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吵架喜歡用“烏合之眾”,你知道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嗎?


飯圈吵架喜歡用“烏合之眾”,你知道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嗎?

大家在微博上、百度上、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吵架說:“你們這群烏合之眾”。慢慢的“烏合之眾”這四個字就似乎有了貶義,變成了貶義詞。

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就要給大家好好解釋一下“烏合之眾”到底是什麼意思!

“烏合之眾”這個詞來源於一本書,書名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作者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這是一本社會心理學著作。

飯圈吵架喜歡用“烏合之眾”,你知道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嗎?

勒龐,是一個活在100多年前的人,出生於1841年,去世於1931年,活了90歲。所以他經歷過1848革命,1870年的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見證過十月革命,所以他見過的事情太多了,所有那些壯烈的、恐懼的、血腥的大事件他都經歷了!

那麼這本書呢原來就是叫做《群眾心理學》,聽上去不是那麼吸引人。可是到了改革開放之後突然被翻譯成叫《烏合之眾》了,很吸引人對吧!

可是為什麼我們翻譯過來會叫做烏合之眾的?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國家經歷了一段歲月,群眾運動過多,那可能就給一大部分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從而讓他們在繼續討論群眾運動的時候就用了一個貶義詞,接下來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內容。

內容簡介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細緻描述了群體心理的一般特徵,分析了人們在群聚狀態下的心理、道德、行為特徵。解釋了為何群體往往呈現出“盲目”、“衝動”、“狂熱”、“輕信”的特點,而統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體的這些特點建立和鞏固自身統治的。首先,群體是什麼東東?

那不是說一群人在一起就一定是群體,比如坐高鐵,一車廂人就是一個群體!那個並不叫做群體群體,勒龐所指的群體特別是有心理群體的意思。就是說一群人在目標情感觀念上有了一個共同的方向,那這時候不管它是一大群人,還是幾個人都可以叫做勒龐式的群體。

比如現在,我們全國人民都分享著疫情所造成的焦慮,我也很焦慮,所以有時候看到一些驚悚的消息。沒有經過思考也沒有驗證就隨手轉發出去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情緒焦慮是往一個方向去!

還比如,選舉國家的選民。就這些選舉國家的選民也經常是烏合之眾,不是有些人想象的特別的理性。具體的例子,大家可以參考英國的脫歐,有很多英國人都是在已經投票以後才去搜索歐盟到底是什麼,在這之前,他們只是知道歐盟,而不知道英國與歐盟的具體關係!

飯圈吵架喜歡用“烏合之眾”,你知道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嗎?


群體的一般特徵

因為勒龐這本書裡有很多話是重複的,所以就有很多人引用!“ 群體中的個人是沒有智商的”“群體只接受暗示的影響”“對於群體來說數量就是正義”“一個民族的精神是非理性的”“群體中的個人都是把IQ卡,EQ卡通通交出來的”等等!

勒龐說:大事件下的群眾容易被暗示,他只能進行形象思維,複雜一點點的邏輯思維他也懶得去查證,很容易相信,那如果誰善於通過暗示形象情感去打動群眾,他就有可能掌握去掌握群眾!

比如之前武漢有一位作家。它可能就是被隔離了,有些苦悶,然後寫了一個日記。裡面就寫到:“他的醫生朋友從殯儀館發來的照片,滿地都是無主的手機。”這裡就有暗示了,意思就是說有很多人去世了,被火化了,卻沒有人管他們的遺物,扔的到處都是!

這位作家也並沒有貼出來所說的照片,然後很多人就開始傳播!許多自媒體把她的文章轉發了,並配上了一張滿地堆放著舊手機的照片。

飯圈吵架喜歡用“烏合之眾”,你知道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嗎?

如果你仔細的去想一下,不可能有那麼多堆積如山的手機吧。但是很多人就是相信了。因為文字和圖片共同發揮了暗示作用。於是很多人就在那裡罵媽說怎麼能這樣對待逝者。到最後一查證這張照片是假的。

至於那位作家也一直沒有拿出他說的那張照片,反而是繼續把和質疑他的人吵架,越吵越有情緒,結果把所有攻擊他的人都歸類為“左”!

烏合之眾不認真看《烏合之眾》

如果我們只是拿那些流傳在網上的勒龐的語錄,翻來覆去翻燒餅,那麼我們就變成了勒龐筆下的烏合之眾。因為勒龐說對待群眾說話,就是要使用簡單形象生動的語言,剛剛有人就拿那麼幾句話來對我們進行傳播。

我覺得如果認真的看完這本書,會讓自己產生一種謙卑。不會拿著一本書就去說別人是烏合之眾,好像只有自己不是!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定的勇氣,不隨大流,有一些冷靜的判斷。

有不少人讀完勒龐這本《烏合之眾》之後就會化身指點江山,鄙視人民群眾的中二青年。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其實吧,並不是說你讀了本《烏合之眾》,你自己就不是“烏合之眾”了。如果你讀《烏合之眾》僅僅是為了鄙視別人,那對於你自己並沒有什麼提升,所以說還是要多讀書,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