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茄子,我們普通人吃不起

紅樓夢裡的茄子,我們普通人吃不起

最近剛聽完《京華煙雲》這本書,我對書中吃螃蟹的情節印象特別深刻,這讓我想起紅樓夢裡吃螃蟹的章回,兩者寫法有些類似,因為沒看過《京華煙雲》的實體書,所以就沒有辦法具體說出其中的細節來。

11月是吃蟹的好季節,相比於母蟹的黃,我更偏愛公蟹的膏,一口下去,不但滿足於口腔,更滿足於唇齒之間對膏的延綿不絕,牙齒和舌尖對膏一抿,嗯,滿嘴都是公蟹的精華所在。秋天的盼望不過如此了。

雖然我對螃蟹有著滿心歡喜,但看紅樓夢時,最為印象深刻的還是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吃得那頓晚宴。

劉姥姥被風姐“戲弄”後,賈母讓風姐給劉姥姥喂口茄鯗。劉姥姥邊吃著茄鯗,耳邊聽到風姐說這是茄子時,簡直不敢相信嘴裡的美味竟是茄子,就讓風姐繼續夾一筷子給她,細細品嚐之後,就問風姐,這茄子是怎麼個做法。

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簽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我有一次在聽《馬瑞芳品讀紅樓夢》裡聽到馬老師說有人告訴她茄鯗是宮保雞丁,我遲疑了一會,就特地把紅樓夢裡的這個章回,翻開來反覆讀了幾遍,心想,宮保雞丁以雞肉為主,花生問輔,吃得是雞肉的嫩和花生的香脆爽口。

而茄鯗更多的在於鯗。

“鯗”這個字特別有意思,上半部分是卷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是一個魚字。從字上面看,可以理解為捲起來的魚,魚捲起來就是魚縮了水,魚縮了水那不就成了魚乾。不過也確實,鯗的本義就是剖開後曬乾的魚,後泛指醃臘食品。

曬乾和醃製最大的一個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存放得時間久。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家門口經常會路過一些挑著擔子的小商販吆喝著“賣白鯗”。無論是大夏天還是大冬天都會有。“白鯗”就是一些魚乾。這也讓我明白了,我媽為什麼說帶魚時,後面會加個“鯗”字——帶魚鯗。

言歸正傳,風姐在說茄鯗的做法時提到了茄子處理之後可盛在瓷罐子裡封嚴(密封保存),想吃的時候隨時拿一些出來即可。這就意味著茄子在成為茄鯗之前要曬乾,後醃製,最後才上桌。

這樣的菜餚,前期製作時會有很多種工序,而後期只需要簡單翻炒就可出鍋。

這時不得不誇誇古人對食物的保存方式了,因為茄子是季節性的蔬菜,一般只在6-8月有,古時候還沒有大棚蔬菜,大冬天是不會有茄子的。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時已入秋了,那時應該沒有新鮮的茄子,而晚宴的桌上出現了茄子,則更加說明了茄子是提前曬乾之後醃製的。

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大觀園裡的廚師,普普通通的茄子竟做成了我們現代人也吃不起的八珍美食,實在讓人嫉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