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追逐春的脚步——新区科学有序推进复工达产综述

四月伊始,春意正浓,草木萌动的新区大地上奏响春的"乐章"。

走进工厂车间,机器开足马力,忙于订单生产;在项目工地,工人师傅迎着朝阳,辛勤忙碌;在田间地头,农民抢抓有利时节,农耕劳作,一派繁忙景象……

截至目前,新区复产企业达到145家,复产率96%;计划开复工项目220个,已开复工219个,开复工率99.5%。

砥砺前行 追逐春的脚步——新区科学有序推进复工达产综述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花卉产业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采摘非洲菊。

抢时间早部署 推动复工达产

焊接声、切割声、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正擂响加速生产的"战鼓",走进新区化工园区施工现场,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令人倍感振奋。

"目前,园区所有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因为新区疫情防控科学有力,返岗人员组织工作超前,各个项目的建设受疫情影响较小。"新区石化集团总经理魏兴杰自豪地说。

防控疫情不能松懈,发展更是第一要务。

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统筹部署和强力推动下,新区早谋划、早动员、早行动,第一时间支持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全面开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模式。

走进在建的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铁路环线项目、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大数据产业园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一辆辆运输车来往穿梭,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作业。

甘肃铁投集团董事长王峰凯感慨地说:"我们真要感谢兰州新区的鼎力帮助,目前项目工人已全部返工,整体工程复工率达到95%以上。"

之前的3月12日,新区举行了32个招商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涉及总投资约56亿元,涵盖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

随着新区复工达产"集结号"的吹响,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从全国各地迅速返岗,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复产达产中。

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新区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大中型餐饮单位、小餐饮、旅游企业、星级饭店等复市率均为100%。同样,作为服务业的重要行业,商业门店从2月3日(正月初十)起纷纷开工复产,开店迎市。

建立包抓机制 形成强大合力

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新区建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项包抓,各园区、各行业部门具体负责的包抓落实机制,全力推动交通运输、餐饮购物、商贸物流、建筑施工等领域加快恢复正常运行秩序。

不仅如此,新区还统筹制定分类分批复工复产方案,实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建立助企联络员制度和重点行业运行调度专班。由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带队,全面开展复工复产专项督查,分析研究问题,及时解决企业防护物资、融资、市场、原料、运输、用工等方面难题,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定正常。

为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并尽快达产达效,新区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一方面,新区稳步推进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免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凡符合三项保险费缓缴条件的,主动配合企业申请缓缴,并在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另一方面,新区积极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在落实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至1%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增值税发票管理流程,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通过电子税务局由专人辅导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业务,累计帮助22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1142万元。

与此同时,新区还全力做好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指导帮助多家企业纳入国家、省上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在获得低息贷款的同时,享受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贷款贴息。积极争取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

强化要素保障 满足复产需求

企业用工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上,新区相关部门主动联系管辖地出具用工证明,并举办大型网络专场招聘会,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同时,新区城投、科文旅等集团公司和驻区各大建筑施工企业针对建筑项目用工难,采取"返岗包车"、报销费用等方式快速组织工人返岗,点对点从天水、定西、平凉、武威等地将务工人员接至工地,支撑新区重点工程快速复工。协调中川机场开通"复工航班"运送返岗人员。在此基础上,新区还加大租金减免力度。鼓励引导新区国企通过减免租金等途径帮助商户复工开业。城投集团总经理路养峰表示,目前,企业已经为1000多家承租商铺的商户减免租金近5000万元。科文旅集团对产业孵化大厦的入孵和出租企业分别给予减免三个月、一个月房租。实行"一延一减三不降"医保优惠政策。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和时行。新区上下以更加铿锵脚步,争创一流,正向着高质量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勇往直前。

利用产业优势 再谱农业华章

走进新区秦川镇榆川村,道路两旁悬挂着乡村振兴的标语,而不远处田地里,村民正在自家地里忙乎着。

"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是首要任务,但春耕生产对农民同样重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魏存江介绍,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现在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全域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新年伊始,新区加大土地流转,依托国有企业集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基础配套、统一规模经营,其中新区农投集团规划建设8万亩、水务集团2万亩,秦川园区农业公司16万亩、中川园区农业公司5万亩、西岔园区农业公司2.5万亩。同时,新区抓紧生猪生产利好政策,推动新希望、天欣养殖等招商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目前,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复产,特色花卉、特色果蔬生产交易两旺。

新区利用现代农业的产业优势,所属农业企业提前恢复生产,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的蔬菜供应,使新区肉菜粮油供应充足。

秦川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洋介绍,在新区"复工复产"集结号吹响后,园区所辖的秦川商贸物流公司积极与蔬菜种植企业和种植户衔接,以市场价收购农业企业和农户们的新鲜蔬菜后统一进行销售,既保障了菜农们特殊时期的销路问题,也为千家万户送上了新鲜的蔬菜。

"我们利用现有的一座库容3000立方米的冷库,收购周边菜农新鲜蔬菜的同时,从新区农业企业调运不同品种蔬菜,利用电商平台网上下单,并配送到家。"秦川商贸物流公司负责人闫沛说。

(兰州新区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