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整个云南之旅前后共有4个导游随团,其中有一段的导游是司机客串的,算半个,估且把他们称为A、B、C、D,E,五相比较,千秋各有,不一而足。这四个半导游,除了那半个,均为女性。

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在昆明接团的A导,40来岁,长得水了巴叽,算南方女性中的高个。早上她来接我们去石林,在宾馆大堂里先用很快的语速讲了几点注意事项,然后转身就走。我紧跟几步问她车停在哪里,她用非常不耐烦的口气告诉我:我刚才讲过了!弄得我满脸没趣。上得车来,A导开始介绍昆明,说到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A导颇为得意,并问我们这一行从北京飞过来的客人“北京这两天是不是很热?”我接过话回答说:跟昆明差不多。因为从北京到昆明,我真的没觉得气候有什么明显的变化。A导随后的话没把我噎死“那你这几天一定在发烧!”我是个不善打嘴架的人,因此尽管挨了噎,也没再说话。游石林时,A导把各个景点的游览时间定得很死,一旦超时就会用非常刻薄的话贬损团友。为了给下午的购物挤出更多的时间,A导11点多钟就安排我们吃中午饭。一位团友问A导饭在哪里吃,A导说在石林景区里,那位团友自语道:“我还以为要出去吃呢。”A导马上扔出一句“你耍我呢?”A导的态度在下午安排购物时大有改变,对大家购物超时非常宽容,特别是当大家满载而归在她那里登记购物小票时,其笑容相当灿烂。

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大理的B导一身白族装束,普通话不算太标准,但一直在努力地说。第一站到大理古城,下车前她提醒我们,在古城里最好不要买东西,因为古城里假货很多,价格也都偏高。B导的“善意”提醒,几乎颠覆了我“导游和商家沆瀣一气蒙骗游客”的看法。可从古城一转出来我就明白了,B导之所以劝我们不要在古城里买东西,是因为在古城里买东西对于导游来说几乎是不可控的,商家和导游之间的回扣制度在这里不太容易建立。从崇圣寺出来,B导的话题始终不离珠宝,并把她将要带我们去的珠宝店与昆明的“七彩云南”相比较,暗示大家,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有那个店了。B导尽管不乏导游惯有的奸滑,但在分手时还是流露出些许的坦诚,坦言带我们这个团油水不大。

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从大理到丽江没有导游跟随,司机E成了兼职导游。E导自称也是白族,而且是大理国段王爷的同族。E导非常健谈,目视前方,与我们没有任何目光的交流,照样说得津津有味,没有句号。大理到丽江的100多公里有一半是在群山里穿行,E导的车开得确实不错,但其一手方向盘、一手话筒的玩法着实让我为我们这三十几条人命担心。

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丽江的C导是纳西族,又黑又瘦,非常符合有关纳西女人的描述。C导的普通话是四个半导游中最标准的,以至于我怀疑她可能在丽江以外的什么地方长期生活过。通过攀谈了解到,C导一直生活在丽江,是旅游学校的训练让她掌握了标准的普通话。C导还告诉我,由于川、陕地区的方言发音与丽江地区的方言发音相类似,一些川、陕地区的游客会要求她讲方言,但她为了训练自己的普通话,一般都会婉言拒绝。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中,我觉得C导应是个志存高远的纳西女人。C导的综合素质也应是四个半导游中最高的,对景点和风土人情的介绍,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议论入理。当然,C导的骗功也属上乘。进丽江古城前,C导反复强调,进古城后大家先不要走散,要跟她一起行动,否则可能要被收取第二次古城保护费。去过丽江古城的朋友一定都知道,丽江古城的保护费都是由旅行社代收的,逛古城根本不会有人查验你是否交纳了古城保护费。C导不让大家自由活动,无非是怕到纳西人家里喝茶时少了人头费的收入。

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景洪的D导是我们这次云南之旅唯一失约的导游。当我们一行11人准时(有同事说还提前了几分钟)走出景洪机场时,我们没发现来接我们的导游;同机来的游客都被接走了,机场门口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们11个人。半小时后,经过与北京、昆明方面的一番联系,身着傣族服饰的D导才从候机大厅里走出来,言称不知道我们乘坐的航班已经到了。对工作不太认真,这是D导给我的第一印象。果不其然,在西双版纳的整个行程中,D导寡言少语,与前述的三个半导游的“话痨”形成鲜明对比。

我在云南遭遇的四个半导游

在云南接触到的四个半导游尽管风格各异,水平参差,但介绍景色的兴趣远远低于引导游客购物的兴趣却是他们的共同点,因为在他们知道,看景儿是游客的目的,挣钱才是他们的目的。

他们没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