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开秒懂强基计划,中国足球:我也需要强基


戳开秒懂强基计划,中国足球:我也需要强基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其中指出,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以“强基计划”取代。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而是根据学生综合成绩进行选拔,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

​  “强基计划”提出,将在起步阶段遴选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进行招生,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1.高考成绩成主要录取依据,公布高考成绩后再进行高校考核

强基计划招生流程如下:

戳开秒懂强基计划,中国足球:我也需要强基


2.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区别


戳开秒懂强基计划,中国足球:我也需要强基


明白人都能看出此举并不是说明单单自主招生计划已经过时,用很多人钻空子,走后门;而是现如今自主招生不能符合国家的当下目标,增强基础科学发展目标。

从“中美贸易战”以来,看中国受制于美的领域,就知道出台这样的教育政策也情理之中,当务之急。基础科学的发展在中国是怎么样的状况?中国吃了多少亏?

欧美国家的崛起凭借的就是基础科学水平提升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什么移动支付,高铁等这类,这些都是科技应用领域,在基础科学大厦面前不值一提。

没有热力学、牛顿力学以及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等科学作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根本无从谈起。就连伴随我们生活的万维网,很少有人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实际上万维网也是在高能物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无论学的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无论是在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教科书里都会写到一些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些就是最经典的基础研究,它们会永远流传下去,比如,现代物理学绕不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可能不用量子力学。然而,你会发现很少有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等。


戳开秒懂强基计划,中国足球:我也需要强基


这就是差距!

教育制度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的政策出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从高考制度改革开始,培养人才,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想到中国足球的问题,有人也说让足球进高考,如果真那样肯定会好一阵子,毕竟高考在中国社会是指挥棒。后期足球发展依然会有瓶颈,中国人都是知道什么是足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怎么踢球。因为不重视,更别提足球的基础。


戳开秒懂强基计划,中国足球:我也需要强基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中国足球一样的困境,都看重最后的成绩,而不去搞研究,打基础,搞青训。好的前锋没有就去买,买了就来用,就能出成绩。一打没有外援的高级别比赛就被虐菜,各种荒唐。

没有的技术,就去买,没有的器件,有钱咱去买。一旦政治作梗,立马被人掐住脖子。

要有核心力竞争力,必须得自己研究。个人如此,中国足球如此,中国科学如此,整个社会更是如此。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