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我被6岁的儿子吓着了。

说起缘由,其实和这次疫情防控有关。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自疫情始,一直坚守一线。近日,虽然疫情在全国形势好转。但也得时时关注微信工作群,即使下班也不例外。

前日,刚下班坐在沙发上,正忙着处理手机微信群中的一条工作信息。儿子过来,突然抢过我的手机,扔到地上。我登时发火了,声音高八度:“屁孩子,你要干什么,把手机捡起来,看我不揍你?”

儿子大概是瞬间被我吓住了,愣了大约两三秒钟,大声向我说了句:

“你再管我,再管我的话,我就去死”。

说完,快步走进卧室,随着“砰”的一声,他反手竟然把门锁上。留下目瞪口呆的婆婆,还有瞬间心脏被爆击的僵住的我……

我知道有个词叫童言无忌。我相信每位宝妈的心中,都储藏着自己宝贝说过的好多金句,这些话让妈妈们为之骄傲,因为这标注着孩子们成长的轨迹。

但儿子甩出的这句话,确实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我脑海中瞬间闪现了若干画面:

因为受不了妈妈的唠叨,高速公路上就跳车的孩子;


受不了妈妈写作业的催促,跳楼的孩子;


……

那一刻,我不由得觉得脊背发凉,心中不寒而栗。

我得好好想想,该如何和儿子谈论“死亡”这件事。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走出去”玩:转移情绪,营造“冷静期”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移情。相信,这是妈妈们在对付发脾气的宝宝时,最常用的一招。

转移孩子注意力,化解情绪,给一触即发的矛盾安一个暂停键,营造“冷静期”。

我将暂停键命名为“出去走走”

平复心情后,我轻轻敲门。“宝贝,妈妈和你出去打篮球,怎么样?”

彼时是傍晚,天色未黑。

“好呀,妈妈,我马上穿衣服”。屋里传出的儿子清脆的声音,声音中并无刚才的怒气,我心稍安。

穿戴整齐,我们母子俩来到楼下的篮球场上,我绝口不提刚才的的事。大约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扔球游戏后,儿子的笑脸也绽开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叽叽喳喳的像只小鸟,和我东拉西扯。

我看时机成熟,决定还是要深挖一下他那小心房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宝贝,妈妈有些累了,我们散散步好不好?”

“好的。”儿子欢快的答应了,“等我一下,我把球放到咱楼门口里吧,要不被别人拿走怎么办?”

我笑着点头应允,小伙子还挺有心眼儿的。虽然已是三月初春,但早晚总是有些薄凉。天色渐晚,各家窗户灯火已闪烁。

我把儿子的帽子往下拉了拉,盖住耳朵。母子俩围着小区,慢慢的走。

“宝贝,妈妈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不可以?”


“妈妈,你问呗。”


“妈妈就是想问一下,刚才,你为什么和妈妈说那样的话,额,就是关于去 ‘死’的话。”

我稍顿一下,又补充了一句:“你知道么,妈妈听了之后,很伤心。”

儿子似乎也意识到了这句话的严重性,内心本能的有些排斥我的问话,跑开说:“妈妈,这是一个秘密,我不告诉你。”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我当然不死心,继续循循善诱。

“宝贝,你知道死这个字眼是什么意思么?”


“恩,妈妈,你说过的呀,死就是去天堂么,就像爷爷那样,总有一天,他也能回来。”

我想起来了。年前,公公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害怕儿子问爷爷到底去哪了,我就和他解释说:爷爷去天堂旅游了,等你长大后,爷爷就回来了。

我找到了儿子说“死亡”的源头,同时,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很显然,儿子并没有懂得“死亡”的真正含义。但无疑走出来,创造一个“冷静期”,对正确引导这件事是有益的。

正如美国教育家简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

孩子需要冷静,才能理性面对问题,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重要性,积极的“暂停”不是逃避,而是准备好情绪,再去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疏,还需要导,更需要建立互相理解的共情模式。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坐下来”看:体悟共情,植爱于心

《孩子是个哲学家》中,有这样一个事例:

作者的儿子埃米利奥抗拒洗头,家里人使出各种招数,包括给好吃的,给玩具,头发会长小虫子的威吓,或是一本正经的说教,一概不起作用。

后来,爸爸找到原因所在,只是因为儿子怕水弄进眼睛。于是,和儿子保证,一定不会水弄进眼睛,儿子就很顺利的洗完了头。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共情”。所谓共情,其实就是互相理解。只有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和孩子达成和解,从而彼此谅解。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我也尝试了共情的办法。不同的是,我运用的是“天涯共此情”。

儿子吃完饭后,我说:“宝贝,陪妈妈看会电视吧”。

我是有“预谋”的。因为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我用手机通过相关主题词,搜索到了一档节目。打开电视,我找到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点开“想念”这一期。

儿子坐在我身边,也饶有兴趣陪我一起看。第一个单元请的是香港导演许鞍华。饱经沧桑、荣誉满身的导演回忆起已故朋友,不禁眼泛泪光。

第二个单元,是果爸果妈捐赠已故女儿小果果器官的故事。2016年9月,年仅13岁的小女孩果儿,因突发脑血管破裂去世。果爸果妈二人捐出了女儿的肝、肾和一对眼角膜,帮助了5位患者重获健康。

我被故事打动,哭的稀里哗啦。儿子看到我满脸泪水,不由得很奇怪的问:“妈妈,你为什么哭?”说着还跑到厨房,给我拿来了纸巾,让我擦脸。

我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告诉儿子什么是“生离死别”。我把儿子抱进怀里,用简单的语言告诉他关于果果的故事。

“果果离开了她的爸妈,是永远离开了。再也不能回来,你看她的爸爸妈妈,是多么伤心,都哭了!”

“永远离开,是再也不回来了,是‘死’了么?”儿子终于自己提到了这个概念。

“是的,宝贝,这是妈妈要告诉你的。‘死’这个字不好,它能够让人感到伤心。如果一个人‘死’了,就永远也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了。”我最终还是咬着牙告诉了他这个真相。说完之后,心中竟有如释重负之感。

坐在我怀里的儿子看着电视,大约有10秒左右吧,他转过身,搂着我的脖子:

“妈妈,对不起,我再不说‘死’这个字了。”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我的泪水又不由得夺眶而出。亲了亲他肉嘟嘟的脸蛋:“爸爸妈妈爱你,就像电视中的这两位叔叔阿姨爱他们的孩子果果一样。妈妈希望你能快乐健康长大,陪我们变老,哪天我走不动了,你好背我上楼呀。”

儿子使劲点点头,说:“好,妈妈,那时候我就会变得很强壮的。”说着举起双拳,做另一个大力士的动作。

那一刻,心中有一团礼花,“哗”的绽放。

让孩子通过共情,来直面死亡是一种永远的分离,明白生的重要;让“爱”的信念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明白活着的珍贵。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以万物为载体,进行生命教育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对孩子的死亡教育,要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要从生命这个层面切入,带孩子走进自然,带他看领略春夏秋冬,草木兴衰;鲜花有盛开,也有凋零。让孩子认识到自然界生命的更替。

带孩子翻开书籍,绘本,或看电影,像《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当鸭子遇见死神》、《奶奶的生日》、《我永远爱你》等,让孩子通过温情的方式,学会接纳、思考和勇敢面对死这个字眼。

当孩子开始对死亡感到困惑时,代表孩子的思想更独立了。那么家长们无需回避,直接面对。告诉孩子们死亡就像是自然界一个规律一样,不必害怕。哲学家提出“向死而生”,每个人其实都是走在一条通往死亡的路上,但关键是如何对待“生”。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周国平说:

生命是宇宙间的奇迹,它的来源神秘莫测。是进化的产物,还是上帝的创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奇迹。


于是,你便会懂得欣赏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用它们的千姿百态丰富你的心胸。

于是,你便会善待一切生命,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到一头羚羊,一只昆虫,一棵树,从心底里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于是,你便会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

让孩子们直面死亡,当然也包括大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了死亡,才能知道感恩,方能学会享受生活,更能懂得珍惜和敬畏生命。

面对来自6岁儿子的“死亡威胁”,我这样给他做生命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