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作為一款暢銷全球的優秀車型,豐田卡羅拉多年以來依靠著全球統一標準,統一造型,收穫著一個又一個銷售記錄,也成為了豐田汽車銷售利潤的重要來源,然而在日本,這個豐田汽車的發源地,豐田卡羅拉在這裡卻沒有執行著”全球車“的要求,一直以來,日版卡羅拉,以”Corolla Axio“的名字,獨闢蹊徑,在右舵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1. 獨立於全球的Corolla Axio

第十代卡羅拉發佈的2006年是卡羅拉誕生40週年。它是豐田歷史的縮影也是日本“機動化”的代表。第十代卡羅拉的設計師Soichiro Okudaira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適應全世界”。以日本市場開發的車型為雛形,然後增加每個地區所需求的技術。豐田認為歐洲對汽車的質量要求是最嚴格的,而北美客戶的最大的需求是客戶體驗。總之卡羅拉這代車型已經沒有了銷量上的顧慮了它要超越的只是上一代的自己。而這個作為基礎的以日本市場開發的車型,就是初代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初代卡羅拉Axio的外觀基本出自第十代卡羅拉的全球版車型,但其對車頭與車尾的造型進行了部分修改,風格更加中庸內斂,像傳統日式轎車的風格靠攏,該車加長了軸距,並且在定位上也是高於一般的緊湊型轎車。在內飾方面與國際版卡羅拉保持一致,僅僅是方向盤使用了與第六代凱美瑞相同的造型,此外在高配車型上使用了仿木紋內飾,增強了該車的豪華感。

2012年,趕在第十一代卡羅拉全球版發佈之前,卡羅拉Axio率先換代,然而這一次Axio的定位卻發生了改變,從連接普通緊湊型車與中型車變成了連接小型車與緊湊型車。而這種定位的降低卻不是依靠簡配來完成的,這一代卡羅拉Axio將原本與卡羅拉全球版共用的E平臺更換為威馳車型使用的NBC平臺,換言之就是使用了小型車的平臺。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2015年4月該車進行了小改款,前臉設計進一步年輕化,和國產版的豐田雷凌的前臉有些相似,而我們這一次要拍攝的車型,就是一款中期改款之後的豐田卡羅拉Axio 1.5基本型,該車是供應於香港,澳門的版本,日本生產。

2.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大威馳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整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尺寸比較小,缺乏緊湊型車應有的氣勢,不過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該車使用的是威馳系列的NBC平臺,使用小型車的平臺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成為一輛正常的緊湊型車的。

該車車長4360mm,寬度1695mm,車身高度1469mm,這個尺寸顯然過小,別說緊湊型車,就是豐田威馳的車身長度也有4420mm,而該車掛著“卡羅拉”的名號,實在是顯得有些氣勢薄弱。不過考慮到該車為日本打造,豐田威馳並不在日本本土售賣,而且日本按照車身尺寸來徵稅,卡羅拉Axio的車身尺寸只能說是符合政策上的要求,但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亮點。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2015年該車中期改款將前臉風格改為了豐田近些年來主推的“Keen Look”風格,顯得更加激進,由於該車為最低配車型,因此在前臉上欠缺一些氣勢,鍍鉻裝飾件只有前水箱格柵上才有裝備,而高配車型在前槓上仍有一圈鍍鉻裝飾。該車沒有前霧燈,不過作為緊湊型車定位的車型,這個安全性配置不應該被省略掉。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該車車頭並非懸掛豐田的牛頭標,而是Axio車型獨有的標識,這也是豐田JDM車型一貫的做法。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來到車身側面,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款車很像威馳,而且給人一種單薄感,並沒有緊湊型車應有的厚重感,車身的線條比較平直,雖說沒有什麼設計感但是很耐看,有一種舊式日系車獨有的內斂。後視鏡與車門把手並沒有因為低配車型而改用黑色,對於該車而言算是為數不多的“亮點”。

鋼製輪轂配塑料輪轂蓋不知何時成為了這種車型理所應當的區分高低配置車型的方法,該車185的胎寬顯得也比較寒酸,相比較之下,國產版卡羅拉還算是一款正常的緊湊型車。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如果說車頭還跟隨了豐田最新的激進風格,那麼該車的車尾顯得有些平淡無奇了,車尾沒有過多線條修飾,尾燈造型也很一般,而且也並沒有使用LED光源,該車在車尾也僅僅標註了Corolla Axio,此外並沒有其他標識。直言不諱的說,新Corolla Axio的面相實在太平庸了完全沒有個性,卡羅拉曾創下並保持單車全球銷量的世界紀錄,我想這代車型也能創出一個最醜一代卡羅拉的記錄,完全沒有美感,如果依我現在的年齡去開這輛車,很怕被人誤認為我已經退休了。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來到內飾,該車的內飾與國際版卡羅拉並沒有相似之處,但好在也和威馳系列拉開了差距,整車內飾雖然擺脫了小型車的廉價感,但是依然沒有太多可圈可點的地方。首先是造型方面,雖然不像卡羅拉國際版那樣利用多樣化的線條營造出高級感,但是整體還算耐看的類型。

該車的多媒體系統為經銷商後期加裝,尺寸有些不合適所以有一些違和感,由於沒有通電所以我們也不清楚其詳細的功能都有哪些,個人推測應該與目前市面上後期加裝的導航產品差不多。最低配車型僅配備了手動空調,三個圓形旋鈕實在是有些年代感,旋鈕阻尼適中,各個檔位均有清晰的頓挫感,盲操作也可以輕易做到。在自動空調已經下放到小型車的今日,手動空調可以輕鬆地進行盲操作成為了旋鈕式手動空調僅有的優點。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中控臺的材質全部都是硬塑料,可以說整個內飾除了座椅是軟的,其他地方都是硬的,不利於營造內飾的高級感,不過主流緊湊型車基本上在內飾都會選用軟質材料,國際版卡羅拉亦然。副駕駛位置的空調出風口為圓形,通過旋鈕可以關閉出風,而位於中控臺中央的兩個空調出風口僅可以調節方向,不可以完全關閉,而且調節出風方向的撥杆比較細小,顯得不夠檔次。該車在儲物空間方面表現不錯,在出風口旁邊有一個隱藏的儲物盒,容量比較大而且隱蔽性比較好,以至於我們拍攝時沒有立馬就發現開關在什麼位置。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該車的擋杆造型並不陌生,多款豐田車型均採用了相同的造型,換擋桿前方有兩個杯架以及一個儲物盒,但是並沒有遮擋蓋。擋杆後面可以看到車身穩定系統的關閉鍵以及自動啟停系統的關閉鍵。這款車作為卡羅拉Axio系列的最低配車型,依然配備了車身穩定系統,這一點值得表揚。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來到車頂,如果我沒有時刻提醒自己這是一輛價值將近20萬元港幣的豐田卡羅拉,我一定會把這個車頂當作是一臺微面的車頂。車頂的閱讀燈造型簡陋,根本談不上任何高級感,左側與右側分別有兩個燈泡,分別點按可以亮起,但是不能隨著車門打開而點亮,在人性化設計上缺失嚴重。左右兩個遮陽板全部為硬質材料,並沒有在夾層中填充軟質材料。副駕駛的遮陽板僅僅在外側有一個束帶,而內測也沒有化妝鏡與閱讀燈,整體而言比較簡陋,與“卡羅拉”的形象不符合。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該車雖然車身長度僅有4360mm,但是2600mm的軸距也不算短,後排空間比想象之中要好。前排座椅調整到中間位置,後排的腿部空間仍然有兩拳多,一是與車身軸距較長有關係,另一點我想前排座椅比較薄是另一個原因,較薄的座椅可以為後排“偷”出很多空間。

後排的車頂依然有些寒酸,在緊湊型車上面我們自然不會期望其配備像豪華車一樣的化妝鏡加出風口加閱讀燈,但是這款低配車型竟然連車頂的拉手都取消掉,簡配顯得有些過分。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之前提到過前排座椅為了騰出後排腿部空間做了削薄處理,除此之外,這款低配車型的前排椅背並沒有開出一個文件袋出來,雖說現在也沒幾個人乘車的時候坐在後排還會選擇看書,但是這也是一項人性化配置的缺失。該車的後排頭枕為一體式設計,並不能調節高低,我們在豐田日本官網中發現卡羅拉Axio的高配車型的後排頭枕也是一體式設計,雖然這個頭枕足夠高,不同身高的乘客坐在後排基本都可以被頭枕支撐,但是其舒適性就沒有分體式頭枕那麼好。此外高配車型上的後排中央扶手也有所缺失,算是這個級別車型區別高低配版本慣用的手法。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售價20萬元港幣的威馳”XL“——實拍港版豐田卡羅拉AXIO

最後說到價格,這款最低配卡羅拉Axio裸車售價15.96萬元港幣,約合人民幣14.08萬元,連同稅費與上牌費總共要19.99萬元港幣,約合人民幣17.63萬元。個人認為這款車所有的重點全部放在了實用方面,沒有一點華而不實的配置,把實用性做到了極致,無愧於全球銷量最大的單一車型,但是低配車型的配置實在有些寒酸,甚至有些地方遠遠對不起這款車近20萬元的售價,但考慮到港澳地區緊湊型車市場的可選車型比較少,日產並沒有把旗下緊湊型車的王牌軒逸帶去港澳銷售,第十代思域的轎車版本也毫無在港澳上市的意思,來自歐洲的競爭對手在價格以及消費者認知度上佔不到優勢,因此也促使了港澳的豐田代理商不選擇像以往一樣引入國際版卡羅拉的右舵車型,反而是選擇了這款基於威馳底盤的日版卡羅拉Axio,基於卡羅拉和日系車一直以來的良好口碑,這款車雖然配置低但是依然不會賣的太差,港澳地區的公務車也有許多是這款卡羅拉Axio,在澳門的街道上經常可見警車或者掛著“鵝蛋牌”的公務車是這一款低配的卡羅拉Axio。不過說到這裡,我始終不願意承認這是一款卡羅拉,我覺得這款Axio只是一部威馳的加大版。

攝影:Andrew Y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