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大产业+小产业”让群众收入稳增长

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临夏】永靖县“大产业+小产业”让群众收入稳增长

永靖县“大产业+小产业”让群众收入稳增长

唐玉良手捧着刚挖出来的三年成品百合满是笑意

新甘肃客户端4月8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上午10点,春光明媚。对于临夏州永靖县陈井镇千亩百合种植基地的乡亲们来说,正是挖百合的好时光。临夏州永靖县陈井镇年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唐玉良手捧着刚挖出来的几颗三年成品百合,满眼都是笑意。

永靖县“大产业+小产业”让群众收入稳增长

永靖县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片忙碌景象

“陈井镇千亩百合种植基地是由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和陈井镇陈井、年家湾、大岭3个村的‘党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建设,通过‘企业开拓市场树品牌,合作社管理农户抓基地,农户负责生产保品质’的路子,实现订单、种植、销售一体化经营,确保群众收入稳中有增。”唐玉良介绍。

永靖县近年来把百合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东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借助被列入兰州百合原产地保护区的核心区,以及“兰州百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优势,通过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将百合产业带打造成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大产业”。

山上辛劳栽种、收获百合,山下合作社里加工后包装外销,一条百合产业链已然成型。在距离陈井镇千亩百合种植基地不远的山下,陈井镇瞿家庄村的永靖县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片忙碌景象,包装好的百合将销售到广东等地。截至目前,永靖县已建成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百合龙头企业1家,建成百合冷藏保鲜库15座,总库容达1700余吨。同时,永靖县百合留床面积已达5.1万亩,年产鲜百合1.7万吨,产值达2.8亿元,种植户户均销售收入达2万元。

永靖县“大产业+小产业”让群众收入稳增长

临夏州政协副主席、永靖县委书记尹宝山(左一)向记者介绍情况

“说起陈井镇千亩百合种植基地,就不得不提甘肃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临夏州政协副主席、永靖县委书记尹宝山笑着说:“永靖县在2016年就积极盘活涉农部门分散闲置的土地、林地、设备等资源资产,整体打包评估作价,整合成21亿多元的优质资产,组建成立了县属国有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通过采取‘虚拟配股、按股分红’的办法,把集团注册资本的70%按每股3万元的股权配享给永靖县3.8万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配股6万元,让广大农民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实现‘耕者有其股’。全民共享发展红利,解决了产业发展“谁来带动”的问题。永靖县在2015—2016年还实施了1万元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实现了101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2017年,在东西山区启动实施了新一轮6000元产业提升工程。通过到户扶持,使小果园、小养殖、小作坊、小旅游等‘小产业’形成造血功能,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

尹宝山还告诉记者:“2018年,我们在全县125个村(居住人口超过50户的所有村)扶持发展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求全民参股,每个农户按100元入股,县财政配享200元的股份。同时,财政投入资金的70%全部折股量化到社员,剩余30%作为集体股金产生效益,解决村集体无钱办事和村级经济空壳问题,把村集体经济牢牢掌握在党支部手中,把农户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一切工作归支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