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革命志士刘邦彦(2)

1926年5月,吴佩孚,张作霖组织“讨赤”联军,发动进攻南口的国民军。 甘肃方面,陇东张兆钾,拥兵六十营;陇南孔繁锦集结兵力四十营;陇西宋有才韩有禄两个旅六七营;在阿甘镇黄德贵纠集四五营,全部兵力四万余人围攻兰州。时张维玺旅第十三团守宁夏,十四团孙良诚在东线作战,兰州城内只有张维玺旅手枪队,机关枪连和步兵第十五团,全是娃娃兵。刘邦彦提出出奇兵夜袭,向煤山进攻,将黄德贵两千人全部消灭,而手枪队伤亡不到十人。 关山战斗(七道梁),攻坚甚苦,军中做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宣侠父冒着弹雨,前线慰问伤兵,张维玺八天未睡,刘邦彦竭力相随。至6月下旬,吉鸿昌率部增援,宋有才三四千人被解决。旋攻破狄道城,韩有禄部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消灭敌三个旅,俘获四五千人,缴枪五六千支。 1926年8月末,与张维玺奉命攻陇南,孔繁锦命令其弟孔繁荃和参谋长范连泌以伏羌、秦安作为据点防御,张维玺和刘邦彦等用兵神速,出其不意,各路部队枪炮齐鸣,守军不战自乱,孔繁锦率残部仓皇逃窜,国民军兵不血刃,占领天水。俘虏上万人和一个兵工厂,一个造币厂,因战功卓著,张升国民革命军十三师师长,刘邦彦升师参谋长。 同年11月,国民军采纳共产党人李大钊提出的“固甘援陕”的建议,调集兵力东下解西安之围。冯玉祥发出对国民军的训令:“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我们誓为人民建设极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木及做种种有益地事。我们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训练军队的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的军队是人们的武力。”这段话对于刘邦彦最后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有启发作用。 1927年,率部参加北伐,随张赴陕攻下同州,张维玺升国民革命军十三军军长,刘邦彦升十三军参谋主任。 1929年10月10日,刘郁芬、宋哲元、孙良诚、张维玺二十七人通电讨蒋,推冯为“护党救国西北军总司令。”反蒋战争拉开序幕。10月11日,西北军分八路出发,张维玺任第七路军总指挥,刘邦彦任参谋长,向蒋鼎文、刘峙、赵观涛、陈诚、夏斗寅等进攻。 1930年3月底,冯玉祥组成陆海空副总司令部,分五路向河南进发,总兵力二十六万人,中原大战爆发,张维玺任南路军总司令,吉鸿昌任副司令,刘邦彦任参谋处长。南路军为第一路,奉命由汉中出发,西北军怀有进无退之心,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所属十三军由陕西出紫荆关,经内乡、音山出击平汉线,进到鲁山、许昌、郾城一带,与蒋军作战。 但因陕南之大,仅留守一个旅的部队,而其装备低劣。各路土匪如蜂而起,大小不下二十几股,人数在五万以上,如王三春、陈得三、王友邦、李刚五、郑子美、陈定庵(绰号陈疯子)、沈玺亭(绰号狗大王)、韩世昌(绰号韩拨皮)、唐德楹等,虽是吴佩孚的残余势力,他们有的自称司令,有的自称师长、旅长团长,烧杀抢掠,严重扰乱西北军后方。王志远带兵围剿,连战败北,一次被匪兵打散,他本人钻进荆棘之中,躲过一劫。 当时刘邦彦所部南路军在平汉线作战,有十余万众,适汉中警备司令王志远以匪临城下,陕南危机,电张求援。刘邦彦考虑到后院起火,势将危及全局,请缨剿匪,对张维玺说:“陕南若失,无家可归。”时邓宝珊为张部第八方面军总指挥,亦力赞之,说:“非邦彦先生不能当此重任。”遂派刘邦彦以南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名义赴汉中剿匪,陕南留守各部及团警均归其指挥。 刘邦彦从湖北前线带从者数人返回西安,面见陕西省政府主席刘郁芬,陈述方略及主张,刘郁芬对刘邦彦说:“陕南军事由先生根据具体情况决断。” 刘邦彦到达汉中,日整顿各部,申明号令,旌旗为之变色。将一名贪生怕死,作战不力的团长李德润撤职,由副团长李清涵任团长;扩编第三团,由营长陈际春升任团长;旅部手枪连扩编为特务营,由连长何处升任营长。 时吴佩孚、刘存厚,吴新田委其旅长牛堉春为“汉中支队司令”,侦之汉中空虚,于1930年8月初率两千多人,由四川万源卷土重来,由镇巴进兵,窜居西乡南境的母猪峡,纠集周进仁,巨匪王三春等,准备进占西乡县城,进逼南郑。刘邦彦亲率两个团,星夜驰赴西乡,佯派代表求和,以骄其心。代表回西乡时,业已黄昏,天又大雨,刘邦彦下令出其不意直捣敌营,以两个团破敌数万之众。

鲜为人知的革命志士刘邦彦(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