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久居城市的人总是渴望回归自然,看厌了钢筋混凝土的“丛林”,自然而然地就向往起绿水青山的恬静和幽远!我其实就属于这类人,离开青山绿水时间一长,心里就痒痒,隔三差五须挖空心思去寻觅值得一游的地方。久而久之,竟成“恶习”!这不,清明节假期还没到,几位“臭味相投”的挚友就已经在谋划着出游了。只不过,这次我们还是比较明智,预料到清明节假期可能出现的旅游小高峰,搞了次错峰出行。好不容易避开了清明出游的人潮,我们就在清明假期后的第三天,启程去往杭州临安,来次天目山一日游,就是为了享受“大树王国”里的那一份宁静!

由于计划是一日游,基本目标就是要登上天目山的仙人顶。因此,不得不早点儿出发,以便当日返回。清晨五点半,我们一行四人带齐了简单的登山装备,由少年宫广场出发,经天目山路上杭瑞高速后直奔临安。本来天还下着点儿雨丝的,车行半路雨居然停了!看来,老天也在护佑这我们这些驴友客了!车子经过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左右的疾驰,上午七点一刻左右,我们就来到了天目山西进山口,停好车子后仔细环顾四周,感觉寂静无人,看来我们选择的时间点还是正确的!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首先到达的,当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禅源寺了。由于当天的目标是登顶,虽然哥儿几个很想进些香烛什么的,但还是强忍住冲动,稍事停留后,就一起顺着禅源寺背后的一条小路向山上走去。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山上静悄悄的,只能听到潺潺的水声,路两边是各种花草、树木。空气非常清新。路过三里亭、伏虎瀑、到达七里亭,一路上只看到两个看山的人。大家伙一路走着,一路寻着山泉和野花儿,一切都似乎那么新鲜、刺激!大家走走停停,嬉笑怒骂中缓解了不少登山的劳累。中午11点,我们到了大树王,天又开始有点儿阴下来了,我们不禁开始在心里祈祷老天能憋住这场雨!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等我们到达开山老殿,老天还是没能憋住,又开始下雨了。我们只能先在这的山庄里点了几个菜:清炖家鸡、香椿炒蛋、天目野芹菜、雪菜笋丝……。菜的味道还不错,我们边吃边等雨停。快1点钟了,雨终于停了,而且居然还出了太阳。这对我们而言,不得不说是个惊喜吧!我们整理一下行装,继续向仙人顶前进。雨后的枝叶显得格外青翠,再配上红的、紫的、黄的小花,更加可爱了。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我们在树林中穿行,走了一段又一段,仿佛没有尽头。我已经走不动了,爬四、五个台阶就要站着喘口气,我今天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行了”。爬呀爬呀,山上明显看出了植被的层次,高大的柳杉不见了,出现了挺拔的松树。天气出现了些薄雾,感觉有点儿白蒙蒙的。我一个人走在最后,耳边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由于路上行进得比较慢,我们登上仙人顶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下午三点了。这里只有一个废弃的气象台,我没有在上面多待,因为四面还是有些雾气,据说在雾气里待久了人体会颇感不适的!再说了,这山中一会儿雨、一会儿又出太阳的天气,着实让人消受不了啊!于是,我们在稍作休整后开始下山了,不过心中充满了满足感。这时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张旭的一首诗《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临安天目山游记

接近四点钟,我们又回到山腰,又观看了四面峰,果然是风景这边独好。站在亭中可看到四面山色,山的空旷和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哥儿四个于是相约:今年夏季,各自携家带口,一起进驻天目山,来一次七日游,好好享受一下天目山之夏的清凉和宁静!

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不多说了,反正是回到车上时天色已晚,我们知道得快些返回了,否则杭州城区的高峰时段,可以足足让大家在车上多呆两个小时。车子踏上了返程 ,我不禁又透过车窗回望了一眼那片绿色的王国,希望咱们今年夏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