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荒原

李安在沒成名之前,生活十分困頓,一度失意,他的心情也相當糟糕。那個時候,因為李安一直閒居在家,家裡的大大小小的開支都靠妻子來維持。因為是無業遊民,李安特別沒有自信,自己看不起自己。後來,他下了一番功夫,讀書寫劇本拍片,終於他的電影《喜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你是否也有和李安一樣的感受和經歷,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常常陷入不如意、沒信心,甚至迷茫的深淵。我有過同樣的困惑和感受,自從我讀了《擺渡人》之後,我突然頓悟,人的一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荒原,這需要自己去做自己的擺渡人,去穿過這片荒原。

《擺渡人》的作者克萊爾麥克福爾,她是英國著名作家。她的文章充滿溫情,啟發人思考。《擺渡人》講述了女孩迪倫一次乘坐列車時,不幸遇難,來到內心設置的荒原。在她的擺渡人崔斯坦的帶領下,重回現實世界,並收穫愛情的故事。

《擺渡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荒原

這篇小說帶給我幾點啟發,下面我來談一談:

荒原形成的原因:荒原是內心的投射

小說中的主人公迪倫在生活中,對許多事感到索然無趣。她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枯燥無聊的環境,甚至有些厭惡所處的環境。這就有了她決定乘車見父親一面的想法,自從父母在她五歲那年離婚,他們就再沒見過面。

就是這次乘車失事,迪倫成為唯一的遇難者。她的靈魂來到一片荒原。荒原荒蕪人煙,只有起伏連綿的山脈和肆意生長的植被。迪倫的荒原之所以崎嶇不平荒蕪人煙,因為迪倫的心境是曲折不平的。迪倫對周圍的人事沒太大興趣,甚至對車上的乘客都表現出厭惡的情緒。

如果你的生活或工作如同一片荒原,你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因為你現在的生活是你自己內心的映射,是你一手造成的。

美國尼克松總統政績斐然,然而,在參加競選比賽時,他擔心自己贏不了對手,就做了小動作,派人潛入對方的辦公室按上竊聽器。之後,尼克松就無法繼任總統,這件事猶如傷疤烙在他的身上,成了他一生的醜聞。正是由於他內心的不自信,才導致他下臺,併成為別人的笑料。

如果我們的心陷入沼澤之中無法自拔,必將影響生活的面貌和工作的開展。因為荒原是心的映射。

如何穿過荒原

《擺渡人》中迪倫靈魂進入自己內心投射的荒原,根據內心的投射,迪倫的荒原山脈起伏不斷,四周荒無人煙,道路坎坷不平。在白天天氣晴朗的時候,荒原沒有任何危險。在陰雲密佈或夜晚,吞噬靈魂的魔鬼會大量湧出。而荒原的天氣有迪倫的心情決定。如果迪倫傷心難過、失望悲觀,荒原頓時會陰雲襲來,黑夜馬上降臨。

這帶給我們一些啟示,如果我們想穿越自己內心的荒原,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 戰勝心魔

心魔可以是恐懼、自卑、膽怯、憂慮,或者拖延等等。這些深深根植於我們的心中,形成一片深陷其中的荒原。它使我們陷入不如意或困頓的深淵中,阻礙我們實現心中的理想,降低我們的幸福感。想要穿過這片荒原,到底理想的彼岸,唯有戰勝心魔。

《擺渡人》中的迪倫正是戰勝了心中的恐懼,變得更加勇敢。穿越荒原,她一改現實世界的冷漠,煥發出美好的人性,例如,耐心傾聽擺渡人崔斯坦的遭遇、對崔斯坦的遭遇的同情和感同身受。她的勇敢和美好人性使她穿過荒原並收穫愛情,回到現實世界。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長期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相貌醜陋、軟骨病、肺炎,這些使他的童年猶如置身於陰雲裡。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自卑的他又變得非常膽小。但他決定克服自卑,想辦法戰勝恐懼,最終他變得不再害怕。成為了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

《擺渡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荒原

心魔是人生的阻礙,猶如魔掌一樣操控著我們的命運。“我命由我不由天”,想要做自己生命的掌舵人,克服心魔,把根植於內心的心魔連根拔起。

  • 保持客觀

《擺渡人》中迪倫一旦傷心難過,陰雲和黑夜很快襲來,接下來魔鬼很快到來。由此可見,樂觀是多麼的重要。

蘇軾一生連續被貶,哪怕是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他依然不改樂觀的個性。“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正是他這種樂天的個性,在屢遭貶謫的厄運下,仍然不忘為民做實事,把生活過得充滿情趣。

《擺渡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荒原

人生猶如天氣,不只有情天也有陰雨。人生這條路不僅只有坦途,也有高山陡峭荊棘密佈。黯然傷神並不會讓事情好轉起來,與其這樣,何不快快樂樂地對待每一天每一事呢?

結語

雨果說:當命運遞給我一個酸的檸檬時,讓我們設法把它製成甜的檸檬汁。不論我們置身於什麼樣的荒原,我們都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心境,穿過那片荒原,到那時,我們會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