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生前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為人們所敬仰

周敦頤從小喜愛讀書,在家鄉道州營道地方頗有名氣。周敦頤年少時父親不幸去世,但他性格果斷堅毅,並沒有因此就荒廢了學業。十五歲時投奔舅父鄭向,當時宋仁宗朝中的龍圖閣大學士。這位舅父對於遠道而來的周敦頤母子十分眷顧,就在周敦頤二十歲時,向皇帝保奏,為他謀到了一個監主薄的職位。周敦頤在任職期間盡心竭力,斷過許多懸疑難案,在分寧縣任主薄時,就被當地人驚為“雖老吏不如也”。

周敦頤生前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為人們所敬仰

就是說,即使一些年長有經驗的官吏,也不如他那麼精明能幹啊!也就在這種管理刑獄、司法的刑吏生活中,周敦頤開始研究《易》。後來終於寫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極圖.易說》。這本書圍繞太極圖,提出了一個宇宙生成論的體系。宋仁宗至和年間,他擔任洪州南昌縣知府時,還未到任,南昌人就四處傳頌他賢明的名聲,說:“周知州到任,我的訟案就可得到了結了啊!”

周敦頤生前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為人們所敬仰

周敦頤辦案不辭勞苦,以洗冤澤物為己任;他為人胸中灑落,如風光霽月,被北宋大文學家黃庭堅稱讚為“人品甚高,而尚友千古”,就是說周敦頤的人品十分高潔,是足以和古代的高士們做朋友的。然而周敦頤卻並未因此在仕途上獲得很高的地位,這和當時“以詞取人”的風氣恐怕不無關係。北宋歷朝中,憑一首好詞而獲加官進爵的大有人在,周敦頤不長於此道,卻善談各理,可惜不為當時的人們所賞識。他長期擔任的都是--些司法的吏官,直到五十五歲時告老歸田,也未顯達,這或許也是因為他人品高潔的關係吧。

周敦頤生前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為人們所敬仰

周敦頤的人品高潔,除了他的同時代人,以及程頤、程癲兩個學生的記述外,還可從他的《愛蓮說》一文中得到證實。從哲學的意義來看,《愛蓮說》還是一篇隱蘊佛家思想的文章。佛家將蓮花視作佛性清淨的象徵。清淨又涉及到一個汙染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是佛家的,後來也成為理學家們的重要問題。始作誦者,就是“愛蓮”的周敦頤。人性恰如蓮花,是至善的、清淨的,雖然會被塵世的慾望和困惑所汙染,所遮蔽,卻並不會受到損害。然而只有無慾、無惑,才能顯現出人性的清淨來。

周敦頤生前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為人們所敬仰

於是周敦頤結合孟子的思想,提出了這樣的看法:“孟子日,養心莫善於寡慾。..予謂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蓋寡焉以至於無。”這就是說,孟子認為寡慾是最好的養心方法,而周敦頤卻認為更好的方法是消滅慾望,使人“無慾”,就能清淨了。而周敦頤本人,的確是努力這樣來生活的。他常常和高僧、道人遊山玩水,彈琴吟詩,南宋大儒朱熹稱他有仙風道骨。他的學問、氣度,也感動過許多人來追隨他學習。

周敦頤生前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為人們所敬仰

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程頤、程灝兩兄弟。程頤在後來回憶說,他年少時就是因為聽周敦頤講道,因而厭倦了科舉仕途,立志要學習和探索需家的如何為聖王的道理。周敦頤死後,隨著程氏兄弟繼承和發展他的哲學,他的名聲開始慢慢穿開來。許多地方開始建立周敦頤的祠堂,人們甚至把他推崇到與孔孟相當的地位。周敦頤生前的確也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範,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尊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