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副对联,贾宝玉却深恶痛绝

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副对联,贾宝玉却深恶痛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的对联,但我认为最绝妙的就是上面这副。它的意思就是:洞悉明了世间之事就是学问,为人处世做到干练豁达就是文章。这副对联蕴含着绝妙的为人处世之道,但贾宝玉却对之深恶痛绝。

《红楼梦》中,贾宝玉讨厌这副对联,但封建制度下的其他人却领悟了其真谛

书中第五回,当时宝玉要睡午觉: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一幅《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

这么好的一副对联,宝玉却见之色变,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是宝玉对这副对联的误读,他只理解了此联的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也就是封建社会上层把这副对联列为封建道德标准之一的主要原因。

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副对联,贾宝玉却深恶痛绝

(贾宝玉剧照)

这副对联其实表达了儒家思想中主动入世的一面,它深刻体现了儒家的传统观念。为了和谐上层关系,为了控制底层人民的思想,封建社会的剥削阶级大力推崇发扬这种趋炎附势的“圆通学”和“关系学”。表面看来,人与人之间谦和融洽,但心里却充满着尔虞我诈。这种“世事洞明”的思想和“人情练达”的手腕,正是宝玉所深恶痛绝的一套处事哲学,所以他看见对联时嚷着要马上出去。

书中贾雨村就是把这副对联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厉害家伙。薛蟠打死冯渊一案,本来事情再明了不过,但当门子说明了薛蟠和贾家、王家的关系后,贾雨村想方设法替薛蟠开脱,最终让薛蟠逍遥法外。然后给贾政和王子腾汇报一番,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接下来,贾雨村为了防止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泄露此事,又担心他说出自己当年的贫贱来,居然找茬把这门子打发得远远的。

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副对联,贾宝玉却深恶痛绝

(贾雨村剧照)

可见,贾雨村不仅做好了“世事洞明”这门高深的学问,还写好了“人情练达”这篇绝妙的文章。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硬是在看似平静安全,实则混乱危险的官场混得游刃有余。事情经过他处理之后,薛蟠逍遥法外,冯家拿到了银子,贾雨村自己更是赢得了薛、王、贾三家的信任青睐,这真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这副对联的忠实践行者还有薛宝钗。宝钗在生活中常常深隐心机,表面上看起来“端庄贤淑”,但骨子里却掩盖不住“欲偿白帝”的野心。短短几年,她便在暗潮汹涌的贾府里生活得如鱼得水 ,还赢得了“很大方”,“会做人”的好口碑。

不仅如此,宝钗“温柔敦厚”的外表下还藏着一颗冷漠残忍的心。金钏儿被王夫人逼死后,她安慰王夫人的奇葩理由是金钏儿自己犯“糊涂”。为了巴结王夫人并显示自己的大度,她甚至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拿去给死去的奴才穿,而且还处处替宝玉这个罪魁祸首掩盖真相。

正是看清了宝钗的真实面目,所以贾宝玉就像不喜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一样不喜欢薛宝钗这个人。

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副对联,贾宝玉却深恶痛绝

(薛宝钗剧照)

贾宝玉讨厌这副对联的原因是封建剥削阶级已经把对联引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金科玉律,但这副对联在现在看来,却有着很正确的处世之道

实际上,这两句话,一个人一辈子的修养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彻,这是真学问;练达就是锻炼过,经验很多,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通达,这是大文章。”——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用当下的思想理念,为我们剖析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在新时代的深刻含义。

比如三进大观园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刘姥姥,她就是深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现代意义的典范。书中,刘姥姥虽然是个粗鄙没见识的乡下老婆子,但通过她三进贾府的表现,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其实是个了不起的公关大师。

她善于观察贾府的各类人,并且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及时融入人群。她知道抓住贾府的实权人物老祖宗贾母的心,为了让贾母喜欢自己,她抓住老年人喜欢热闹、害怕寂寞的特点,使出浑身解数来逗乐老太太,最后居然让贾母舍不得她离开贾府。

刘姥姥还通过察言观色和言语打听,搞清楚了王熙凤才是贾府的实际掌权人,于是她就根据凤姐特别喜欢显耀权力、喜欢别人吹捧的特点,使劲捧她夸她,捧得凤姐忘乎所以,那么抠门的人居然最后高兴的送刘姥姥几十两银子。

三进大观园,刘姥姥既得到了急需的钱财,又攀上了一门豪门亲戚,在贾府随机应变游刃有余的表演,充分体现了她在“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方面深厚的造诣。

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副对联,贾宝玉却深恶痛绝

(刘姥姥和王熙凤剧照)

诚然,人世间最大的事莫过世事;最重的情莫过人情。我们理解洞明了世事,即使有什么大事也都不足为虑了。我们领悟练达了人情,在生活中方能如鱼得水。而红楼中的贾宝玉,只看清了对联表面的一层意思,所以第一眼看见便深恶痛绝;他没有领悟到对联隐藏的深刻含义,于他而言,也不失为一种深深地遗憾!

本文为作者墨雪问心个人观点,欢迎方家提出宝贵意见!参考文献是《红楼梦》和《南怀瑾全集》。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