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清朝在平定江南之后,继续向西南进军。

此时西南地区由一支抗清的队伍,使清军非常的头疼,就是李定国率领的明军。

在清朝攻打四川时候,张献忠率领大西军抵抗,虽然张献忠经营农民军几十年,但是此时清军是攻无不克,战斗力非常强大,因此大西军很快被清军击败,张献忠也在一次战争中阵亡。

李定国原本是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部下,在张献忠遇害之后,李定国与孙可望等人,决定联合明军,率领大西军参与的部队,加入了明朝。

共同抗击清朝,掀起了轰轰烈烈西南抗清运动。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长河东流李明饰演李定国



笔者认为,虽然李定国与明朝是敌人,但是当清朝侵占中原与江南之后,汉民族政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李定国等人决定放弃前嫌,与明朝联合,体现了李定国的强烈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的大局观,诚然李定国是中华好男儿。

此时,明朝很多将领,例如左良玉等人纷纷投降清朝,而李定国选择与清朝奋战到底,这展现了他不服输的民族气节。

此时明朝已经完全偏安一隅,中原等广大土地,已经被清军占领。清军首先采取招降的策略,当然被李定国断然拒绝。

李定国湖南、广西以及四川南部地区,多次击败清军,这使得清军南侵以来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因为,李定国不仅非常忠诚,而且军事能力同样是出类拔萃的。

要知道明朝几十年与清军对抗,很少有胜利。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图:李定国剧照

两厥名王,威镇西南


虽然,清军多次被李定国击败,但是毕竟人家有心理优势,因为清军取得了太多的胜利。

孔有德率领清军向西南进攻,李定国选择暂且撤退战术,以麻痹清军。

孔有德不知道这是计策,因此盲目的追击,并占领了桂林。

当孔有德欣赏美好的桂林上水的时候,李定国已经悄无声息的将孔有德团团围住,孔有德意识到危险时候,为时已晚。

李定国看到了战机,命令士兵四面出击,骄傲的孔有德陷入四面楚歌与八面埋伏的境地。

最终孔有德自杀,清军全军覆没,损失四万多人,这也是清军向西南进军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笔者认为,李定国之所以能够率领大军取得了桂林之战胜利。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麻痹敌人,清军在长期战争中,已经形成了屡战屡胜的固态的心理优势,当李定国选择战略撤退的时候,清军还认为明军是畏惧自己,因此不顾一切的选择盲目的追击,结果陷入了李定国早已经设计的天罗地网中;

二是李定国能够鼓舞士气,在明史之中,记载李定国能够与自己士兵同甘共苦,因此士兵都愿意为他卖命,这样的部队才具有战斗力。

联想起明朝将领骄横,对士兵非常的苛刻,如果明朝的将领能够如同李定国一样对待自己的士兵,那么也不会落到屡战屡败的境地,毕竟在武器上,明军占据优势。

三是李定国的出色的战术,他知道如果与孔有德直接对抗即使获得了胜利,损失也是非常的惨重的,因为李定国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侦测,借助于清朝的将领目中无人,然后再团团包围清军,最后完成了全歼对手。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图:清军将领剧照



孔有德殒命沙场之后,使得清朝非常的震惊。

全军覆没,在清朝历史上还是首次。

清朝不甘心失败,由亲王爱新觉罗尼堪亲自率领3万八旗军进攻西南,要知道在东北地区,清军往往死伤几十人,就歼灭明军数千人,战斗力非常强大,而八旗军就是清朝起家的本钱。

当然尼堪此次出征,目的就是一举歼灭李定国的明军。

但是,李定国并不是无能的明军将领。尼堪来到衡阳,击败了李定国的前锋部队,李定国选择撤退。

虽然有孔有德前车之鉴,但是尼堪还是自大的认为,明朝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结果尼堪有被李定国诱敌深入了,尼堪以及3万八旗军被全歼,这使得清朝朝野大惊,清朝自从起兵以来,从来没有遭遇到如此的惨败。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图:李定国剧照



笔者认为,李定国之所以能够打败表面上不可战胜八旗军的原因,一是由于士兵作战勇敢,使得八旗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抵抗,意志崩溃。

二是李定国指挥有方,使得清军中计;三是广大的明军爱国的情怀,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李定国两厥名王,使得清军胆寒,也暂时的消除了清军对西南的威胁。

孤立无援,回天无力


在取得桂林、衡阳大捷之后,李定国原本想要与郑成功共同攻击南京,但是此时郑成功将重点放在了台湾上,因此这个策略以失败而告终。李定国率领自己士兵,从广西出发,一路东进,相继攻占了两广多个城镇。

但是在攻打广东时候,陷入了清军30万大军的包围,李定国率领大军击毙敌人数万,自己伤亡也非常巨大。

清军援军不断的支援广州,而此时明军发生了内讧,李定国只好选择撤退,在东征过程中,李定国的明军损失大半,自此失去了清军抗衡的能力。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图:李定国抗清连环画




笔者认为,虽然李定国是非常出色的将领,能够斩杀清军多名大将。

但是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清军所占领,而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力量毕竟弱小,虽然李定国具有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但是在现实目前,李定国仍然不得不面临着回天乏力的局面。

李定国看着遍地牺牲的明军,泪水止不住往下流,自己虽然复出一切,但是也难以改变战争结局。

广州之战失败后,李定国向广州城瞥了最后一眼,似乎要告诉世人,自己还要打回来,但是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图:李定国抗清连环画


血战磨盘,英雄作古


在东征失败之后,李定国率领的明军仅仅有万余人,而此时明军源源不断的增援,在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李定国不得不一再选择撤退。

吴三桂等人率领清军数十万人,进攻云南。此时李定国再次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试图全歼吴三桂一军,但是被叛徒出卖。

埋伏被清军发现,在关键时刻,李定国决定与清军精锐决战,明军只有4000多人,而清军达到30000多人,尽管双方实力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李定国指挥明军与敌人硬抗。

在磨盘山中,双方进行了一上午的厮杀,战场终于安静下来,双方死伤都是非常惨重。因为敌强我弱,所以李定国不得不率领明军撤出战场。

对于胜利的清军来讲,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在这场战争中,明军阵亡4000人,其中有2000人被清军炮击杀伤,即使炮击使得明军伤亡三分之一,但是明军依旧给予清军带来了1万人杀伤。

虽然清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参加本场战役的主将却受到惩罚,原因就是士兵伤亡太大。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图:李定国抗清连环画



这是李定国的最后一战,也是明朝抗击清朝的最后一战。

后来李定国在得知明朝皇帝被吴三桂害死之后,吐血而亡,在死后告诉自己部下,宁愿饿死在荒野,也绝不投降清朝。

笔者认为,李定国率领残部,与强大的清军战争了十年,歼灭清军数十万,击毙清军将领几百名。

虽然没有完成复兴大明的重任,但是李定国出色的指挥艺术,却给清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使得敌人胆寒。

李定国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服的抗争精神,激励着后代为抗击侵略者的决心。

李定国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伟大的品质被人民赞美。

1 张廷玉《明史》

2 连环画《民族英雄李定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