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儿便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调查,小儿便秘的发病率在中国已经达到了0.3%-0.8%,到儿科消化门诊就诊的儿童中,约25%均有排便相关问题。便秘对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看着宝宝受罪,宝爸宝妈们心里一定也非常焦急。

别担心!腾讯新闻《鹅滴医生》联合腾讯健康加油站邀请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钟雪梅教授,为宝爸宝妈们带来宝宝便秘与消化健康最强科普。

一、什么样的排便是正常的?宝宝便便会随年龄变化,要根据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确定

随着宝宝不断成长,大便的形态也会不断变化。刚出生一周内的小宝宝,大便可能是稀水样的,一天排5-6次或7-8次都没有问题。这样的大便只要没有明显的黏液血,化验大便常规时,没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宝宝体重也在增长的话,就属于正常情况。

当宝宝三个月的时候,排便变成一周1-2次。有些吃母乳的孩子排便次数可能会多一些,可以达到3-5次。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正常的话,这样的情况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宝宝长到2岁的时候,排便就类似于成人了,每天约1-2次。宝宝排便的频次可能有差异,但是只要排出来的便是香蕉便、软便,没有黏液、脓血或特别干燥的话,都属于正常的大便。

二、便秘有什么表现?便秘时,排便感觉和便便频率、形状和颜色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如果宝宝的大便特别干燥,像羊粪蛋一样,排便很费力、肛门疼痛,甚至大便表面还带有鲜血的话,就可以认为宝宝发生便秘了。宝宝发生便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症状:

1.排便次数比平时少。宝宝平时可能一两天排便1-2次,然后逐渐变成2-3天一次,甚至3-5天一次,有的甚至有可能一周才排1次。

2.排便时特别费力。

3.排出的粪便坚硬或比平常粗。例如,有的大便可能呈羊粪蛋状,一粒一粒的很硬。

4.大便失禁。有的孩子可能内裤上会有大便残渣或肠液,这就是便秘后发生大便失禁的表现。

5.排便时感觉疼痛,有时便后滴血。

6.感觉快要排便时不肯去卫生间,害怕排便,躲起来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面这些情况,就可以认为发生了便秘,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处理。

宝爸宝妈们在家里可以按照“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来判断宝宝的便便是不是正常。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一共把大便分成了7种类型,从上往下依次是便秘——正常——腹泻。

宝宝便秘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此外,除了大便性状外,还要根据大便的颜色来判断。异常的大便颜色一般包括黑便、灰/白便和红便。黑便在排除进食过血豆腐、铁剂等食物和药物后,要怀疑是不是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宝爸宝妈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做大便潜血检查,如果是阳性的,就说明发生了上消化道出血,要及时处理。灰白色的大便一般见于肝胆系统受损的孩子,尤其是胆道闭锁的情况。胆汁排出受阻,肠道中的大便就无法变成黄色。红色大便在排除进食过红色食物后,要怀疑是否出现了下消化道出血和肛裂。

三、便秘的原因是什么?小儿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常见于三个时期

宝宝便秘的原因一般分为器质性病因和功能性病因。

器质性病因包括牛奶蛋白过敏、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巨结肠等。先天性巨结肠是指胎便排出延迟,一般孩子出生24小时内就会排出胎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出生48小时后才首次排出胎便。

宝宝90%以上的便秘是功能性便秘,可能由饮食因素、肠道功能失常、精神因素引起。宝宝发生功能性便秘最常见于三个时期:婴儿期排硬粪期、幼儿学习排便时以及上学季。

在婴儿时期,从吃母乳到断奶的过程,可能会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此外,添加辅食以后,当辅食结构不合理时,也容易发生便秘。

在学习排便时,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例如站着排便,就容易导致便秘。

在上学时,如果孩子功课比较繁忙或者不喜欢去公共厕所排便,排便没有规律性的话,长期以来,也会形成便秘。

四、宝宝便秘怎么办?轻者在家调节,重者就医处理

如果宝宝便秘的时间不长、情况不严重的话,家长可以利用下面这些小妙招,改善宝宝的症状:

1.吃更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韭菜、胡萝卜、茄子、高粱米、玉米、梨、桃、香蕉、柿子和豆类等

2.喝一些西梅汁、苹果汁或梨汁

3.每日至少喝900ml水和除牛奶以外的饮料(对于大于2岁的儿童)

4.减少摄入牛奶、酸奶、乳酪和冰激凌

5.餐后让孩子坐在便器上5分钟或10分钟,可以为此给孩子奖励

6.如果您正在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但排便不顺利、孩子拒绝的话,可以停止一段时间,避免增加宝宝的精神压力

如果宝宝反复便秘、便中带血、小于4个月或排便时严重疼痛的话,家长就要带宝宝及时就医了。医生可能根据情况,给宝宝做甲状腺功能检测、肛门直肠测压、下消化道造影和结肠传输试验。

来源 | 鹅滴医生

转自: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