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提拔无数忠臣,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寒风


题主说曹操曾提拔无数忠臣,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曹操确实很重视人才,在汉末征战中唯才是举,选拔了大批俊杰。但这些俊杰是能臣,却未必是忠臣。而曹魏势力从196年迎接汉献帝之后,本身就开始与汉献帝势力发生矛盾冲突,到200年两家矛盾就已然爆发,最终曹魏篡夺了刘汉。这样一个建立在背叛与破旧立新之上的政权,又能为自己的臣下培养怎样的忠君观念呢?

曹操唯才是举,看重才能,相对的是其他两方面——地位和德行的削弱。那么就让我们以地位和德行为维度,看看几类人会对曹魏政权有怎样的忠心。

首先第一类,既有德行又有世家地位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当然是好的。可惜的是,一个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他的地位都是汉朝给与的。如果他同时又具备德行,难道不应该忠于汉室么?这样的人,很难接受曹魏最终的篡逆,于是不是和曹魏分道扬镳,就是含光混世,不可能为了曹魏去拼命捍卫。曹操早年的亲密战友荀彧就是最好的例子。


接着是第二类,有世家地位,但德行未必那么高尚坚定的(当然,未必就是卑劣,可能只是更能识时务)。这些人,在汉朝获得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手握资源和权力,到了曹魏崛起时顺应潮流,投向新主。曹操、曹丕要稳定自己的江山,必须利用这帮人,向这帮人妥协。所以这帮人在曹丕继位后都爬的很高。由于在汉朝本身就是世家,他们和曹魏仅仅是合作与利益交换,并不会对曹氏多么感恩戴德。同时,他们今天能卖掉汉朝,明天当然也能卖掉曹魏,不会为了曹魏恪守自己的立场。这里面,以华歆、王朗、钟繇等为代表。曹魏代汉,他们在其中出力不少;而等到司马氏掌权,王朗和钟繇的后人又成为司马氏的姻亲和心腹,华歆后人也毫不犹豫地给晋朝当官。

最后是第三类,即那些出身相对较为低下,而得到曹操提拔的人才,多数是武将。这些人,曹操对他们是真有恩的,他们对曹操的情感应该也更深。其中,有道德水平比较高的,如庞德;也有道德水平比较低的,比如于禁。大部分人没有经历真正的考验,如张辽、张郃、徐晃等。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就算忠于曹魏,他们对后续司马氏篡位也没多少抗拒力。因为他们的出身相对低下,在曹操打江山时,能够得到重用;但在曹丕称帝之后,权力却逐渐落入前述第二类世家大族手中。

比如张郃年龄比司马懿要大至少十多岁,投奔曹操比司马懿要早六七年,从军的经历比司马懿要多近30年。然而在曹丕继位后,司马懿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张郃反而成为其下属。尤其随着第一代逐渐老去,比拼二代三代,曹操提拔的武将子孙们就更没法去抗衡世家大族了。张郃的几个儿子只获得了列侯、关内侯的封爵,连当什么官都没记载。司马氏篡魏的时候,他们就算想拼死报答曹家,又能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在曹魏正式建国后,真正有资格和世家大族抗衡的,其实只剩下曹魏自家的宗室成员。然而,从曹操时代开始的夺嫡之争,不但让曹丕和曹植兄弟之前情感破裂,而且让曹魏皇帝们都染上了“宗室恐惧症”。曹丕和曹睿父子竞相限制宗室诸王,不但不给他们任何权力,甚至还监视他们,限制其自由。这实际上使得曹魏皇帝失去了来自近亲族的助力。同时,曹魏规定外戚不得选取大族,也不得干政,又减少了皇帝亲家的帮助。

因此最后也就剩下曹魏宗室的偏远支系及夏侯氏家族,可以作为曹魏皇室最后的屏障了。事实上在曹睿临时之前,最早安排的托孤班子就是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五个人。燕王曹宇是曹睿的叔父,也是惟一一个能留在京城的诸侯王。曹爽是曹操养子曹真的儿子,曹肇的父亲曹休是曹操的族子,秦朗也是曹操的养子,至于夏侯献也是曹家人的亲戚。

可是,刘放和孙资却进了谗言,使得重病中的曹睿犯了错误,把辅政班子给换了,撤掉了四个亲戚,只留下曹真的儿子曹爽,换上了老贼司马懿。

即使到了此时,曹爽的权力依然在司马懿之上。但是,曹爽的能力却比司马懿差得多。尤其曹爽年轻气盛,当权后与他的一群党羽一味瞎折腾,得罪了朝廷中的元老们——这些元老,基本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即前面说的第二类人。他们和同为世家大族的司马懿本身就具有亲密性,加之曹爽如此胡来,自然在249年的政变中站在了司马懿一边。

249年的政变时,曹操已经死了快30年了。当初那些受他恩惠的“忠臣”留下的也并不多了。相反,司马懿则已经入掌中枢近30年,中层干部倒是有很多是他提拔的。

所以,一旦曹爽被司马懿拿下,没有多少人站出来也就毫不奇怪了。

当然,曹魏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忠于曹魏的人虽然不多,还是有的。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次在淮南地区起兵(淮南三叛)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是,这样的例子终究不够多。

于是,最后强大的曹魏,只好成为三国中最早实质性灭亡的一家。


巴山夜雨涮锅


司马懿到了曹睿时已将亲曹大臣换了不少了,只要是重要部门的一把手绝不亲曹,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大都亡故。满朝文武谁是司马对手?


老伙计162720415


这就是家天下的缺点。曹操在世,受恩人会效忠,过了几代,一代君一代臣,受恩人地位也发生了变化。都要找新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