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到底能夠帶來什麼?

我當然相信,學歷的高低不等於成就的高低。但在初次就業的時候,你的學歷決定了你大致能從事哪個範圍內和層次內的工作。大學起碼給了你一張文憑,有了這張文憑,你才有資格到那些大公司和政府機關應聘。在俄羅斯留學,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張文憑,比起文憑,這一段留學經驗帶給你更多的是成長,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是比起同齡人的一份自我約束,是一個更加自律的人生。

那麼關於俄羅斯的留學經歷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回答總結為幾點,首先是俄語的提高,然後更多的是改變,獨立,眼界。

在大學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要你自己來處理。周圍都是來自於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同學,你需要在不同的場景切換不同的角色及語言,自我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會得到提升,你在學校處理各種關係的經驗與教訓,會對你今後走上社會帶來幫助。跟他人相處,和陌生人交流。越優秀的人,反而越努力,總覺得優秀到人就好像是一團光,吸引著自己往前走,你和他越靠越近,彼此有了精神共鳴。當一個人在光明中呆久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要再回到混沌的黑暗之中了。

在俄羅斯留學,認識不同國家的人,瞭解各國不同的體制,學習不同的思維方式,去到不同的地方,見識不同的人生,看到社會的可愛之處便是擁有包容主流之外的聲音和觀念。

在俄羅斯上大學的幾年,你一直和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在一起,看音樂會,看畫展,參加社團,讀各種書籍,你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人文素養、道德修養都在不斷地加深。

在人文素養方面,你在文藝濃厚環境的影響下要比在國內接受應試教育的同齡人優越很多。

如果你有了錢,你可能會選擇藝術享受,比如聽音樂會、看話劇,甚至是藝術收藏,這是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並不是帶有優越感的意思,實際上,很多人後悔沒有好好讀過書,很多富翁都對知識分子非常尊重,甚至是羨慕。他們經常通過附庸風雅來顯示自己是有品味的,甚至要想盡辦法給自己辦個大學文憑。你在羨慕某人腰纏萬貫的同時,殊不知他也在羨慕你的知識與品味。

在俄羅斯上完大學的你,是中英俄三語和專業技能都佔據優勢的人才,和國內二本三本的同學相比你更具優勢,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以後到底如何選擇,在面試的時候你比同齡人有更多的語言技能,配上你的個人能力與修養,你會佔據主動權。

遠離父母親人來到俄羅斯,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飲食問題。在國內時生活上習慣依賴父母,到了俄羅時就會逼著自己去應對各種房租,水電煤氣,搬家,做飯等所有關乎如何活下去的重要事宜,直到內心日益強大到獨立。

留學只是生命旅程中的一段經歷,並不能代表你將擁有不凡的人生。其實無論身在何處都需要保持一顆努力奮鬥堅持不懈的態度,畢竟你是怎樣的,你身邊的江湖就是怎樣的;你是怎樣的,你所到之處的遇見就是怎樣的;你是怎樣的,你的人生就是怎樣的。

宛如陶傑在《殺鵪鶉的少女》中寫到: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鉅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做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