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單變撤單】ZARA 2月落單3月退訂


【催單變撤單】ZARA 2月落單3月退訂

浙江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 香港文匯報浙江傳真

中國是服裝紡織出口大國,隨著歐美國家成為疫情重災區,行業的外貿市場也出現了180度的轉變:由1、2月內地疫情嚴重、無法生產時,海外客戶急催訂單;到現在歐美消費市場閉店關門,客戶紛紛取消、推遲3至6月的訂單。

「2020年這個開春,做紡織服裝出口的企業都很難受。」浙江嘉興桐鄉某紡織企業是國際知名快消品牌ZARA在內地的針織衫供應商,自2015年通過廣交會拿下ZARA母公司Inditex的合作協議以來,其生產的針織衫已經連續五年被列入Inditex的採購商名錄,每年向Inditex旗下時裝品牌出口價值1,500萬美元的貨品。

「2月份時工廠停工受疫情影響,對方几乎一天一封郵件來盯進度。畢竟快消品牌唯『快』不破,他們生怕我們交貨遲了影響新品上架速度。」該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維繫這個大客,他們花了三倍價格請來周邊的紡織工人復工趕貨。「結果到了3月份就收到了Inditex的延退單郵件,今年的春裝要求延遲發貨,今年的夏裝則整體叫停,一律暫緩生產。」

國際品牌接連閉店

據瞭解,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許多國際品牌紛紛閉店,包括大牌商家在內的大部分零售商均開始訂單削減計劃,部分出現了大規模訂單削減,還有一部分直接暫停了所有訂單。紡織服裝行業更是重災區:GAP取消了30%的夏天訂單,H&M暫停了所有從3月11日至20日的新訂單,ZARA則直接取消了部分夏裝的訂單......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儘管重新開市已經一個多月,但受疫情影響,前來採購的客戶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九成。客戶不上門就沒有新訂單,據當地一份針對紡織行業的調查報告顯示,有78.4%企業表示市場訂單減少;64.8%企業反映,已有的訂單被客戶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