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蜂網關停,垂直電商夾縫求生難

如果不是今天看到“樂蜂網停止運營”的消息,恐怕很多人早已忘了它。

樂蜂網宣佈將於9月18日正式停止運營,停止運營後,用戶可通過電話聯繫辦理包括客戶諮詢、退貨退款等事宜。

公告稱,在8月19日至10月17日期間,樂蜂網用戶仍然可以通過撥打客服電話聯繫辦理包括客戶諮詢、退貨退款等事宜。此外,在8月19日至8月25日期間,用戶仍可在樂蜂網購買商品。值得注意的是,用戶須及時關注賬戶中的花粉情況,平臺建議用戶在可購物期內使用完畢。從8月26日起,樂蜂網將關閉購物功能。

樂蜂網關停,垂直電商夾縫求生難

一、樂蜂網的發展路線

樂蜂成立於2008年8月,由知名電視人李靜創辦,是以提供"億萬中國女性優質生活的首選入口"為目標,中國第一個擁有專家明星進駐,專業美妝購物網站千餘家全球品牌授權,由始至終實施"100%行貨正品"策略的垂直行業的B2C網站。

樂蜂網曾於2008年、2012年分別拿到了紅杉中國、寬帶資本和中金資本等投資方數千萬美元的融資。2012年,樂蜂網實現銷售額19.8億元。

2014年2月,唯品會以1.12億美元戰略入股樂蜂網75%股份,並定位為“美妝唯品會”。彼時,樂蜂網就曾傳出即將被“重整”的消息。

8月28日,樂蜂網宣佈將於2019年9月18日正式停止運營。雖然樂蜂網表示是因為業務調整才考慮停運。但業內人士認為,樂蜂網自被收購後,已經發揮了補充唯品會美妝部分的功能,如今,垂直電商探索新業務、新模式困難重重,如果確實全面停運,對於樂蜂網來說,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樂蜂網關停,垂直電商夾縫求生難

二、樂蜂網為什麼關停

但從毛利率來看,樂蜂網的自有品牌業務遠高於渠道業務。在曹磊看來,經過幾年的運營,樂蜂網的渠道業務已扭虧,其所積累的用戶、供應商等也都已逐漸被唯品會“同化”吸納。

長期虧損,加難以逆轉競爭局面,是樂蜂網當時選擇賣身的原因。多年來的業務合作,樂蜂網逐漸的“唯品會化”,品牌也開始逐漸走弱,因此,出於降低經營成本的角度,且流量遠不及唯品會的情況下,關閉運營也就在意料之內了。

被併購、同化後淡化其獨立平臺和品牌,這與此前京東收購一號店、易迅網如出一轍。京東收購易迅網是為了做大其自身的商超、3C家電類產品,收購一號店是看中了其流量、貨品、物流和供應鏈、乃至用戶等資源。

據瞭解,被併購後,樂蜂網的人員已全部被整合進唯品會,在內部已不再對二者進行區分,對外也很少再單獨提到樂蜂。

另外,樂蜂網起家時的流量和收入大部分來自李靜個人的光環、人脈,靠的是電視互動節目和粉絲經濟運營,以及各大明星和時尚達人的輪番推薦。但隨著李靜逐漸淡出電視圈、加入星創投等創投圈,樂蜂網的明星光環逐漸褪去,網站流量今時已不同往日。伴隨著樂蜂網逐漸淡出公眾視野,被關停也在意料之中。

樂蜂網關停,垂直電商夾縫求生難

三、上有巨頭打壓,下有“微商”侵襲

垂直電商除了諸多的行業問題,還面臨著許多競爭對手的搶食。

一方面,巨頭實力強大,打壓垂直電商。

淘寶、京東這類綜合性電商巨頭,相比垂直電商,平臺上擁有更多的商家、更豐富的品類、更多的用戶等多個優勢,實力過於強大。這就使巨頭的銷售額非常高,聚美優品此類垂直電商難以抗衡。

在流量和供應鏈上,巨頭擁有非常多的流量,消費者數量和復購率持續增長,加上更為完善的供應鏈管理,能產生巨大規模效應,利潤空間更高。可是垂直電商因為品類單一,如果巨頭對其發起價格戰,垂直電商將會非常被動。

而且,巨頭具有成本優勢,更具商品的議價權。例如京東自營可以做到把供貨廠家商品價格壓的較低,而且結算週期較長。這無形之中提高了京東對商品的定價權,以及為自身帶來更為豐厚的流動資金。

另一方面,網紅電商、微商、明星帶貨、個人代購等衝擊垂直電商,造成客戶進一步分流。

隨著直播和短視頻的發展,許多網紅通過在短視頻平臺上開始賣貨。2019年最紅的網紅之一,“口紅一哥”李佳琪,在抖音上坐擁近3100萬粉絲,口紅帶貨能力超群,毫不遜色於聚美優品、樂蜂網這類主打女性化妝品購物的垂直電商平臺。

整體來看,垂直電商平臺不僅面臨著眾多巨頭的打壓、個人商戶的衝擊,而且由於流量獲取越來越難,行業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在危機四伏的背景下,對於垂直電商來說,不是面臨破產,就是被收購,很難存活下去。在這些主流垂直電商逐漸死掉後,是不是行業再也沒有發展空間了?電商市場下一個站將何去何從?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樂蜂網關停,垂直電商夾縫求生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