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我对徐峥是抱有期待的。

不是因为《泰囧》和《药神》,不是因为金马影帝,而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夺冠》。

剧本设计之巧妙、镜头语言之丰富,在七部短片中颇为出彩。不客气地说,单论好看,《夺冠》为最。

《囧妈》中,依然可以看到徐峥导演水平的闪光点。

电影中,徐伊万(徐峥饰)和张璐(袁泉饰)两人既是夫妻,也是创业伙伴,共同开发了暖霸技术,如今却走到离婚边缘。

开场就是两人的对手戏。

张璐短暂回家,催促徐伊万签下离婚协议,徐伊万却以独占暖霸专利使用权为由拒绝签署。

他真的是在乎专利使用权吗?

不,通过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徐伊万在给张璐开门前做了一个动作,他将桌上两人的合照盖倒。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这意味着,他心里仍然爱着妻子张璐,只是在她面前不愿意表露出来。

徐伊万不是在乎专利,而是在用离婚协议绑住张璐,不让她离开自己。

仅仅一回合交锋,已经暴露出两人关系破裂的缘由:徐伊万的控制欲。

这是多么高效的叙事技巧。


看到这里或许你以为我要称赞《囧妈》,但恰恰相反。在我看来,徐峥的导演才华,仅仅用在了这种细枝末节上。

好比一个钢笔字很好看的同学,在考场作文中写了一天的流水账。

由于徐峥的畏首畏尾,《囧妈》由外而内,从骨到皮都是一部极度平庸的作品。

我一层一层剥给你看。


一、软骨头:主题不敢冒犯观众


在夫妻关系中,徐伊万的问题是控制欲过剩,使用“专制之爱”。

张璐前往美国后,徐伊万电话指挥下属郭贴,破坏张璐与美国公司的合作,试图把她拉回“正确的”轨道上。

在母子关系中,徐伊万又成了专制之爱的受害者。

妈妈卢小花要去莫斯科参加合唱演出,徐伊万陪同前往。

火车上,妈妈会逼他吃小番茄,甚至在他发语音时直接往嘴里塞——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妈妈会控制他在外的男女关系、吃红烧肉的数量、甚至排尿时间,完全没想过自己儿子已是四十岁的中年人。

面对母亲,徐伊万埋怨她管得太多——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讽刺的是,这正是套用张璐指责他的原话——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可见徐伊万在感情中的专制思维,正是从妈妈那里继承而来。

在爱的专制和反抗中,徐伊万和妈妈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终于达到高潮。

徐伊万对妈妈喊出心里话,即便妈妈打了他耳光也还是要说——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到这一步,《囧妈》已经成功将“专制之爱”的靶子竖起来,却不敢把箭射出去。

妈妈作为爱的专制者,并没有对儿子道歉,而是中途独自下车,大有“离家出走”的势头。

徐伊万作为专制之爱的受害者,不得不四处找妈,找到人后,第一句话是低头认错——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看儿子低了头,妈妈才开口,讲的是徐伊万小时候,他爸爸撒酒疯,对她用过家暴。

紧接着,妈妈给徐伊万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你而活着。”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什么意思?

这是在为自己辩解:我管你那么多,是因为我把人生都奉献给了你啊!

道德和情感的双重重担瞬间压到了徐伊万的头上。

做完这些铺垫工作之后,妈妈才说出“对不起。算了,我们不去演出了”。

这也叫真诚道歉?

用出走示威,用往日付出情感绑架,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之爱”?

在指出专制之爱的错误后,《囧妈》不仅没有敢让实施者认错,而且让她再次使用这种手段立于“不败之地”——

即便是解决矛盾,也要通过儿子认错来开始。

《囧妈》不敢,是因为在中国,让妈妈给儿子“实打实”地认错,会冒犯一些观众的认知习惯。

就像电视剧《都挺好》,即便苏大强再坏也是爸爸,最后通过老年痴呆就可以躲过所有的惩罚,苏明玉还是没能成为传统孝道的反叛者。


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徐峥提到过两位自己特别欣赏的导演。

先说其一,李安。

徐峥多次赞赏李安同样以家庭故事为题材的《饮食男女》。

但《囧妈》和《饮食男女》的距离,比《叶问》到《一代宗师》还远。

看起来温润儒雅的李安,执导电影时有一股任性的锋芒。

《饮食男女》中,一次原本和谐的家宴上,老朱突然宣布自己和相差几十岁的锦荣恋爱,语惊四座。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作为男主角,行的是违背大众观念之事。这样的冲击感,在《囧妈》中绝对看不到。


二.注水肉:叙事停留在低级套路


徐伊万和母亲在林中和解后,遇到熊出没,而且是一小一大,先后奔母子而来。

空旷的树林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母子二人又都缺乏应对知识,眼看已经是死路一条。

关键时刻,战斗民族现身,几枪将熊大熊二击倒,徐伊万和妈妈死里逃生,命大堪比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保护的唐三藏。

逃生后,母子继续向红星大剧院进发,可是路上有冰河阻挡,汽车防滑链失灵,只能步行过冰河。

徐伊万和妈妈在冰河上奔走半天后,眼看就要赶不上剧院演出,忽然天降热气球,将二人接走。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机械降神,官方认证

人品这样爆发,让我有一刹那感觉:你就是扔颗原子弹,这娘俩也能逃过一劫。

这还没完,到了红星大剧院,明明母子俩已经迟到,人家就要谢幕,结果大幕故障,就是落不到底,给了徐峥翻盘的机会,到后台将大幕拉起,让母亲亮相。

连续三次巧合,堪称“开挂叙事”

的教科书案例。

在编剧眼中,只要跟妈妈处好关系,你就能像网文或网游男主一样,不需要现实层面的努力,一切困难自有上天相助。

一旦使用此种套路,便不能期待电影在叙事上有什么精彩表现。《囧妈》中,没有一场冲突的解决是突破套路的。


《十三邀》中,徐峥提及的第二位导演是娄烨。

徐峥说很想跟他合作,但怕娄烨嫌弃自己太商业。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徐峥的自我认知还是很清醒的。

判断是否“商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导演敢不敢打破一般套路,追求高级感。

娄烨的《推拿》中,黄轩饰演的小马是个好人,即便眼盲也敢跟人打架,只为保护自己心爱的姑娘。

但他也曾经当着同事老王的面,在性冲动下猥亵他老婆。

老王呢,弟弟在外欠下债,引来黑社会找上家门。老王带上钱回家救急,当你以为他要拿钱替弟弟还债时,老王将钱藏好,从厨房拿出菜刀往自己身上割,逼走追债人。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处处反套路,但结合前后情节又在情理之中,角色也因为不同维度的表现而更加立体和真实。

《囧妈》用套路化的叙事,也就只能塑造出工具人了。

开枪打熊的俄罗斯大叔、驾驶热气球的“宋小宝”,无不是典型的工具人,他们自身没有任何常人的欲望和算计,存在意义就是帮助主角。


你细品,郭京飞饰演的郭贴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程没有自己的生活,百分百执行徐伊万的意志,为此不惜在美国违法,盗取张璐合作方的商业文件,即便已经上了回国的飞机,徐伊万一个电话他就甘愿留下来继续得罪张璐。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逻辑是不会考虑的,因为《囧妈》只求把故事讲完,而不是讲好。


三.网红皮:最浅白的表达方式


带着妈妈完成剧院演出后,徐伊万终于想明白该怎样跟家人相处。

他给张璐发了条短信,这行为本身没问题,关键短信直接将《囧妈》的主旨用台词展示出来——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好的电影,会给观众留有丰富的理解空间。

好的导演,会尊重观众,将观众的接受作为电影完成的最后一步。

这里就不说大神导演了,只说差一点在春节档和徐峥打擂台的陈思诚。

同样是追求票房的商业片,《唐人街探案2》的表达就恰到好处。

《唐探2》中,表面庸常的宋义是凶杀案的幕后boss,杀死了陆国富。但陆国富本身是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贩子。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片尾,秦风(刘昊然饰)解开真相后,并没有向警察告发宋义。

为什么?影片没有明说,但可以细品。

也许秦风比起法律更看重情理,也许他不想让自己决定别人的人生走向。

无论如何,《唐探2》都没有让秦风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交给观众去品读。


《囧妈》根本不提供这样的解读空间,它直接将电影主旨塞到观众嘴里。

观众根本不需要、也没有权利去咂摸一点影片的味道,因为徐导已经帮你嚼烂了。

如果说电影是美女,那么《唐探2》这种是身穿晚礼服,等着你邀她一舞的千金,而《囧妈》则一丝不挂地向你走来……

徐峥给电影划定了一个安全区:你不能对观众的传统价值观造成一点点冲击,你不能让观众费脑子去理解故事。

说到底,在徐峥心里住着一群幻想的观众,他们能接受什么深度的电影,喜欢什么样的套路,智商能看懂几分,他全都设定好了。


徐峥是想把电影拍好拍深的,但他不敢。

《囧妈》到底烂在哪里?

他说自己想让“囧系列”脱离爆米花电影的感觉。但若始终处于安全区内,怎么可能突破向前?

当年徐峥无畏,《泰囧》横空出世,如今光环在身,却生怕自己跌下票房神坛。

《囧妈》的编剧之一何可可谈起徐峥对票房的在意时说:

“他非常关注,我怀疑他每天都在看猫眼专业版,盯各种电影的票房。”


如此畏首畏尾的结果呢?

从骨到皮都沦为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