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犯罪是对不正常的社会制度的一种反抗。"


——《罪与罚》

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后尊称陀翁)因为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判处死刑,直至七个月后临刑前的一刻才"意外"改判流放西伯利亚。

十年后才得以"回家",此时的他的精神世界开始发生极大的转变,遂而文学"事业"得以获得发展,并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陀翁

但似乎命运的天平总是如此"平衡",事业发展,生活必将受挫,妻子和兄长的接连逝世,让他不得不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职责,于是濒临破产的他,走岔了路,暴富不成,反而欠下巨额赌债。

不过"天平"又一次平衡了,正是前有追债,后有缠身的疾病之下,让他接下出版商的"预付款",从而在困顿之下,诞生了这部直至今天依然享誉世界的《罪与罚》。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其实,一开始入陀翁坑是从他的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开始的,但这部充满"个人精神世界"哲学观总结式的"半成品",光理清人物关系表和主要故事情节,就已经十分费力,何况未完成的故事里,所透露的,还有戛然而止的"哲思"。

于是,去看他最有名的《罪与罚》时,不免带着严肃的神圣感,但很意外,这部"赚钱"之作,反而显得极好"入口",虽然故事里的"拷问"仍旧如此深邃,但这种用带着推理风格的悬疑反转设计,来表达和演绎,无疑是让人欣喜若狂的。

最有趣的是,在《罪与罚》里,这样一个"浅层"总结起来简单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法学大学生杀人后,经历种种,然后自首认"罚"的故事,在陀翁的笔下,却是如此曲折反转,而引人入胜。

穿插在故事里的竟然还有,讽刺风格的"毒舌之祖"果戈里的原句引用,以及仿照口气的经典荒诞滑稽情节,比如"写文章讽刺你"的小文人,合法"绿帽论"的丈夫帮妻子找情人的正确。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果戈里像

遥想当时的"黄金一代"的文人们,都说乱世出英雄,或许那个混乱动荡而黑暗的19世纪俄国,正是孕育这些闪耀着光芒的"巨匠"们的必然结果。

于是或许陀翁在《罪与罚》的故事里,真正想说的,还是自己本人"前半生",在那个非理性的"没落的欧洲"灭顶之灾来临时,被那个时代充斥的杀戮和暴力的革命,与各种诸如犯罪、堕落等罪恶深渊,所裹挟着,所影响着。

在尼采那句"上帝死了!"之后的非理性时代,理想主义破灭之后的何去何从的探讨与深思。

被时代桎梏的内心,只能试图通过"宗教"延伸的例如"超人"去拯救(救赎)自我,以及世界。

那么,在《罪与罚》里,陀翁想说的,或许就是"爱与救赎"的宗教之路,以及被掩埋的,一点人性中"人人平等"愿望的美好光辉。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杀人"证明理想

"自首"殉道宗教

破灭的理想主义,被"爱"救赎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1821年,陀翁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医生家庭,9岁时被确诊患上癫痫症,此后一生被此病间歇性缠身,至死不得解脱。

身处19世纪那个充满黑暗矛盾的时代,刚成年就接连痛失双亲,病痛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之下,让托翁的精神世界开始趋于扭曲般的迷惘,于是试图寻求一种终极的精神"寄托"。

但是很遗憾,第一次"空想社会主义"的尝试,让他受尽颠沛流离之苦,或许因此,他开始尝试重新寻找寄托精神的"答案"。

于是,他把对时代、社会和自己精神世界的疑问,全部杂糅在一起,放入这本《罪与罚》中,让他们相互斗争,最终给自己一个"想要的答案"。


所以在故事里,主人公,那个被迫辍学的,穷法学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后,简称拉斯)才会产生如此看似荒谬,而细品又属于那个时代"情理之中"的,用"英雄与虱子"的"有、无用论"来区分人的"性质"。

也正是秉持这种理想主义观念,拉斯才会"有预谋"地杀死,被他划分为"虱子"的放高利贷的老人和其妹妹。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同名剧照

而对拉斯而言,他"杀人"是为了证明,自己理想主义价值的正确性:

"我杀了一只可恶的、有害的虱子,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她对谁也没有益处,她吸穷人的血,杀了她可以赎回十桩罪,这算犯罪吗?"

所以他对"罪"的理解是趋于自我异化的理想主义性质的,也就是一种站在道德中心的"审判者"的,一套自我逻辑论证完整的"判断准则"的外在表现。

正如故事里,他认为人的价值体现,或者说"分类"是可以分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具体到实际表现,就投射到"英雄"拿破仑与"虱子"放贷人的身上。

试图用自己对他们的人生价值的判断,去审判他们的"善与恶",正如故事说:

平凡的人,只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


而不平凡的人,则可以僭越常规,凌驾法律,可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甚至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泊。"

正如当时的理性社会的崩塌而产生的绝对恶劣的后果一样,在极端的非理性主义蔓延的社会和时代里。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诸如拉斯一般的,有着自己一套严密理论体系做自我"价值观"支撑,只绝对认同自己认同的价值准则,绝不承认并遵循任何外在"公认"的规范的人,普遍的"审判法则"和行为的发生,皆是遵循这样一条思考之路。

所以他"杀人"是为了在这个自己的理想主义破灭的世界里,证明自己的理想主义是"正确"的,并为之坚持。


但陀翁的魅力,或者说思想深刻就在于他为拉斯设计的"幸运"故事,坚持时,会出现"快抓到"的惊险,而试图动摇时,又马上侥幸逃脱,反反复复之间,陀翁让拉斯的精神世界摇摆着,煎熬着,反思着,完善着。

于是这所有跟在"罪"后面,层层叠叠的"罚",也为拉斯展开了新的"精神世界",陀翁在故事里引入一个带着宗教性质的"救赎"人物索菲亚。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这个虔诚而博爱,宽容而怯弱的基督教徒,不惜出卖肉体,牺牲自己也要勇敢接受命运的压迫,承担自己理解的价值责任——养活父亲、继母和三个弟妹。

或许,生在现代的我们,是很难理解这种宗教式的牺牲精神,更加难以去认同"上帝"带来的"爱与救赎"的博爱精神,但是于陀翁来说,于他笔下的拉斯来说,却是一种在那个被阴霾笼罩的时代和社会里,或许有,且唯一的光芒。

所以拉斯此时才真正醒悟,或者说开始被动摇,去承认,去面对,自己心中的理想主义信仰,已然破灭,且从本质上就是错误的。

真正的人的普世价值观,至少应该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本基础之上的,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审判"被人生死命运的权利。

即使出于,被无数历史"曲解"(证明)的,所谓杀人如麻成英雄,苟延残喘为奴隶的"事迹",那只是被粉饰的残忍杀戮,以及被掩埋的英雄"真相"。

唯有"爱"才能给予人真正的救赎,也唯有敬畏生命的价值,才能"修补"对自我理想主义的深渊漏洞。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上帝死了",获得自由

需要"超人"还是回归"虚无"

在陀翁生活的19世纪,其实是个在尼采口中"上帝死了"的时代,理性主义的破灭,非理性主义的崛起,都让此前对个人英雄力量的崇拜下降到冰点,让混乱而矛盾的多重"象征"弥漫丛生,宛如末世来临。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正如基督教演化(延伸或者同系分支)的传统东正教的思想所演说的,每个人生来就是带有"原罪"的,一生不断努力,受苦,甚至被欺压,被践踏,如陀翁的此前笔下"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为了赎罪,不能作恶,最好是去牺牲,如此从而才能最终升入天国,获得幸福一样。

此前对于"上帝"的信仰,是源于古希腊那个贫瘠,而难以"种瓜得瓜"获得生存的时代传统价值精神的演化,自然条件的艰苦,让人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个可以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

而此时的时代和社会,"上帝死了",信仰一瞬间崩塌,寄托成为空想,该怎么办?

于是在尼采的"超人哲学"理念里,既然上帝死了,那我们就只能等待"超人"来救赎。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正如托翁于故事里拉斯的设计一样,拉斯的一套严密理性主义理论也是从人类自身出发,就像把自己塑造成为救赎世界的"超人"一般,于是他才用"杀人"证道。

但此套理论之所以失败,它的荒谬之处在于:

人是有选择从善或者作恶的自由意志的,那么人选择作恶时,也应该是遵循自我价值的自由意志,如果把这种恶,归结为现实黑暗的推波助澜,是毫无道理,且为"甩责任"的反道德做法。

于是直到最后,拉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价值判断,没有醒悟自己本质的错误为何,即使陀翁让他反反复复地"反思",但仍旧难以逃离他对自我的理想主义价值的坚持。

他顽固地坚持着:

"那些人成功了,因此他们是对的;

而我呢,失败了,所以我没有权利迈出这一步。"

《罪与罚》:除了用爱救赎破灭的“理想”,还有对人人平等的拷问

其实最后陀翁安排的"爱与救赎"的索菲亚的举动,于拥有现代观念的我,是难以认同的,但有感于被百余年前被时代桎梏的陀翁来说,当时的"世界",或许宗教才是最后的答案,至少是大部分人的"答案"。

因为索菲亚这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生都在贯彻博爱牺牲的"爱与救赎"的精神,于是被感染的拉斯,这才真正的开始动摇,反思,并颠覆自我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

从前的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自私的内心欲望,无关所谓的善与恶的,罪与罚之辩。于是他最终崩溃,选择自首赎罪,

但在一定的程度上,被陀翁埋在深处的隐喻,那个虚无般的结局,却又像是让所探讨的"罪与罚",相辅相成"拥抱"起来,去推着"人"前进着,探索着,不仅给他种种矛盾重重的养分和苦难,还一边滋养着他,一边拷问着他。

而最终的"最优解"又只是呈现在巨大的疑问之中,还是没能给出真正的答案,就像是一种回归了的虚无主义。

或许,这就是陀翁作品《罪与罚》的伟大之处,疑问是最好的结果。



写在最后:

说实话,这部四十余万字的《罪与罚》内容丰富到爆炸,就像一处望不到头的深渊,所思所想的疑问,皆可以在现代的社会,或者以后的未来,寻找,毕竟,他的答案,在现在还是没有答案。

但,所谓经典,就是可以一啃再嚼,却越来越有滋味的高汤,相信我,《罪与罚》不会让你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