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撑起初三高三复学复课“安全伞”

红河州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和学校复学相关工作要求,不断推动责任落实,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初三高三毕业班复学复课防疫保障工作。全州37所高中2.4万余名高三学生和172所初中6万余名初三学生全面复学。

组织引领,筑牢防控“硬堡垒”。一是主管部门党组织主动担责。州委教育工委制定《红河州教育体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红河州各级各类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坚持“集中统一、科学有序、精准防控”的原则,统筹做好开学前后疫情监测防控和校园秩序维持工作。石屏县出台《石屏县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督查组,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督查和指导。蒙自市教育工委建立疫情“一日一调度、一日一分析、一日一研判、一日一上报”制度,加强对师生的跟踪管理,强化对复学复课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二是职能部门党组织积极保障。卫健、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主动履职,配合学校组织开展消毒、防控等工作。各县市公安局按照“定时、定人、定岗、定责”的工作原则,加大路面指挥疏导和校门安检力度,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源头。弥勒市全市医疗机构开通师生发热门诊绿色通道,明确学校就近医疗机构至少派出一名医务人员负责指导学校疫情防控,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学校党组织靠前履职。各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及时研判分析学校复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教职工、学生的作用,积极开展旅居轨迹、健康状况排查,做好健康风险等级判定和分类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档案。泸西县成立以党组织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复学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核查返校师生前14天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严格评定返校师生风险等级。

党员带头,当好复学“护航员”。一是党员带头抓防控。党员教师主动亮身份、当先锋,提前一周到学校,为开学后相关工作做准备,对学校师生身体状况和旅居情况进行排查,做好校园、校舍消毒工作,配合学校优先上岗,测量体温、消毒、填写春季学期开学风险排查承诺书等。金平县组成党员教师志愿服务队,对各班教室的门窗、电线、扶栏,操场上的泥沙、落叶等开展拉网式清扫。州一中党员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门防工作,实时为入校学生提供消毒防护、体温检测、行李搬运等服务。蒙自市雨过铺中学采取“学生下单、教师送饭”的方式,教师将分装好的饭菜送到了450余名学生手中,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二是上好开学“第一课”。党员教师带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防控宣传、心理疏导作为重点,高质量上好“开学第一课”,采取电视直播、网络录播、云课堂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防疫科普视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三是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广大党员教师带头履职,示范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做好线上教学,组织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优化大师、“希沃白板5”等软件和载体开展网上在线学习,确保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初三高三毕业班复学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制定教学弥补计划,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确保教学效果。

多措并举,织密校园“防护网”。一是构建学校联防联控网络。加强学校值班值守,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格,由学校党员领导带头带班、党员教职工轮流值班,落实定时定点开展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采购红外线人体测温安检门等设施,做到教室、餐厅等室内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常态化。掀起校园卫生热潮,坚持班级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教职工和学生使用,引导师生养成勤洗手、爱劳动的好习惯。二是完善校园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防疫处置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快速反应及应急管理机制。个旧市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建立党员教师责任包保体系和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家长五级防控工作联动网络。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党委坚持“演练即实战”的工作要求,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三是注重宣传动员。州教育体育局发出的《致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及时在《红河教体》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国家、省州部署安排、政策措施、政策解读,收集整理集中推送线上教学指导、疫情防护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优质资源,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及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原标题:红河州撑起初三高三复学复课“安全伞”

审核:周健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