳中,皇帝很生气,派人抓捕。

梁鸿、孟光继续向东逃走了。到了山东,改名换姓,找了一处隐居下来。

4、第三隐,吴地

不久,他们的行藏又被人发现了,梁鸿一家只得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这次,要去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东汉时南方尚未开发,梁鸿决定前往南方吴地。

此时的梁鸿、孟光,已经过了中年,干不了重活了。于是,他们依附于一个名叫皋伯通的富豪家,

住在小廊房中,以替人家舂米为生

每次梁鸿劳作归家,孟光都准备好了食物,低头顺目,将食案高高举到与眉毛平齐的地方,这就是"举案齐眉"的由来。

"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皋伯通觉得很诧异,能让自己的妻子如此敬重,决非常人。于是将梁鸿接到家里,不再让他干体力活。

从此,梁鸿开始书写文章。病重之时要求就地安葬。

梁鸿死后,皋伯通将他埋在著名刺客要离的坟旁:"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

葬礼后,孟光返回了老家。

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举案齐眉,互敬互爱

遥远的理想,难忘的情怀

梁鸿与孟光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匹配,但他们志趣相投,才能一道遁世归隐,以耕织为业,以诗琴自娱

有人质疑"举案齐眉"为两人的不平等,以为夫妻间不该是这样生分的关系。这是把敬与爱分开了,互敬才能长爱,孟光敬梁鸿,梁鸿又何尝不敬孟光,从梁鸿一直为家庭不忘劳作,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举案齐眉"只是二人恩爱生活的一个镜头,其它的则不为世人所见而已。

至于他们的理想,梁鸿与孟光毕生追求的生活方式,见仁见智。

我们也许不能理解,放着好日子不过,偏去过粗茶淡饭的生活。今天我们更多的是把事业的成就当做成功,把挣钱的多少当做成功。这也无可厚非,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也许经过岁月的磨难会有不同的理解。

李子柒的视频大获成功,她那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不论其中是否有多少水分,

那份情怀是每个人都有的,但那只在心中,生活里还要面对现实。

梁鸿与孟光不只是举案齐眉|才子放猪、丑女择婿,只为心中的理想

田园生活是心中的一片美好

李商隐在《马嵬二首》有"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诗句,感慨唐明皇贵为天子,也保不住杨贵妃的性命。还不如小门小户的卢家小伙,与莫愁女厮守终生,平凡的又何尝不是美好的。

梁鸿与孟光的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他们的追求却从未远去,《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贾宝玉故意向林黛玉请教:

"那《闹简》上有一句说的最好: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闹简》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中的第二折,西厢记、红楼梦时常在我们身边,经常会被提及。可见,梁鸿与孟光虽然隐居,但却一直活在我们的历史、文化里,也生活在我们身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生活,梁鸿与孟光追求的说到底是"幸福",只是幸福的内涵不同于常人,但他们对自己理想的坚持令人感动。

理想可以不同,人格令人景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