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首先這首歌真的具有批判意義,有反諷的意思,這些字很多人都不認識我深信不疑,明顯當下人們的知識,學得不如忘得快。

“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早已拋在腦後,一離開校園,一畢業,學習就放下了。看到有人也開始吐槽,說也沒什麼難度呀,而且也不是很生僻呀,自己都認識呀,哪裡生僻了呀。

是的,其實能全都認識就算很厲害了,但是你能用筆寫出來嗎,我相信能全部書寫正確的人絕對寥寥無幾。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生僻字》沒文化不敢聽,胡彥斌這首筆墨味十足的歌,一聽就懂。隨著社會的發展,我發現那些千篇一律的歌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群眾的口味,大家就喜歡新奇的事物,對於歌曲,也是一樣的,一些老舊的情歌實在是太單一,逐漸聽不出什麼味道,那麼現在也是開始流行那些不易被人聽懂的歌曲,我想是什麼,你們已經猜到了,簡單的事物雖然美好,但是不加以思考,也是一時之趣,時間久了,無趣也會被淘汰。

那麼《生僻字》就是一首新奇的發現,怎麼說呢,裡面的每一個都是如同歌名所說的那樣,都是生僻字,雖然以前老師教過吧,但是生活中用不到這些字,逐漸就給忘了,實在是在下不才,還要一一查字典,才能略懂,讀音還是比較難記的,陳柯宇看來也是有一定文化才可以寫出這樣的歌曲,大家也只是當成茶餘飯後的取樂罷了,隨便唱唱就行了。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01-

這首《生僻字》演唱起來還是有難度的,難就難在歌詞,好不容易把這幾個字認識了,連起來唱的話還是容易唱錯,很繞口,而且前後沒有關聯,就是堆疊起來的歌詞,所以不好唱。

都說這首歌很火,其實也沒見得有多火,相比起《沙漠駱駝》、《盜將行》、《起風了》、《去年夏天》等歌也不算太火吧,也就是聽了聽而已,也沒去下載,也沒聽完過整曲。

《沙漠駱駝》等歌最起碼還是加入歌單沒事會聽一下的,《生僻字》基本沒在列表裡聽過。

基本上都是刷刷頭部網紅的小視頻聽一聽。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這首歌更像是一個話題挑戰,很多網友們都會在自己喜歡的歌手視頻下面去評論,讓自己的偶像來唱,這首歌的大部分熱度應該就是這樣起來的吧。

這首《生僻字》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我聽完了之後總會覺得,作為炎黃子孫,自己的本土語言都沒有學好,怎麼說也說不過去吧。

更讓我反思的是我們是傳統大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要求你寫得一手好書法,但最起碼的寫字,很大一部分人也是寫不出來的。

提筆忘字,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一個通病了,能把《生僻字》歌詞中出現的詞語全部書寫正確的真的不多。

對於傳統文化,傳承對我們來說可能有點大,不是你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而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去學習,只要去學,就是傳播傳統文化,就可以對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每天清晨,公園的大門前總有幾個老爺爺在空地上用自己做的大型“毛筆”在地上孜孜不倦得練習著毛筆字,圓圓的海綿毛筆頭,長長的渾圓小木棍,寫出的蒼勁有力的大字,頓時有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書宗秦漢,法追晉唐”豪情、大氣,看完,讀完,覺得自己整個人好像都提高了一個檔次。

費玉清寫的退出演藝圈的的告別信中,還用著筆畫繁多的繁字體,你看,還是有很多人在堅持著,不想拋棄傳統的倔強,讓我感受到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是生生不息,永遠流傳的。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02-

聽到這首《生僻字》總能想起在高中練習書法的情景,高中時代我們藝術生簡直就是“毒瘤”,無論美術生、音樂聲、體育生,似乎都是“壞學生”,只有那些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才會得到老師的青睞。

藝術生往往伴隨著不好管理、成績差、逃課。

但級部主任唯獨對書法教室情有獨鍾,沒事總會去串個門,有時一言不發走走看看,有時在我們閒暇之餘會和我們聊上幾句。

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第一次來的時候,他這樣說道:“推門而入,迎來的是一股濃濃的墨香和書卷氣。”

然後接下來一段時間我都很自豪,每當坐到教室,拿起筆,鋪好紙,內心都會很滿足、很寧靜。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看到師兄師姐臨摹的《蘭亭序》和《祭侄文稿》真是佩服不已,原本就略顯生僻的古文古卷,再配上書法的各種技巧,讓這些一

個個“活生生”的字,更添一層神秘得美感。

有時候聽歌和寫字也是有聯繫的,每當我洋洋灑灑地隨意寫著,不去刻意的模仿哪位大家的筆跡,隨自己的心情寫,心情特別的舒暢,因為全神貫注地臨摹確實很累。

看著自己走形的字,錯誤的筆畫,雖然知道這是一幅很爛的字,但心情也是放鬆的,這時就會很自然地哼起小曲,如果這時候來一首《生僻字》這樣的歌是不是很有違和感呢?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03-

所以聽完這首《生僻字》我覺得有些東西我們真的應該去學起來,特別是傳統的一些東西。我們既然有正規、專業的教學體系,有機會、有條件我們應該去學。

就像小姑娘要學會化妝一樣,可能你天生麗質,看不起那些描描畫畫的姑娘,但你不可否認,長相不佳的姑娘化妝後也是很美的,顏值高的略加粉黛更會顯得清新脫俗。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傳統文化更是一樣,當你開始去學,去了解的時候你會變得很美,第一次看到《生僻字》原唱的視頻時,看著一個個的生僻字在他口裡活潑的跳出來,相信很多人的關注點已經不在音樂上了,文字的魅力已經將你侵襲。

我們當今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有時候我們確實要停一停,回首過去,我們是不是丟掉了很多不該丟掉的東西來支撐我們去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

生僻字的文化傳承

《生僻字》可能沒上升到文化傳承的程度,但的確傳播了文化。

你覺得《生僻字》這首歌,到底是傳承傳統文化,還是無韻律且百無一處的疊加音樂?你怎麼看?

小夥伴們評論出你的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