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碧螺春,開始脫殼,甩掉自身的束縛,開始肆意成長。
碧螺春茶名稱的由來,有許多故事傳說,有的認為碧螺春茶是因碧螺峰、碧螺庵得名,有的說是清康熙皇帝起的名
(一)名說
其一是《隨見錄》所載,因產於碧螺春峰而得名。所說最早,且碧螺峰附近的碧螺春在改革開放之前,無論外形和內質,一直都是最好的,故此說最可信。歷史上名茶的命名,都是以產地命名的。
其二是說因西山碧螺庵而得名。此說講西山水月寺附近有碧螺庵,庵內的尼姑特別善於制茗,所製茶葉其香異常,名曰碧螺春,此說起源於近代,史料上並無碧螺庵的記載。
(二)“帝王賜名”說
這是碧螺春茶的生產廠家和經銷單位普遍採用的一種說法,此說法有二:
一是起源明代,王鏊進獻,明武宗賜名。此說講碧螺春起源於碧螺峰附近的靈源寺。靈源寺始建於梁天監元年(502),因碧螺峰山下有靈泉而得名。明代東山陸巷人王鏊(1450~1524)做宰相期間,回家省親,將家鄉的土產茶葉送給明武宗朱厚照品嚐,武宗皇帝飲後覺得此茶清香甘美,味道極佳,問他叫什麼茶?王鏊講此茶產在碧螺峰下,叫“嚇煞人香”。武宗皇帝認為此名不雅,因其產在碧螺峰下,賜名“碧螺春”。據原寒山寺長老王果豐介紹,東山“碧螺峰”三字系王鏊所書。據清乾隆《吳縣誌》記載,“碧螺峰”原為王鏊題寫,因年久字跡模糊,民國十九年李根源在旁題寫了“碧螺春曉”四個大字。王鏊乃唐伯虎的老師,死後葬於靈源寺旁。唐伯虎還為王鏊墓前的碑坊書有“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的對聯。
二是起源清代,宋犖進獻,清康熙賜名。此說講碧螺春是一種野茶,生長在洞庭東山碧螺峰下石壁上,被當地農民發現後,把它採下來當茶喝。有一年,野茶長得特別茂盛,竹筐裝不下,大家把多餘的葉子放在懷裡,不料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茶的姑娘爭呼“嚇煞人香”。自此後,姑娘們採茶不用竹筐,而放在懷裡,並把這種茶取名為“嚇煞人香”,茶農朱正元制的茶品質特別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時正值採茶季節,農曆三月十六日幸太湖登虎丘,江蘇巡撫宋犖將朱正元制的“嚇煞人香”進獻給皇上,康熙帝品嚐後覺得清香異常,悅神解乏,沁人心脾。就問宋犖是什麼茶?宋犖回答說“嚇煞人香”。康熙帝聽後認為其名不雅,便以此茶茶色碧綠,形曲如螺,採於早春,賜名為“碧螺春”。此說來源於清代王應奎《柳南續筆》,清代顧祿《清嘉錄》、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清代袁學瀾《吳郡歲華紀麗》等等均有類似的記載。清乾隆《太湖備考》亦記有:“卷十六,雜記,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山人朱元正採製,其香異常,名‘嚇煞人香’。宋商邱撫吳始進上,題曰“碧螺春”。自是督撫提鎮歲來採辦,售者往往以贗亂真。元正歿,製法不傳,即真碧螺春亦不及曩時矣”。這是流傳最廣,比較一致公認的一種傳說。著名茶學家陳椽在《茶業通史》中認為“據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和俞曲園《茶香室三抄》記載,洞庭碧螺春是清世祖玄燁遊太湖時題名的,其中的年份可能是康熙乙卯和康熙已卯年之誤。”
查有關史料,康熙六次南巡均來過蘇州,宋犖在康熙三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692~1705)任江蘇巡撫,治所在地蘇州13年之久,進獻此茶完全可能,也在情理之中。但筆者查閱諸多史料、地方誌和宋犖著錄,對此事並無記載。所以,帝王賜名的碧螺春只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僅僅是抬高碧螺春的身價,借帝王之威,使其揚名天下而已。不過碧螺春茶,在清代作為帝王的貢茶是千真萬確的,諸多史料均有記載,在清宮“進貢茶單”也有記載。15天后就是春分,春分後,2019春茶開始陸續上市。
對於新茶,早熟的瓜不甜。好茶值得等待!
閱讀更多 小馬茶果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