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费跌至冰点,背后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馒头车”?

眼巴巴地看着物流行业的运费,不管天有多热,心还是拔凉拔凉的,越来越低的价格,是拉还是不拉,

纠结……

说多了,都是泪……

行情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有卡友抱怨:“昨天报价160元每吨/方的货物,今天上午就成了130元每吨/方。”

还有卡友吐槽,“不怨别人,都是同行,恨铁不成钢吧,明明是肉价,非要搞成馒头价。”

运费低难道真的,和“馒头车”有关吗?

1、物流市场发展规律

与“馒头车”无关!

从多年前开始中国物流业的货物运输一直由散户主导,而寄生于散户身上的企业、信息部、等等机构十分复杂。也就造成多年来货物运输成本不透明化和虚高,让物流运输的相关需求企业都在思考如何降低货运成本。

国家关闭了很多高耗能企业、和污染性企业,开始治理柴油卡车等多种举措也刺激市场的竞争,散户为求得生存逼不得已开始竞争,而这种竞争也是最原始和有效的价格战。

运费跌至冰点,背后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馒头车”?

所以,从物流业的降成本、增效益来看,运价降低是必定的,运输效益提高是必然的。

2、车多货少造成竞争加剧

与“馒头车”无关!

车辆数目的激增,让车主的话语权彻底丢失,一单货物的运输全部重心都发生偏移。

放空费、卸货超时的补偿、禁行罚单等等也从过去货主负责,变为由司机来负责。更有甚者,连过磅费、车辆出厂、进场缴费这些货主自己的费用,也变成司机来为他们买单。

运费跌至冰点,背后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馒头车”?

这些问题的出现,我觉得和馒头车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车多货少,市场竞争造就当下环境。

3、恶性竞争和“馒头车”无关,

总有部分人在投机!

恶性竞争这件事情,很多南方卡友认为是北方来的卡友扰乱市场。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北方来的车有过恶性竞争,打价格战来抢夺货物运输权的。

但是,我想这并不代表所有北方卡友都是这样,南方就没有这类人的存在吗?我想恐怕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无论米饭车、馒头车都有喜欢恶性竞争的人吧!

所以,当我在网络上看见南北方互相喷的时候,我就在想恶性竞争好像不止北方车,很多南方的车也有这种行为。这样得出一个结论;恶性竞争这件事,不分南方或北方、馒头车或米饭车。

今天,想告诉各位卡友,我们都是卡车司机何必互相为难呢?要知道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我们都属于大中国,我们都是手握方向盘,为生活奔走四方的物流人。

拉车都是为了赚钱养家,货运市场已经如此艰难了,卡友间就不要相互为敌了,放各自一马,团结起来,把运价搞上去,这样不是更好吗?

同意的卡友们,转发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