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不是“我”的错——《米歇尔到我家》之五

经过“出走——归来”这番戏剧化的演出,小猫咪米歇尔终于在我家里安顿下来了!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小欣喜的。但可能高兴得太早了。

小家伙很聪明,三天的时间,就记住了自己的名字,一叫“米歇尔”,它就会转头看向你,看见你拿着吃的走向阳台,也会跟上来享用。只是,它比较高冷,喜欢待在离人较远的地方,待在黑暗处、角落里;它很少主动对你叫,也很少到你近前来蹭你。

“这只猫咋这样?一点儿也不活泼。”先生颇为不满地说。

“这只猫咋这样?一点儿也不可爱!是不是太大了不跟人亲近了?”女儿也不无遗憾地说,“我记得雪儿那会儿一来就满家跑,玩毛线,爬窗帘,追乒乓球……”

“雪儿”是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养了两三个月的一只纯白色小猫,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活泼可爱。它也是从村里捉回来的;不同的是,它大约40来天刚开始吃上食就到我家了。

“高冷”不是“我”的错——《米歇尔到我家》之五

它不挑食,土豆、馒头、米饭、南瓜……最爱的是牛奶、火腿肠。它不认生,无论我家谁到小区里散步,它都不离左右地紧跟着。有时把它单独从窗户上放出去,只要我们在家一喊“雪儿——”它马上就会跑回来跳到窗台上。

后来,因为它抓坏了新买回的餐椅——至今PU皮的椅子垫上都留着它的小爪印——抓坏了新购置的窗帘,尤其是几次抓伤孩子胖嘟嘟的小手,我先生作为一名教《幼儿卫生保健》幼儿保健专家,担心孩子得“猫爪病”,就把雪儿送到乡下姥姥家去了。

当时孩子也没站出来说话。但从她现在仍对小动物喜爱非常这一点来看,那时,孩子的内心是有很多不情愿的。

——为人父母,做事可要记着尊重孩子,跟孩子好好沟通。不能动不动就行使家长的权威,搞一言堂,凡事家长说了算。这样做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高冷”不是“我”的错——《米歇尔到我家》之五

女儿舞动着带铃铛的红色羽毛玩具逗它,它只是看了看就走开;女儿扔个乒乓球在地上蹦蹦跳跳,它也置之不理;女儿张开两臂想要抱抱它,它迅速跑开——这么深沉的猫还是头一次遇到。

因为高冷,女儿很失望,甚至想着再换一只回来,只是还没行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约是感觉到了我们一家子给它的温暖,米歇尔开始跟人亲近了。它最喜欢的人是我——因为我身上穿着的一身法兰绒睡衣(阴雨天,家住底楼的我还是会感觉冷)。每当我坐在电脑前时,它就会跳到我腿上,两只前爪交替着不停地在毛茸茸的衣服上按来按去,头直往臂弯或上衣大襟里钻,很陶醉很享受的样子。

“你们看,它这是干啥?”几次过后,我很好奇,就喊来先生和女儿,让他们也瞧瞧新鲜。

“这可能是吃奶的动作。”很会分析的先生看了一会儿说道。

嗯,有道理。我和女儿表示赞同。

“高冷”不是“我”的错——《米歇尔到我家》之五

知道了它这个爱好,女儿也如法炮制,把自己的浴巾铺在腿上,吸引它过来卧着——真是个爱猫女士啊!

米歇尔不再高冷了。它也会追着核桃满地跑了;它也会用小爪子拨弄着羽毛玩具任它“丁丁”作响了;它也会在你经过的地方冷不防从角落里跳出来,扑上来咬你的裤脚了;它也会追着你正拖地的拖把跟它斗智斗勇了;它也会在你跺脚时,赶紧躲到沙发下窥视你了;它也会“喵喵”叫着催你出去散步了;它也会在你顺着梯子爬上儿童床的二层后急切地一跃而上卧在它的专属垫子上了……

啊,原来它不是生性高冷,而是不熟悉环境,不知道自己落在了怎样的人手里,因而担心恐惧害怕没有安全感罢了!“高冷”并不是它的错!

人群中的高冷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高冷”不是“我”的错——《米歇尔到我家》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