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关于你自己,你了解多少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是苏珊·福沃德所著,苏珊·福沃德是国际著名的心理医师和畅销书作家,拥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被公认是全美最好的亲密关系和家庭问题治疗师之一。她的《原生家庭》一问世便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作品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影响深远。

书中,作者通过接触到大量的真实材料,为我们系统讲述了现实中存在的7种有毒家庭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伤害了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时,教我们如何打破旧有家庭模式,如何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解脱出来,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幸福和自由。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关于你自己,你了解多少

既然《原生家庭》为我们解开了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规避并且好好生活了呢?并非这么容易,要想改变,我们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并且不断自我调节的过程。

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是什么样的

著名电影大师伯格曼出生于一个路德会传教士的家庭,父亲是个牧师,保守而严厉,神经质,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大发雷霆,总是用严厉的手段教育他,他在《魔灯》中提及,犯错了父亲会让他穿女孩的裙子反复跟家里的长辈认错,会因为尿床被关在黑暗的橱柜里,用藤条打手、揪头发,他说,他的童年是在罪恶、忏悔、惩罚中度过的,在他的一生中有过一两次自杀的念头。

十九岁那年,因为夜不归宿和父亲大吵一架,离家出走很多年。

甚至父亲做肿瘤手术,他都拒绝探望。

小时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会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你才能够决定自己是谁、该如何与人相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很多时候,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呢?

其实,这取决于父母对待孩子的观念。

明智、成熟、有爱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为孩子的个人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成熟独立构建坚定的基础。

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故意伤害孩子是不对的,应该多鼓励孩子犯错误等等。

而有毒的父母对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观念,他们会认为无论怎么样,孩子都必须尊重自己的父母,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父母可以犯错误,但是你不可以。

这些观念,就是父母有毒行为产生的土壤。在这种土壤下长大的你,很有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相信任何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关心,时常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小孩子不懂是非好歹,分辨不出现实以及父母展示给他们的扭曲现实,长大之后,就带着父母给的这种不能撼动的扭曲世界观进入了自己的成年生活。

如果父母认为离婚是不对的,那么继承了这种观念的女儿很有可能把自己束缚在这段没有爱的婚姻里。如果你质疑“离婚有什么不对”,有毒的父母就会企图重新控制你,责怪你,并收回自己的爱威胁你。

有毒的父母会给你立诸多规矩,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做”和“不要做”。

情节轻的不过是你成年之前的控制,情节重的就是你的一生。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关于你自己,你了解多少

非常火爆的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热度颇高的朱雨辰妈妈,朱雨辰去北京拍戏,她大老远从上海老家跑去北京守着,朱雨辰去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寸步不离。只要朱雨辰自己做饭,她就觉得自己愧对儿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熬梨汁,整整十年。

朱雨辰曾经吐槽:妈妈强制他喝果汁的行为,一度让他觉得自己在母亲眼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桶。

尤其关于朱雨辰的感情问题,妈妈说儿子的每一段感情她都是知道的,而且都会去干扰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情感上,她希望朱雨辰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她还颇为自豪地说:我没有自我,我就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朱雨辰妈妈用行动告诉我们,强大的控制欲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有毒的孩子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我家那小子》中,因为母亲的病态控制,朱雨辰痛苦不堪,一直想结束单身生活,奈何无人赶赴刑场。姐姐也因为母亲的变态控制,熬成了恐婚一族。

很多家长就如朱雨辰妈妈一样,打着“为你好”的由头,实则对孩子变相虐待。

有些家长很喜欢就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对孩子进行言语攻击,长期在言语攻击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敏感自卑,忐忑不安,孤独绝望,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根本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哪怕他事业有成,地位颇高。

还有的家长喜欢体罚孩子,根本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施虐,而是认为孩子生来是邪恶的,只有严苛的责打才能拯救孩子。他们自己会说“我就是在棍棒下长大的,现在才这么成功的”,认为孩子挨点打没坏处。甚至有的家长会说,体罚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可以让孩子更加坚强更勇敢也更强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那些在体罚下长大的孩子,不仅没能更坚强勇敢,反而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挥之不去地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很多人长大之后不知道怎么来面对这个世界。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我们成年后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里,都可以照见自己和父母一样的面容。”

知乎上有人说“有一对很恶心的父母是什么感受?”篇幅很长,两万多条评论,热度很高。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关于你自己,你了解多少

在有毒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旅途,荆棘丛生。

好的家庭行为模式,是相互成就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种下爱、尊重和独立,我们就会成长为有爱、懂得尊重和独立的人。如果种下恐惧、责任和负罪感,那么我们的心理势必不会健康,以后的生活也势必艰难险阻。

著名教育专家薛立新老师说过“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父母的行为模式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的。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孩子则是父母用心浇灌的结晶。

台湾东海大学彭怀真教授说:“父母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就是爱母亲。”爸爸爱妈妈,孩子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在爱里成长的孩子,更充满善意。

因为《爸爸去哪儿》才认识嗯哼一家的,更是在《妈妈是超人》中被他们一家甜蜜圈粉。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关于你自己,你了解多少


他们一家真的是太温馨太甜了。

两人出门要给彼此一个拥抱加亲亲。

霍思燕工作很晚回家,杜江都等着,还准备了宵夜。

两人通电话,当着嗯哼的面,杜江说,我回来主要是看看你妈妈。

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嗯哼,软萌可爱情商高,妥妥的一枚小暖男,可爱到没天理。

而他们的事业,也呈百花齐放地姿态。

相信我们在阅读完《原生家庭》这本书之后,除了找到自己同父母和谐相处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克服自己心中的障碍,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上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