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碭群儒播“五經”

梁碭群儒播“五經”

禮記書影

梁砀群儒播“五经”

戴聖像

梁砀群儒播“五经”

戴德像

【閱讀提示】

由孔孟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成為顯學,在經歷了秦朝的短暫沉匿之後,到漢代成為唯一的正統學說。儒家典籍《詩》《書》《易》《禮》和《春秋》被稱作“五經”,成為國家思想與政治生活必須遵循的指針。正如班固所言:“六藝(五經加上《樂》)者,王教之典籍,先聖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漢代儒學以經學的形式存在和發展。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置五經博士、設弟子員教授、以經術取士及勸以官祿後,天下士子趨之若鶩,對當時及以後的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大漢人文興盛的標誌之一。

“梁園自古文辭盛,解後憐公有俊才。”梁碭地區的儒士有十幾人被載入《史記》和《漢書》的儒林列傳中。學者王子今在《漢初梁國的文化風景》中指出:“以《漢書》記載為限,見於《儒林傳》的出身於‘梁’的學者,就有梁國人丁寬、項生、焦延壽、陳翁生、戴德、戴聖、橋仁、楊榮、周慶、丁姓,梁國碭人田王孫、魯賜等。可見這一地區文化積累之豐足,學術滋養之醇厚。”從而使這一地區經學研究名聞天下,文化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學術交流異常突出。梁碭地區成為西漢全國經學研究和傳播的中心地區。

《詩經》傳人碭魯賜 東海太守舉人才

西漢經學在梁碭地區迅速傳播,研習教授者甚眾,出現了《詩》學名家魯賜。魯賜是碭郡人,申培的弟子,東吳大都督魯肅的祖父。申培乃西漢今文《詩》學中“魯詩學”之開創者,在魯郡的南宮拜見過漢高祖,長安遊學時和高祖的侄子劉郢是同學。魯賜跟隨申培學習《詩經》,刻苦努力。司馬遷曾師從孔安國學習《尚書》,孔安國與魯賜又都跟隨申培學習《詩經》,同在太學為“五經”博士,大約比司馬遷年長五十多歲,因而見過並瞭解魯賜。因為孔安國是孔子的十八世後裔,為經書寫過序,作過註釋,聲名較大,又是司馬遷的老師,所以在《史記·儒林列傳》中把孔安國排名第一,把魯賜排名第四。魯賜與孔安國名重當時,聲傳後世。

漢武帝時,魯賜因學問博大精深,深得武帝寵信,被任命為東海郡太守。他為官勤謹,清正廉潔:春天要巡視各縣,勸民農桑,督促春耕,發展農業生產;秋季要主持“都試”,檢閱一郡的軍隊,並審訊罪犯,斷理獄案,懲辦強宗豪右,省察所屬縣的治狀,並把考察的結果上報刺史,還要到郡治的學校講授《詩經》等,以便察舉人才,選送孝廉。他所傳授的弟子或推薦的人才,官至大夫、郎中、掌故的很多。魯賜卒後葬於江西饒州景德鎮子午向。生有二子,即魯文韜(魯肅之父)、魯文興。

《尚書》大師陳翁生 平陳之學立宗派

梁國人陳翁生、平陵、平當的姓名被班固寫入了《漢書·儒林傳》。是什麼原因呢?這要從《尚書》說起。孔子蒐集、整理了上自唐虞之際,下至秦穆公時期兩千多年的歷史資料,彙總、選編成《尚書》,用來傳授弟子。孔子死後,他的弟子中有位叫漆雕開的,因傳授《尚書》而著稱於當世。西漢平定天下後,曾為秦朝博士的伏生成為最早的《尚書》傳授者。他的弟子中有著名的張生、歐陽高和晁錯。歐陽高把《尚書》傳授給林尊,林尊再傳授給梁國的陳翁生、平陵、平當等人,三人是伏生《尚書》的第三代嫡傳弟子。

大約是漢武帝時期,陳翁生、平陵、平當在學習中勤奮刻苦,諷誦不輟,對書中問題深思熟慮。陳翁生等人形成了自己的門派,稱之為“平陳之學”,樹標於“《書》有歐陽”的大旗之下,可謂迥出群倫、飲譽當時了。三人之中,陳翁生更高一籌,他作為一代宗師,又設壇講學,傳授《歐陽尚書》,形成了“歐陽陳氏學”。他的弟子中著名的有琅琊郡的殷崇、楚國的龔勝等人,也被班固載入《漢書》之中。由於陳翁生學高聲隆,到了漢宣帝時,他被封賞為信都(今河北冀州)太傅,享受著較高的榮譽,成為學識淵博的一代宗師。

丁寬授《易》田王孫 象數大成焦延壽

在西漢,《易》居五經之首,研究者甚多。梁國《易》學大家有丁寬、田王孫和焦延壽,三人對《易》學貢獻極大,西漢《易》學諸派幾乎都與梁人有關。丁寬,字子襄,西漢著名易學大師、文學家、梁國將領。據《漢書·儒林傳第五十八》載,起初梁國的項生到陝西杜陵跟大經師田何學《易》,當時丁寬是項生的隨從,讀《易》精敏,才能超過項生數倍,於是事奉田何。學成後,丁寬走到洛

陽,又跟當地另一位《易》學家周王孫學習《易》的古義,號稱《周氏傳》,更得到了深造。後返故里從事著述,寫成三萬字的《易說》和《丁氏》八篇。丁寬習《易》精深,人稱“《易》祖師”。漢景帝時,抗擊七國之亂吳楚聯軍有功,世稱“丁將軍”。丁寬將所學傳給同郡人田王孫。田王孫乃文帝時人,起初跟隨丁寬學習《易》經,遂精其業,被授於“五經博士”。他又傳授給施讎、孟喜、梁丘賀,各成一家,漢宣帝時都列於學官。後世稱《易》有“施、孟、梁丘”之學,實即丁寬的學派源流。

在梁國,還有另一位自成一派的《易》學大師焦延壽,字贛,西漢中期的哲學家和傑出的詩人。家貧賤,梁敬王得知焦延壽的情況後,命王室“供其資用,令極易學”(《漢書·京房傳》)。學有所成後,梁王推薦其做小黃令。易學著作有《焦氏易林》《易林變佔》。東郡(治今濮陽)人京房,從焦延壽學《易》有成,其學人稱《京氏易》,傳授河南(今洛陽)人乘弘。西漢時《京氏易》立於學官,設置博士教授弟子。

研講《春秋》明大義 周慶丁姓啟後人

西漢後期,梁國有儒士學習、研究和傳授《春秋》,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他們研究和傳授的都是《轂梁春秋》。

《春秋》分成《公羊傳》《轂梁傳》《左傳》三本,傳授的內容上大體相同,但有差異。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召開石渠閣論經會議,決定《春秋》增立轂梁派人為博士。而傳授《轂梁春秋》的是瑕丘人江生,這時,他的弟子中研究《轂梁春秋》的人才逐漸多起來。梁人周慶(字幼君)和丁姓(字子孫)跟隨魯國的榮廣學習和研究起《轂梁春秋》。

石渠閣論經會議後,朝廷徵詔周慶、丁姓兩人給十位弟子傳授《轂梁春秋》,並擢升為待詔官使。教出來的十位弟子再傳授給自己的後學,從此,《轂梁春秋》滾雪球似的在全國盛行起來。周慶和丁姓在傳授《轂梁春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因而都成為博士。丁姓又被擢升為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太傅。梁人蕭秉,字君房,跟從清河人胡常學習《春秋》。胡常傳授的是江公孫的《轂梁春秋》。蕭秉比周慶和丁姓要晚四十多年,到平帝時成為講學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