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吐泡泡”警惕吸入性肺炎?

最近萌寶嘴裡時不時的會吐出透明的泡泡,初為寶媽的萌媽立刻聯想到萌寶平時吃奶的時候也經常嗆奶,每次漲奶或者寶寶吃的急都會嗆奶,嗆奶時滿臉通紅,好幾秒才緩過來。都說新生兒嗆奶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中耳炎。會不會是吸入性肺炎?對此,萌媽並不淡定,開始坐立不安,每次餵奶心裡陰影嚴重。

新生兒“吐泡泡”警惕吸入性肺炎?

正好婆婆醫院認識兒科的醫生,也沒顧上時間,大半夜就打電話諮詢。接下來醫生對我們進行了一下相關科普。

“吐泡泡”可能會是得了吸入性肺炎的一種表現,但是不是所有吸入性肺炎的寶寶都吐泡泡,更不是隻要吐泡泡就是吸入性肺炎。寶寶“吐泡泡”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唾液腺的發育,寶寶的口腔小適應不了那麼多的唾液分泌,造成了流口水、吐泡泡的現象。三四個月的寶寶很常見的胃食道反流也會產生很多口鼻分泌物。還有些調皮的小傢伙,還可能會單純的因為好玩而“吐泡泡”。

一旦孩子形成吸入性肺炎,除少數小月齡的寶寶外,臨床症狀會很明顯。如呼吸急促、費力憋喘、喘鳴、精神狀態不好、拒絕吃奶……這才是真正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

但是對此,不知道寶媽們是不是和萌媽一下仍然很擔心呢?我家萌寶就是小月齡啊,萬一症狀不明顯怎麼辦。對此,可以通過在寶寶熟睡的時候數呼吸次數來做初步的判斷。一般連個月以下的寶寶每分鐘呼吸不超過60次,2-12個月不超過50次,且寶寶能吃能睡能玩,就不必過分擔心。提醒寶媽的是,一旦症狀明細應立即帶著寶寶就醫。

說到這還要分享給寶媽們怎麼儘量避免寶寶嗆奶。

姿勢很重要,一般醫生建議坐著喂不建議躺著餵奶。坐著的時候可以將寶寶的身體調整至合適的角度,使嘴巴處於身體的高處。(坐著餵奶時候姿勢一定調整好,而且穩定好,不然更容易嗆奶)而躺著的時候則不能,且由於疲勞躺著餵奶時候寶媽容易睡著,有造成寶寶窒息的風險。不過對於和萌媽一下剖腹產的特殊產婦來說,最初沒有恢復的時候躺喂(最好讓寶寶側身)也是權宜之計不要太糾結。

新生兒“吐泡泡”警惕吸入性肺炎?

控制流速是個技術活,孩子她姥姥教我用手指夾,基本我都掌握不好。因為奶被夾變形之後萌寶吃起來更費力更容易嗆奶。我一般都會先擠出去一些……而且在她餓急眼的時候不要馬上喂,先在嘴邊試探一下,告訴她該餵奶了,她通常會有短暫的平靜,這個時候再餵奶會好一點。而且每次餵奶之後要給寶寶拍嗝哦,注意不要養成寶寶奶睡的習慣呢。

新生兒“吐泡泡”警惕吸入性肺炎?

可是無論新媽媽們怎樣小心,寶寶嗆奶似乎像個揮之不去的惡魔一樣糾纏著,萌媽也正面臨著這個問題。不過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過分擔心,人類進化了幾千年,寶寶們都會嗆奶,如果一嗆奶就肺炎,人類哪裡還有這麼高的成活率呢?而且母乳的寶媽們更加多了一種保障,母乳中有抗體活性成分對寶寶具有保護作用,引起炎症的概率是比較小的。

我是小小玉,90後萌媽(我家小寶小名萌萌),每天更新育兒過程中的小竅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