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信仰的基础与核心

01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个态度应该是建立在敬畏基础之上的。人只有有了敬畏之心,才有良好的态度。汉语词典对敬畏的解释是,“敬”是指严肃和认真;“畏”是指慎重,即畏惧和谨慎,不懈怠。合起来是指人在崇高的造物主面前,表现出一种谨慎的态度,并且是一种带有惧怕、臣服、尊敬以及谦卑的状态。

我们平常说的“敬畏”,其实是译自阿语“闷台给乃”或“泰格瓦”“哈式欧乃”等词,现在这是一个专用名词,专指敬畏真主的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这个词,并且使用得非常恰当。例如《论语·季氏》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子语类》中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

孔子的意思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遗言,也就是“圣训”。有了敬畏之心,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才有良好的态度,举手投足之间才有尺度。敬畏天命,我们便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才能守住心中的信仰。敬畏真主,我们才能得到真主的庇护,人生才有希望。

朱熹的意思是,人如果敬畏某件事物,十分地畏惧,安静地坐在这里,耳朵不听,眼睛不看,不问世间的事。以及只要收敛身心,使之整齐与纯洁,保持一致,不放纵自己,便是敬畏。也就是说,凡是人们敬畏的事情,人们才会毕恭毕敬地对待;凡是人们不敬畏的事物,人们就会随意地践踏和污蔑。


敬畏,信仰的基础与核心


所谓敬畏之心,重点在于面对伟大的造物主,心生敬重与畏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不敢胆大妄为。所以人有忧才会无忧,有惧才会无惧。人对造物主心存敬畏,其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有智慧的表现。他来到人世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样使自己永远不会跌入罪恶的深渊。有了敬畏之心,就等于为自己未来的生活铺平了道路。

为什么那么多人承认自己有信仰,但却没有基本操守,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素质,甚至做起事来还不如没有信仰的人,就是因为他的信仰中没有“敬畏”这个灵魂。这种人的信仰是一件既不能保暖又不能遮体的透明外衣。他以为自己穿衣服了,其实是在裸奔。凡是敬畏真主的人,一定是高素质的人,品德一定是高尚的。他会尊敬上级,尊敬同事,遵守制度;认真对待家庭和婚姻,最终会拥有长久的幸福。

所以,一个人只有保持敬畏之心,他的人生才会有好结果。现在很多人缺少的就是敬畏之心,做任何事都是用无所谓的心态。试想一下,你对生活无所谓,生活回报给你的自然也是无所谓。有些人感觉自己是天下第一,谁也比不了,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无视法规和制度,真应了西方那句名言:“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其实,我们敬畏法律、敬畏众人、敬畏天命,最终都是在敬畏真主,就如一切赞颂,归根结底都是在赞美真主一样。“敬畏”是真主在经典中多次启示给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对待万事万物的一种谦恭态度。“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避免犯错误;“畏”除了害怕、担心、忧虑外,还指战战兢兢,谦卑和低调。

当我们抱着既敬重又畏惧的态度做事时,一定是小心谨慎的,不会大而化之,马马虎虎。无论是事业单位的人,还是企业单位的人,这种态度是不可或缺的。怀有敬畏的态度,从小的方面说,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有助于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大的方面说,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关系的作用。

所以,敬畏是信仰的根本与核心。只有树立起敬畏之心,信仰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否则,信仰功修就等于投机心理下的迷信活动。有了敬畏之心,人们就会善待自己、礼遇他人,懂得尊重造物主的法度和规律,懂得顺势而为、趁势而起;懂得祈求真主,求主相助自己度过难关。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别人。

《布哈里圣训实录》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据伊本·欧麦尔传来主的使者说,从前有三个赶路人,途中为了躲避大暴雨而走进一个山洞。突然,从山洞的上方滚下来一块巨石,堵住了洞口,瞬间一片漆黑,三个人被困在洞中。面对突然其来的灾难,他们束手无策。其中一人说,我们坐下来说说自己曾经做过的善事,以此来祈求真主开恩,或许我们能走出困境。

其中一个人说:“主啊!我堂上有年迈的父母,还有几个孩子,我每天的工作是放羊。每天晚上,我回家挤完奶,先让父母喝羊奶,然后再让孩子们喝。有一次我去远处放牧,回来的比较晚,父母都睡着了。我像往常一样挤了奶,捧着羊奶站在父母床前,这时我不忍心看着孩子们挨饿,但我想起伟大的你,因为敬畏你,我手捧着羊奶一直等到天亮。”

“真主啊,如果你认为我这样做是善功;我对你的敬畏可以取得你的喜悦,就请你解救我们吧!”这个人刚说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山洞口上方开了一道缝隙,透进来一丝亮光。

第二个人说:“真主啊!我有个堂妹,长的非常漂亮,我喜爱她超越了一般的亲情,我想与她发生关系,但她一直拒绝我。后来,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困难,在万般无奈下她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在欲望的唆使下,带了一百个银币去见她,当她接过钱的时候,我看见她浑身在发抖,我问她怕什么?她说:‘我怕真主的惩罚。’于是,我放弃了做那件事,但我把钱给了她。”

“真主啊!当我听到她提起了你的名字,我因为敬畏你而放弃了那件事,如果你认为我这样做可以取得你的喜悦,就请你解救我们吧!”他刚说完这句话,山洞又传来一声巨响,那道缝隙更宽了一些,一束刺眼的亮光照了进来,但他们还是出不去。

第三个人说:“真主啊!我曾雇用了一名工人,我们商议好了报酬,当他干完活,还未等我给他工钱,他就走了。我用他的工钱购置了一头母牛,后来牛生牛,繁殖了一大群。多年后的一天他来找我,问我是否记得当年的工钱,意思是想让我把他的工钱给他。我指着那群牛说:‘这些全是你的,你连那个牧童一起带走吧!’他说:‘你当敬畏真主,不要嘲笑我。’我说:‘我绝不嘲笑你,这是真的!’他仿佛做梦一般,千恩万谢地带着那群牛和牧童走了。”

“真主啊!我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敬畏你,如果你认为我这样做可以取得你的喜悦,就请你解救我们,使洞口的那块巨石移开吧!”当他说完这句话,只听一声巨响,洞口的巨石完全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是居家对待父母,还是在企业里对待员工,在生意上对待合作伙伴,信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信仰的核心就是敬畏,缺少敬畏的信仰,是毫无意义的。一个人有信仰而没有敬畏之心,就像一个国家有法律而没有执行机构一样。几乎所有的违法乱纪,违背真主法度的事情发生,都是因为当事人缺少敬畏之心导致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聪明人进了监狱,就是因为缺少敬畏之心。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就会对任何规矩抱无所谓的态度,随意践踏和违反。大到国家法律,中到企业制度,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服从管理的意识,职场就会失去平衡,家庭就会失去伦理。 真主说:“众人啊!你们的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2:21)

02

有些人把信仰看成一种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东西,甚至是按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某种仪式。其实,那就真的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百无聊赖时打游戏下棋没有什么区别。比如前几天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位女士,据她自己说,她已经听过好几个人给她介绍易思俩目,并且在穆思临家庭中做过客,她认为易思俩目就是真正值得信仰的教门,但是,她还是不想信仰,因为信仰后需要戴头巾,她不想戴头巾。就因这个原因,她后来信仰了基督教。

因为是朋友介绍的,我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她解释易思俩目,她总是找出穆思临的种种“不好”,比如说回族太保守,太封闭,不让外人随便看经典等。她说不让我们汉族看经典,那我们怎么相信呢?我说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 ,我现在就寄给你一本翻译最好的天经,你看后会信仰吗?他说不用了,这些经她都看过。后来我发现,她不是在找信仰,而是在找一种心理慰藉。

信仰的核心是敬畏。脱离了敬畏之心,任何道理都不能说服一个人。你给他说经,他不信经;你给她说理,他不讲理。所以,在信仰的历程中,失去敬畏之心的一切举动,就如脱离了水塘的莲花,除非是一束人造景观的假花,否则,一定会凋谢的。所有的信仰,所有指导人心灵的思想,都是对有敬畏之心的人起作用。也只有保持敬畏之心,信仰才有意义。

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想要生活得好一点,所以不得不放弃去寺里礼拜,甚至不得不去大众餐厅吃饭,否则他的工作和前途会受到影响。我对他说,是的,我们的信仰规定是活的,不是死的,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掌握。但是,你的心中要有敬畏。如果你丢掉了敬畏之心,就等于你彻底地告别了自己的信仰,彻底背叛了自己。

每天早晨,天没有亮之前,那时你在自己的房间里,任何人都看不到此时的你在做什么,我不信单位会在你是卧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你吃饭还是上厕所,完全是自由的。这时,你没有履行晨礼,你敢说这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其实,今天许多人找的许多借口,并没有欺骗任何人,只是在自欺而已。当一个人失去了对真主的敬畏之心,环境的种种不利只是一个自欺的借口而已。

当你觉得某种东西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时候,实际上是你自己的思想在对事物作区分。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那你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做,你认为什么事是有害的,你会像逃避瘟疫一样地躲开。你所有的行为,其实都是你思想深处的意识所指导的结果。你不要说自己教门的功修有多复杂,其他尊教的功修有多么简单,你只要看看自己的心中有没有敬畏就可以了。

当一个穷人向你伸手时,你是否能用对待上司和名人的态度去对待他?先不论你有没有钱,给不给他,这是另外一码事。所以,大多数人不是没有敬畏,而是只敬畏眼前的厉害关系,其实本质上敬畏的是自己的私欲和魔鬼的法术。一个敬畏真主的人,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区分什么是教门,什么是世俗,他把每一步都当作真主监督下的人生体验,他始终会以平等心待人。


敬畏,信仰的基础与核心


有了敬畏之心,小小的善举会得到巨大的回赐,因为真主只看人心。缺少敬畏之心,施舍得再多,也是沽名钓誉的,是没有任何结果的。所有的忍耐,吃亏、施舍、礼拜、斋戒、朝觐等功修,都必须在敬畏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有效果。否则,就是水上刻画,没有任何结果。哈里发欧麦尔曾经说过:“你们不要看一个人的斋戒和拜功,你们要看他说话诚不诚实,守不守信用,敬不敬畏真主。”

只要你的心中保持敬畏,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信士。即是你身居高位,偶尔有朋友来找你办事,这本可以成为一种世俗的交易,但你却用敬畏的态度对待他、帮助他,使他不敢用那种肮脏的东西贿赂你,甚至比以前更懂得敬畏法律,敬畏权力,敬畏真主。这个时候,你尽管身居庙堂,却在践行真主喜悦的功修,你在世俗的岗位上超越了世俗。

我也很世俗,最近一段时间很少出门,但每次出去和朋友们在一起,总会有人说起我的文章。每当此时,我心中都会有些害怕,怕我误导了他们,毕竟他们是在认真地阅读。每当别人对我的文章认真地阅读时,我的负担就越发沉重,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而现代传媒的力量又是那么强大,完全超出了自己可控的范围。

有些人在谈到我的时候会说:“马石头这家伙,每天写几行字就能挣稿费!”当我听到这种谈论时我就开心地笑了,熟人能这么人为,我就可以松一口气了。我从来不敢给别人以神圣的感觉,而是尽力做到快乐的样子,就像写作真的挣到了钱一样。其实是尽量让外围的琐事,不要冲淡那颗敬畏之心。我绝不会用生命、时间、精力、自由和尊严去换几个铜板。

最高级的敬畏,不是表现出一种虔诚的样子,或者打扮成苦行僧,更不是讨好权威的奴性心态,而是一种对真理的向往。有些人觉得,在环境非常恶劣、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的时代,要想保命,要想有钱,就必须付出信仰和道德。换句话说,为了生存,什么信仰功修,什么品德高尚,统统都先丢到一边,只要自己不受穷,干什么都可以。其实他最终还是被消灭了,甚至死的更难看。

真主说:“真主不会让信士们常处在自己的现状之中,(他考验你们),直到他甄别恶劣的与善良的。真主不会让你们发现未见的(幽玄),但真主从众使者中选拔他所意欲的人。所以,你们要信仰真主和其使者们。如果你们信仰且敬畏,那么,你们将会获得很大的报酬。”(3:179)

由于缺少敬畏,社会越来越糟糕。人们总是试图满足无止境的欲望,个人素质也好,社会秩序也罢,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麻烦不断,危机不断。信仰的削弱带给人类的,只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比如,现代科学发展得越快,人类可能毁灭得越快,因为它会加大能量的消耗,看似在治理环境,其实是在用更狠的方式在做更大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更彻底、更难以恢复的。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现在所谓的大环境受限制,实际上是限制了欲望膨胀的那个部分,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功修部分,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除非你是在搞形式,是为了表演,显然表演受到限制了。这一点我们必须记住,任何时代,人类遇到多么严酷的考验,都没有办法剥夺人的敬畏之心。只要敬畏之心在,任何打击都是在帮助你,而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损失。

我们看国际社会,那些为了觊觎别国的丰富资源,不惜找各种奇葩的理由制造战争的;那些不惜栽赃陷害,捏造事实,指鹿为马的,哪个不是放弃了敬畏之心的大魔头?从大肆修建核电站,到各种形式的核武器,都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新成果。所以有人担心,现有的这些核能一旦失去控制,会给整个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而这个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心存敬畏,聪明才是有用的。因为心存敬畏,人才能行有所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无论信仰哪一种尊教,如果没有敬畏之心,都只是一种表演形式或风俗习惯,不会是触动灵魂的举动。所以,敬畏是一切信仰的基础和核心。敬畏生命、敬畏天道、敬畏规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应该敬畏的东西,都是敬畏真主。

心存敬畏,你就会珍惜造物主的恩赐,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植物、动物,一切世间存在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相反,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敬,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行无所止,对天地万物失去敬畏之心,那他势必会失去做人的底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随意亵犊,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生活在西北山区的人们,生活是比较艰苦的。但他们即使住在半山上,深沟里,吃杂粮,穿粗布,但幸福感一点都不比大城市里的人低。因为,他们心中有敬畏,就有满足感。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之后,重点关注的是精神建设。所以,人的幸福与物质条件没有直接关系,它只跟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系。也就是说,假如你的心态不是平和的,心灵不是安宁的,无论你有多少物质财富,都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道理很简单,在贪婪者的眼里,总有自己没有达到的位置;总有自己没有享受到的福利;总有自己没拥有的东西;总想去拥有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这种“总想有”的心态,会让他永远无法活得快乐,他的一生是非常辛苦的、可怜的,甚至不如他家的保姆和那条看门狗。

快乐是这样,尊严也是这样,一切有意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有人觉得,开会没有坐上主席台,就感觉没有被人尊重。也有人感觉某个场合自己没有被安排讲话,就失去了尊严。实际上,一个人的尊严是不能被人伤害的,你自以为的尊严,其实是一种虚荣。真正的尊严,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有了敬畏之心,你的内心就有了坚守的东西,无论你出现在哪里,都只会感觉到一份责任与担当。如果被人抬举坐在高处,那是实现了心灵自主之后的一份坦然。如果没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是真主对你的保护而没有让你暴露。尊严,岂能是一个座位和两句话能夺走的。所以,你所有的不愉快和所有的思想问题,都是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现,要引起高度重视。

只要你有一颗敬畏之心,就会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自然就会活得快乐幸福,也自然能够活得有尊严。这时你所拥有的东西,才是人生中真正的尊严。有些大树在狂风中被无情地摇晃,但它的根仍然牢牢地咬住泥土,狂风过后,它们很快恢复了以往的姿态,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信仰是一个人的根,而敬畏就是牢牢抓住泥土的那种力量。

真正的尊严只体现在一个人的向往中。一个人假如没有信仰,就没有自己的未来,自然也就没有真正的向往。在正确信仰的指导下,人会向往一种比现在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也希望自己比现在更加高级的存在。当一个人对某种信仰保持敬畏时,才有可能向往它。所以,最高端的敬畏,不是胆小怕事,不是明哲保身,不是畏手畏脚,而是一种端正的向往,是智慧到了最高境界的体现。

03

无论你有没有信仰,只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和事,需要你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比如对待父母,对待家人,对待朋友,需要我们的孝敬、爱护、忠诚;对待陌生人,也需要我们的善良。即便对待路边的小猫小狗,花草树木,都要有一颗怜悯之心。当然,敬畏不是因惧怕而躲得远远的,而是不敢妄为,是认真遵从规律,谨守真主的法度。

生活中总有一种人,他们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做,真的是无法无天。你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潇洒”,这种人是在拿自己的人生做劝诫别人的“课件”。若干年后,他们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劝诫案例。那些心中没有敬畏的人,做事是没有底线的,言行没有所止。这样的人虽然不是敌人,但也绝不敢把他们当朋友。

我们回头看朱熹的名言:“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很有深意。人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才会真正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名追求真、善、美的君子。明朝学者方孝孺也曾说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思是说,我们对人对事要懂得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敬畏,信仰的基础与核心


人们常说“无知者无畏”,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他自然就没有畏惧。曾经有人认为这也是“好事”,可以让人不顾一切地做事,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其实这个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试想一下,一个完全不懂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准则、肆意妄为、我行我素,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怎么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只有那些常怀敬畏之心,遵纪守法,坚守主道的人,才有可能干成一番事业。俗话说的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知人”并“自知”的人并不是很多,关键是缺乏信仰,以及信仰之后的敬畏之心。真主说:“不然,凡践约且敬畏的人,(都是真主所喜爱的),因为真主确实喜爱敬畏者。”(3:76)

通常情况下,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人情冷暖,人们都时而会感到欢乐畅快,时而又感到痛苦难受,心境难以平复。如果我们有敬畏之心,那就可以帮助我们磨练心性,让我们学会客观地看待人世间的一切,尊重和畏惧天道规律。处于顺境时放平心态,不骄不躁、居安思危;处于逆境时,保持心境平稳,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

苍茫世界,唯有信仰才是最好的依靠,信仰中的敬畏才是最大的力量。无论我们当下的处境如何,未来能否获得美好的结局,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坚守住自己的信仰,也就是说,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如果我们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真主说:“他们无论做什么善功,绝不至于徒劳无酬。真主是全知敬畏者的。”(3:115)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生的大智慧。以一颗敬畏之心来面对生活,面对我们栖身的这个世界,守住做人的底线,哪怕别人许给多高的官位,开出多大的筹码,也不能出卖民族利益。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即便把官做到多大,也会受到族人永远的唾弃;后世必定遭受真主最严厉的惩罚。

有了敬畏之心,我们就做个小小老百姓,平平安安的,那也是正人君子。有了敬畏之心,在家乡做个小阿訇,那也是给真主的教门看门,不丢人啊。是的,敬畏者的生活是清贫了一些,但在真主那里是有份额的,是圣门子弟的传人,那些失去敬畏之心,用民族利益给自己换顶戴者,即便他爬进京城的狗洞,也是下三滥的回奸和民族败类,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有了敬畏之心,无论生在哪里都是一朵花,不是因为这朵花有多么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纯洁的。有了敬畏之心,日子过得多么平凡,也会像一棵草、一片叶,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尊严。因为正是由于世界上有了这些平凡的植物、绿色,人类才有粮食、果实和希望,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才不会变成荒漠,不会变得荒凉和无趣。

有 了敬畏之心,我们会尊重一只小蚂蚁,绝不因为弱小而轻视它,倒是看见它,就记起真主在经典中提到它曾经和苏莱曼圣人对话的故事。圣人都因与它们的对话而深受教育,何况我们。有了敬畏之心,我们才有同情心。我们同情一条鱼和一条虫子,在我们眼里,它们和狮子是一样的,都是伟大真主的被造物,它们都有活着的权力。同情它们,爱护它们,就是敬畏伟大的真主。

所以,不要被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各种名相束缚住了自己的理智,不要自以为是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贪求眼前的利益,即便是金山银山,和真主在后世给信士许诺的恩典相比,不如苍蝇的一片翅膀。只要你自称是信士,一言一行要做到利众向善,体现出信仰的高贵和敬畏精神,用敬畏诠释自己的信仰。

常怀敬畏之心,我们就懂得了什么叫“尊重”,然后我们的心智才能成长。才能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提高对长辈、同事,好友的敬重。所有的没有礼貌,所有的骄傲自满,都是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现。有了敬畏之心,我们会下意识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些最终都会成为真主喜悦的善功。

与此同时,敬畏之心也警醒我们,不能忽视小罪恶的危害,常怀忧患和危机意识,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止。与任何人交往都要有“底线”,不能没有原则。敬畏之心也警醒我们,无论在哪里发言讲话,都要有界限,都要懂得把握分寸。要知道,谄媚主子的一句舔痔呻吟,会给自己的民族造成多大的危害;你想过没有,在真主那里将如何交代?

从古至今,上到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即便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也对“举头三尺有神明”深信不疑。那么,这句话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说人要有敬畏之心。所以,每次看到那些庄严的大寺被祸害后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阵颤栗,它的顶子被人用来换了自己头上的顶戴,这是何等地胆大妄为啊?

人一旦失去敬畏,就开始走向毁灭,任何人不能保护他,注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生命中有所畏惧,才会有尊严。除了尊严,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对造物主的敬畏,其他东西看起来都很重要,比如荣辱、贫富、贵贱等,其实只不过是一些记忆罢了,都是些转瞬即逝的烟雾。好也罢,坏也罢,你想留也留不住,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失去了敬畏之心,只剩下法律,那这个社会就危险了。就在前天,2019年10月22日上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一位42岁的女医师,倒在了三年前她挽救了其生命的癌症患者的屠刀之下,令人悲愤难抑。期间毫无医疗纠纷,直肠癌手术后活了三年,然后成为持刀伤人者,不能不说当时的手术是很成功的。

当然,一切暴力行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这位刚刚扶贫回来的医师,留下了上初中的孩子,永远地失去了生命。法律最大的震慑力就是杀人偿命,但这对于那些不怕死的亡命之徒,又有什么用呢?今天人们的良知以及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都是各种尊教信仰下的敬畏之心在起作用,而非法律,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让我们共同学习一段尊贵的经文,真主说:“天地万物,只是真主的。我确已嘱咐在你们之前曾受天经的人, 也嘱咐你们:‘你们当敬畏真主。’如果你们负恩忘义,那么,你们要知道,天地万物只是真主的,真主是无求的,是可颂的。”(4:1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