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朱思本所绘制的《舆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学的高峰

继裴秀、贾耽之后,元代朱思本是我国地图学史上又一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他所绘制的《舆地图》,后经明朝罗洪先增补为《广舆图》。朱思本的成就在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几乎支配了中国地图学,其影响范围之大由此可见。朱思本是一位极有地位的道家,卓有见识的地理学家。他利用奉皇帝之诏祭祀名山大川的机会,考察地理,研究沿革。他的足迹遍及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十省,积累了丰富的实感地理知识。

元代朱思本所绘制的《舆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学的高峰

他又参阅《水经注》、《通典》、《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大元一统志》等书,从至大四年到延祐七年(1311~ 1320年)用了十年的时间绘制成《舆地图》,精确度比较高,加上他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对“诸蕃异域”及自己所不亲及或不信的资料,宁缺勿滥。因此,《輿地图》的内容翔实可靠。此图也移刻在石碑上,存在江西贵溪县上清宫的三华院。朱思本的《舆地图》沿用传统的“计里画方”制图法,他先绘各地方的分图,经使臣、官员校对后再编成全国大地图。图幅长广各七尺。

元代朱思本所绘制的《舆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学的高峰

罗洪先(1504~ 1564年)是明代一位精通天文、地理的学者。他考订朱思本的《舆地图》,认为朱图是他见到过的最好的地图,但也发现图中尚需补充的地方。同时,由于面积太大,不易使用,他用“计里画方”之法,把朱思本长广七尺的大图,改制成分幅图,并装订成册,成为地图集。罗氏《广舆图》稿本完成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初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初刻本图集内容为:朱思本、罗洪先序言各一篇。舆地总图一幅,两直隶、十三布政司图16幅,九边图11幅,洮河、松潘、虔镇、建昌、麻阳诸边图5幅,黄河、漕运图各3幅,海运图2幅,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图4幅,共45幅。

元代朱思本所绘制的《舆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学的高峰

其中16幅分省图,11幅九边图,及5幅诸边图是根据朱思本《舆地图》改绘,其余的图则是罗洪先增绘。《广舆图》在制图符号方面很有特色,在绘制地图时,首创另列地图符号图例。图中共列出了山、河、路、界、府、州、县、驿等24种符号,这些图例符号,有的使;用得比较早,设计也比较科学,更加丰富了地图的内容。图中制图符号已系统化、抽象化、科学化,并归纳为“图例”,专门列出,这对阅读地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元代朱思本所绘制的《舆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学的高峰

《广舆图》内容丰富,以科学的“画方”网格绘制,又有独特的符号系统图例,并采用册装,具有实用性,开创了明、清绘制地图集的先河,对以后全国、地方性地图集的编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衍生了许多类似的地图,使中国传统绘制地图发展到新的鼎盛时期。《广輿图》先后七次翻刻,并且广泛流传到国内外,是国内外公认的古代地图集精品,影响深远。今北京、沈阳、南京、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市及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都藏有不同时期的刻本或抄绘本。

元代朱思本所绘制的《舆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制图学的高峰

《广輿图》很受外国地图学界的重视,17世纪中,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1614~ 1661年)来华后编制《中国新图志》,主要依据《广輿图》编制。1655年,该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荷兰布拉厄大地图集中的亚洲部分就是以卫匡国的《中国新图志》为兰本绘制的。直到17世纪末,欧洲出版的中国地图都要依据《广舆图》,说明欧洲地理学家对广輿图的高度重视。

我是“实时征文用时刻提醒”,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