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變身“帶貨王”,幫貧困戶找銷路文明播報

“一袋一袋來稱,慢慢來,這一袋45斤,這一袋30斤……”貧困戶溫國明一邊說,一邊用筆記在本子上,看著扶貧小組將一袋一袋紅薯銷售出去,溫國明笑開了懷,不用再擔心紅薯滯銷的問題,一家人都放心了。

溫國明是廣東清遠清城區源潭鎮連塘村的貧困戶,也是南方電網廣東清遠清城供電局源潭供電所定點幫扶對象,由於腿腳不便,無法勞作,溫國明平時主要依靠妻子和父母照顧。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耕種田地,再由父母用電動車將農產品運到十幾公里外的集市售賣維持家中開銷。

扶贫干部变身“带货王”,帮贫困户找销路文明播报

潘嘉凡(左二)正在將滯銷番薯推銷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通訊員供圖

2019年,在扶貧政策幫扶激勵下,溫國明一家種植番薯,通過田間一年辛苦勞作,大獲豐收。受疫情的影響,依靠父母的電動車運到市場售賣的方式行不通了,豐收的背後卻導致滯銷,這讓溫國明一家憂心忡忡。隨著雨季來臨,紅薯不易儲存,如果不能及時賣出,就會爛掉,一家人一年的辛苦都要白費,還要面臨千餘斤紅薯的經濟損失。

近日,源潭供電所扶貧小組黨員潘嘉凡和其他成員到溫國明家中走訪,正好看到他的父親在院子中將紅薯裝上電動車,得知紅薯滯銷的問題後,潘嘉凡立即向所在單位反映,並提出“以購代扶”的方式,通過組織職工食堂訂購、內部員工和推薦親朋好友採購,拓寬銷路,解決溫國明一家紅薯滯銷問題。

潘嘉凡變身“帶貨王”,積極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推銷溫國明家中的紅薯,很快就將溫國明滯銷的1320斤紅薯購置一空,解決了溫國明一家的燃眉之急。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幫忙想辦法,家裡的紅薯就要爛了,給你們一個大大的贊!”看著自家滯銷的農產品賣出後,溫國明激動地說道。

【記者】黃玉熹

【通訊員】黃耀亮 趙曉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