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市場才是智慧屏的“主戰場”?

[釘科技述評] 2019年,華為正式以智慧屏的形式進入電視行業,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在AI、IoT、5G等技術趨勢面前,以及在華為這條鯰魚的刺激之下,整個電視行業也掀起了一股新的變革創新的浪潮。

客觀的看,智慧屏雖然有頗多創新,但在競爭已成紅海的消費級市場,要想快速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小米主導價格戰且行業處於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智慧屏無法像華為手機一樣憑藉品牌和技術優勢快速上量。

企業級市場才是智慧屏的“主戰場”?

但華為智慧屏還有新的突圍方向,那就是企業級市場。這一點,業界很多企業未必意識到。釘科技注意到,華為官方日前宣佈,4月17日將舉辦2020智慧協作新品發佈會,正式推出全新的“企業智慧屏”。釘科技認為,與消費級市場相比,企業級市場華為智慧屏的相對優勢會更明顯。

與消費級市場相比,企業級市場對於價格的敏感度會相對較低,粗暴的價格戰不容易取得競爭優勢,反而是技術、服務、品牌、渠道等會成為競爭的關鍵。

雖然華為手機近年來發展迅猛,但華為此前其實一直都是一家to B的公司,其核心的通信設備業務一直都是面對全球運營商,而網絡、雲等方面的企業級業務也已具備相當大的體量。

釘科技注意到,華為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8588.33億元,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967億元和897億元,同比分別增3.8%、8.6%,佔營收比重分別為34.5%、10.4%。也就是說,華為有超過3500億元的收入來自to B市場,在企業級市場有著非常豐富的開發和服務經驗。

為什麼在企業級市場,智慧屏相對來說會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呢?因為,企業級市場的痛點與消費級市場有非常顯著的不同。對於企業來說,安全、穩定、高效、協同等比價格更能打動他們,而華為在5G、AIoT等方面有著超強的技術實力和服務經驗,並且有著龐大的手機市場基礎,綜合實力完全可以壓制競爭對手。

一些媒體也已經透露了企業級智慧屏的能力。據悉,華為企業智慧屏可以連接手機和電腦,達到多屏協同的效果,並支持原生會議、超高清、低延遲、雲應用生態、端雲協同、多端協作等。

試想一下,在為運營商提供通信設備服務,以及為大量企業提供網絡、雲計算等服務時,華為完全可以順勢推介智慧屏納入到客戶的供應鏈體系中,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立體的網絡、通信、安全、雲等服務。

在5G時代,任何企業都需要一塊乃至多塊智慧大屏作為信息展示和交互的平臺,華為的技術、渠道、服務的資源和優勢,能更快更好的展示出來。

釘科技注意到,隨著5G+8K技術的逐步落地和物聯網、智慧城市的發展,以及大尺寸液晶面板產能的釋放,中國商用顯示產業正在快速爆發。

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商用市場的整體規模達到了745億元,同比增長32.2%,預計2017到2020年中國商用顯示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5.5%,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

千億級別的市場不可能被忽視。小米此前發佈了一款售價不到2萬元的98英寸液晶電視,外界分析認為其更多針對的是商用場景。隨著華為智慧屏大規模殺向企業級市場,這一市場的競逐必將趨於激烈。在消費級市場增長見頂的情況下,企業級市場或成為行業企業角力的新戰場。(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釘科技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