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倒闭,难道全赖现金流吗?——中梁教育

由于疫情的影响,本该踩着油门往前冲的企业们,却像是按下了暂停键。2020年至今,短短两个月,已经有超过750家企业发布破产公告。尽管现在很多企业逐渐复工,但他们的处境非常困难,甚至有的企业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

市场行情时好时坏都是常情,危险的是寒冬中兵行险棋,博取幸运儿的小概率机遇。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因此,越是市场的寒冬,越是要找到企业发展规律。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快乐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创业这个事其实是反过来的,快乐、成功的公司总是不一样的;失败的公司,失败的原因都很相似。


企业倒闭,难道全赖现金流吗?——中梁教育


所有的成功都是在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成功永远不可被复制!而失败,则是可以被避兔的!对于创业这件事情来说,如果是用钱解决的事情,压根就不是一个事。

一个企业会倒闭,特别是那些到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看起来好好的,结果突然倒闭,一定是内部运作出了严重问题。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疫情阴霾笼罩,身处行业之中的微观个体(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等),已然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现金流危机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针对限制人身自由的隔离措施严重影响了线下企业的生存。餐饮巨头海底捞和西贝遭到巨大冲击,对于业务主要在线下的企业来说熬过2019年企业寒冬并不意味着柳暗花明。

如果你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专业投资,别盲目的多元化,这只会加速企业死亡的速度。

现金为王,也许就是三年后很多实体经济的老话重提!

企业倒闭,难道全赖现金流吗?——中梁教育


巴菲特在现金流上的最著名的评论是:“现金是氧气,99%的时间你不会注意它,直到它没有了。”

现在的实际购买能力?其实对一个不懂经济的普通百姓而言要做的基础就是跑赢负利率…历史永远有规律可循,这一次的疫情连房租交不起、工资发不出的企业倒闭也是迟早的事,疫情只是催化剂……

未来几年,保证现金储备,降低负债,企业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

严控成本,死卡现金

近日,投资人朱啸虎朋友圈发文,提及到疫情期间给创业者的建议:要严控成本,死卡现金。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在创业,那一年管理层都只拿基本生活费,到年底结余后才补发的工资。今年比非典还严峻,对很多创业企业是生死关,一定要严控成本,死卡现金,最少要保持假设没有收入的情况下6个月的现金,最好有12个月,根据这个来倒算成本。跪着也要活下去,熬过去就是春天。”


如何维持稳定的现金流

1扩大授信额度采取融资租赁、抵押融资等方式,将银行可贷额度维持在一个宽松的水平,以便资金困难时可以提取。


企业倒闭,难道全赖现金流吗?——中梁教育


2强化风险把握适度减少企业的库存货物,降低高度依赖投资附加的风险。

3建立预防机制在企业经营流水中,保留一定现金流。

成本、费用的节省是最直接改善利润、增加现金流的做法。

企业内部要通过对各种成本、费用项的分析,不断加强成本率、费用率的控制,不断缓解经营压力。

常规情况下,降成本、降费用只能“慢工出细活”,但是在非常时期,也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比如对某些暂时没有产出或者投入周期比较短的项目采取暂停或控制投入的方式;能不开支的费用尽可能不开支,如广费广告费办公费等相对不那么紧急的费用暂停支出或控制支出。因此,将购买行为转变为经营租赁或者融资租赁的形式,可能是比较好的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

虽然在租赁的期间,租赁费用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避免一次性的大额现金流出,企业短期内可以腾出更多的现金,以便做好后续资金安排。

企业倒闭,难道全赖现金流吗?——中梁教育


正如巴菲特有一句话:“当大家都恐惧的时候,其实是开始准备的最好时机。”活下来不仅是企业经营的王道,更是家庭幸福的王道。

疫情来临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尚且需要现金流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更何况是处于基层的中小企业。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问题及思路都爆发出来,也是旧秩序调整的契机,疫情之后,一定还会有更多支持农业的保障措施和鼓励出来,也一定有更多的新业态蓬勃发展,这个是历史告诉我们的,“做有温度企业,最不济就是再来一次,本来创业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