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房手冊:四個角度來選房,讓您買房不再迷茫

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物質生活的要求也相對越來越高。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新手購房者來說選房往往困難重重。加上現在買房子的各種誤區數不勝數,買房子的時候不管是多麼的小心,還是很有可能難以買上自己想要的房子,網上呢也是推出了各種各樣的買房寶典、購房指南,聽取這些過來人的經驗能給買房者帶來一定的購房方向。但每個人購房時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買房的過程中,不心慌,大膽挑出稱心房。

選房手冊:四個角度來選房,讓您買房不再迷茫


如何像挑選你的愛人一樣精心甄選自己心儀的房子?這往往需要考驗購房者的專業眼光、建築知識乃至經驗。對於廣大購房者來說,選房子的過程是漫長、複雜甚至是“痛苦”的!為了幫助購房者選到心儀的好房子,小編從四個角度為大家歸納出了一套“選房技巧手冊”,希望能為廣大買房者提供參考。

買房選地段的注意事項:

1、升值潛力要注意

要以投資的眼光買房,而不是看眼前的利益。很多地段在入手時並不值錢,但是未來的一個階段內可能會大幅增值。要正確判斷一個地段是否具有升值潛力,要對具體的市政規劃有深入的瞭解,瞭解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區域在城市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周邊會有什麼樣的建築;會不會有新的綠地、地鐵站或是公交站等。

2、交通便利程度要考慮

這一點是一定要重視的,這關係著這片區域的發展,一個交通不便的地方很難有好的發展,所建住宅也很難有好的銷路。交通的便利程度不是指是否有地鐵站和公交站等基礎設施,決定因素還有離市的遠近。如果一個地段離市較遠,出入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這也不能算是好地段。

選房手冊:四個角度來選房,讓您買房不再迷茫


3、周邊環境

這裡的周邊環境不是指自然環境,還指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在買房之前要避開大型工廠、菜市場,處於交通要道、臨街的地段也不能選,這些地段往往噪音過大。安靜的環境才能保障人有良好的休息,長期出於嘈雜的環境中可能會對人的健康有威脅。

人文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家長在買房時一定不要忽略人文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在買房的時候,要十分注意周邊是否有好的教育機構,一方面方便孩子以後的入學,另外一個好的人文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4、配套設施

齊全的配套設施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一般來說,較大的居民區往往配套設施比較齊全,但是未形成規模的社區配套設施往往較缺乏。天氣良好的,誰不想在家周邊好好休憩一下呢,周邊有個大型商場或是商業街的社區往往是小白領的心頭愛。


戶型朝向對比分析:

哪個朝向的房屋好呢?大多數購房者都是入住後才發現房屋本身存在著各種問題,但再後悔都無濟於事了。買房的時候大家都會重點關注房屋的朝向,採光好的,怕在夏季受陽光直射時間長而太過炎熱;採光不好的,又怕屋內溼氣大而陰潮。因此在買房時一定要別注意每一種朝向的優缺點。

選房手冊:四個角度來選房,讓您買房不再迷茫


1、 南朝向

南朝向的戶型是比較受追捧的,朝南的房屋可以保持充足的陽光,即使在冬天陽光也一樣能照射到同樣的深處,令人有明亮溫暖的感覺,而夏季陽光直射,屋內則受不到強烈日光的照射;其次房屋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風,保證室內的清新和乾燥。

2、東朝向

應該說東朝向的戶型尚算不錯,但可能早晨有太陽照射,如果想要提高睡眠質量應該在臥室裡安個不透光的窗簾。

3、西朝向

存在“西曬”的問題,可以通過增加陽臺的方法降低光的攝入量。

4、北朝向

朝北的房子一般價位上較朝南的要低一些,因為朝北的房子存在陽光不足的弊端,陽光不足可能會造成房子潮溼、陰冷,這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其實朝向的選擇還是要結合具體情況,北方人喜歡挑中間套,更節能保溫,冬天更保暖;而南方人對住房的朝向不太講究,因為緯度低,太陽直射角度高,甚至朝北的房子也會有不錯的光照。

小區環境比拼要素:

小區環境通常不是綠化率,還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硬質鋪裝,比如大理石地面、混凝土地面、花磚地面,植草磚地面等;

2、小區圍牆;

3、小區大門;

4、內部活動設施;

5、各種指示牌;

6、水景、雕塑、燈光設施等。

以上這些內容組成了小區環境。

選房手冊:四個角度來選房,讓您買房不再迷茫


具體到綠化方面,也不是“綠”,而應考慮到各種綠植的合理配置,並考慮到季節轉換,不能“夏季一片綠,冬季一片荒”。在硬質鋪裝這一塊應考慮到實用性,雕塑需要考慮到文化品味。

園林景觀在設計小區時也很重要,它不注重觀賞性,也應將居民的休閒活動考慮進去。所以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考慮人群活動規律。將互動性需求融入園林景觀設計,除了傳統的花草林木綠化方式外,設計一些遊戲和教育性景觀增加互動性。這能讓都市人享受到相對生態的自然環境。不少小區在設計綠地時,犯了綠地多、景觀多、路勁少的誤區。大片綠地卻能遠觀。總之,小區環境必須將“人”考慮進去。

一、什麼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套內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的比值,是衡量實際使用面積大小的標準之一。

選房手冊:四個角度來選房,讓您買房不再迷茫


二、得房率跟購房者有啥關係?

1、得房率影響實際使用面積的大小

公攤面積與得房率息息相關。公攤係數是公攤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攤係數。

公攤係數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實際使用面積越小。

2、得房率影響房屋性價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價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攤面積包括樓梯、走廊、電梯、樓梯井等,如果公攤面積太小,會使公共區域擁擠不堪。如果購買的是塔樓,一梯十多戶的公攤如果太小,勢必會影響正常出入,居住舒適度將大大降低。

目前市場上約定俗稱的得房率標準,要求高層建築得房率不低於70%,多層建築得房率不得低於75%。

得房率應有個合理的限度,並不是越高越好。購房者不應盲目追求高得房率,當超過合理的限度時,一定要注意辨別是以犧牲居住品質為代價換來的,還是在設計上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