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员带头、全员坚守,着力打造“服务上网办、干部下一线、保费享减免、补贴主动返”的“心连心”社保服务新模式,以惠民服务为中心,以疫情防控为重点,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织牢防控“安全网”,严守为民“生命线”,切实做到战疫情和保民生两手抓,有效确保了社保服务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在工作中叩问初心、践行使命,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服务。

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打印参保证明可以在自助终端机上办理,又快又方便。”“您具体办理哪项社保业务?”“我们查询了您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发现您在2019年中断了缴费,根据政策规定是不可以补缴的,请不要忘记当年缴费,以免造成中断。另外,疫情期间我们特别推出了“不见面“服务,您也可以通过泰安人社手机APP或者微信、支付宝里的城市服务进行办理,不需要再到大厅来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险服务区,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解释相关政策,并加紧办理各项业务。这种工作状态,是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每天经历的常态。

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在市社保大厅工作7年之久的侯磊深有感触。“中心没成立之前我就负责老社保大厅的管理工作,2018年搬到现在的新大厅,我们面临着新地、新人、新业务的‘三新’情况,如何能第一时间熟悉新业务,优质、高效地为老百姓服好务,就是我们的头等要务。”作为社保大厅管理办公室的主任,侯磊并不负责具体的窗口业务办理。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他却自觉地担负起带头的责任。除了做好与其他单位的协调对接工作外,他时时刻刻在大厅走动查看,及时疏导群众,向其解释政策,帮助办理业务。每天上万步的运动量,就是他当好群众“贴心人”的最好证明。每天,他都是社保大厅最后一个回家的人,“看着每天的业务都办好了,工作干好了,工作人员都安全离开了,我才放心了。”

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侯磊是市社保中心第二党支部书记,这个支部,是市人社局专门设立的窗口党支部,是真正扛起民生保障重任的先锋党支部。疫情期间,除了要配合做好进社区及市政务服务中心执勤外,他们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办事群众,2019年10月底,市人社局联合市医保局,在大厅成立了16个联合窗口,让群众在一个窗口就能完成养老和医疗两种保险业务的办理。今年3月份,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而此时却也是市民医保缴费的关键时期。由于医保缴费的特殊性,市民必须在3月至5月间缴纳保险,才能享受到医疗保障。很多市民也会在缴纳医保的同时,办理社保业务。所以,联合窗口的工作人员,工作量随之上升。“平时,市社保中心每天的业务量就占据了政务中心70%的工作量,每天接待人数在四五百人。疫情期间,最多的时候要接待八百多人。”侯磊介绍。

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尽管业务项目多,业务量大,窗口工作人员却拿出最专业的服务精神,精益求精地办好每项业务。“每天,我们做得最多的是政策解释和业务帮办。尽管工作任务重,却也有很多暖心的事情激励着我们不断求进步。一位市民办业务时看到我们要不停地作好政策解释和引导,细心地嘱咐我们多喝水,注意嗓子。就是这样的认可,给了我们更大的工作动力,要作好一名合格的泰山‘挑山工’。”党员李建军感慨地说。
  在疫情防控的前期,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不见面服务”,市社保中心转变了服务模式,聚焦业务受理,各项社保业务全程专人代办。去年12月份到市社保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工作的王龙,每天的工作就是与154项具体社保业务打交道,与办事群众和企业打交道。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在做一颗“螺丝钉”,在窗口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疫情期间,他与同事从2月2日就开始了全勤值班,为群众做好“代帮办”。2月底的一天,他接到了市民姚先生预约打印参保证明的业务办理需求,从大厅门前将相关材料收齐后带回后台,迅速完成了业务办理并打印了有关证明,送到门口姚先生手中,让其可以顺利办理务工手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代领社保卡、代开异地退休人员证明、代开社保缴费证明,市社保中心党员带头,紧扣解决群众要急业务办理需求,着力提升社保窗口经办效率,所有社保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并开设“延时服务”、全程专人“代帮办”,统一“出件”,最大程度降低了群众进入大厅的接触隐患,更精准地为群众解决难事、烦心事。近日,工作人员崔红敏利用两天时间帮助山东鲁峰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泰安通远机械有限公司查询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发放的退休人员退休费总额等数据,并将结果电话告知到企业专管人员,让企业顺利地申报省属困难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

泰安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心连心”服务,保障好特殊时期的民生事业

  同时,按照让群众办事更省心的原则,市社保中心还推行了多项不见面快捷服务。社保缴费“掌上办”、高频事项“自助办”、审批业务“网上办”,开通一条条“绿色通道”,消除了“不见面”办事造成的材料不全困扰。在具体业务办理中,积极落实保费减免缓交政策,让企业复工有信心。全面启动失业保险市直稳岗返还,让惠企补贴更贴心。自大年初四,我市部署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以来,从“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市社保中心成立专班专项推进,连线县市区,摸清底数,对账销号,上门盯靠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确定2610家企业,拨付资金到位5175万元,惠及职工22万人。
  有力的党支部,培养出得力的党员先锋。近年来,市社保中心窗口先后被授予“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泰山先锋红旗党支部”“市直机关工人先锋号单位”“最美服务窗口”等荣誉称号。市社保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许向群介绍,市社保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坚持党员学习教育不断线,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空中课堂“,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援企稳岗、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社会保险费减免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为支持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利用一天一夜时间腾空并及时向市中心医院交接60余个房间280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场所,充分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中心党委下属的2个支部49名党员在保证业务工作的同时轮流到社区帮助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52名党员干部捐款3.25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让党旗“全天候”飘扬在战“疫”第一线……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巢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