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應用項目(44):政務公開及陽光政務工程試點項目

信息技術應用項目(44):政務公開及陽光政務工程試點項目

完成單位:廣東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關鍵詞:政務公開·陽光政務·互聯網+政務服務

項目介紹: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開展省政務公開及陽光政務工程試點,按照陽光公開、智能高效、綠色共享、便民服務的“ 4S ”工作原則,以 “1機制+3平臺”(政務公開機制、政務信息公開門戶、一網式 綜合服務政務平臺、 大數據資源庫平臺)建設為抓手,打造陽光透明、智能高效、共享開放、便民互動的政務體系。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政務公開的政務公開運作模式和政務公開信息平臺建設模式,形成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的政務公開體系,提升我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水平。

本項目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辦公服務微信公眾號開發、會議平臺微信公眾號開發、大屏信息發佈系統、智能消息服務平臺、政府採購監督管理系統、重點工作督查督辦系統、諮詢投訴處理監督管理系統、信息公開監督管理系統、黨組會、委務會會議管理系統、數據共享開放監督管理系統、機關服務管理系統 、黨風廉政建設考核評價系統、經信數據報送系統、公務員績效考核系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網站改造、省陽光政務平臺、支撐平臺對接等。

通過陽光政務系統建設,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智能政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行政管理流程顯著優化,公開渠道更為暢通,服務效能持續改善,群眾辦事滿意行政管理流程顯著優化,公開渠道更為暢通,服務效能持續改善,群眾辦事滿意度顯著提升。

1.技術路線

(1)系統採用基於Java平臺的相當於J2EE技術體系,系統構建於B/S三層應用體系結構之上,將複雜的業務邏輯、流程控制邏輯和數據存取邏輯通過在不同的技術層面上實現,在應用服務器之上,實現業務邏輯的快速部署和靈活調整,充分保證數據庫系統的安全可靠訪問。

(2)基於大型的關係型數據庫,採用主流成熟的中間件系統,支持各類主流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3)採用面向服務的架構設計及開發思路: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政務公開事務處理平臺以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辦公平臺作為支撐,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辦公自動化平臺、省陽光政務平臺、省網上辦事大廳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統一交換平臺、政務大數據中心等系統進行對接和集成。採用面向服務的架構設計,採用平臺化、模塊化的開發思路和統一、通用的接口設計。

(4)具備嚴格的權限管理及控制體系,並支持數字認證、數字簽名等技術,保證系統安全。

2.解決的問題:

隨著政務事項的擴展,以前紙質化的辦公模式效率低下,對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辦事需求略顯難以應付,需要針對各部門政務制定相應的管理系統。由於委內不同部門之間職能不盡相同且偶有關聯,之前的辦公系統也沒有進行統一管理,有必要建設一套結構清晰、規劃科學的集成辦公系統。我司認為當前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在於如何科學、清晰地規劃系統的架構。由於有多個子系統,且政務眾多,不同部門之間的政務存在交叉關聯關係,線下的流程實現到計算機系統上,並不是僅僅把整個流程套上去就可以,只有理清不同系統的職能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才能規劃系統的架構,進而建設信息化系統。

對於以上的情況,本次項目中我司不但可以為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解決現狀上的困難,更是可以通過對業務流程熟悉以及結合電子辦公平臺的功能,提出一些業務流程優化上的建議,最大程度上實現“陽光公開、智能高效、綠色共享、便民服務”的原則。

——來源:《2019年電子信息行業自主創新成果推廣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