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接上期《朱泚稱帝引起德宗全面軍事收縮及奉天內鬥》

目錄

1朱泚朱滔兄弟聯盟

2唐德宗調李懷光回援奉天背後的秘密交易

3蕭復為什麼擔任宰相?

4劉從一為什麼可以擔任宰相?

5陸贄派的姜公輔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唐德宗和盧杞、王翃殺了崔寧,等於斷了朱泚的內線,朱泚想巧取奉天的計劃泡湯。只能對奉天採取武力行動了。

1朱泚朱滔兄弟聯盟

為了攻取奉天成功他先要防止河北戰線唐軍回擊給自己造成壓力,隨即派人給他弟弟朱滔一封書信,內容是:“三秦之地,指日克平;大河之北,委卿除殄,當與卿會於洛陽。”這就等於說他負責佔領關中地區,讓朱滔負責攻佔河北,而後雙方在洛陽合兵,這就是朱泚此時的戰略。朱滔看完書信哈哈大笑,玄機讓整個軍府的人都看看,他哥哥當今的趕跑了正牌天子的“大秦”皇帝來信了!而且還說要跟自己平分天下,會兵洛陽,自己可是皇太弟啊!我想高興得一定是鼻涕都流出來了。《通鑑》記載得到書信,朱滔高興的只跳舞。頗為讓人想到少數民族的風俗。而後立刻將這個消息向周邊的藩鎮通告,皆以提高自己的身價。這就等於將自己要和朱泚連兵,從而發動對河北唐軍的攻勢的消息散佈出去了。自然就希望是牽制著唐軍不敢動了。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2唐德宗調李懷光回援奉天背後的秘密交易

德宗早就料到這一手了,趕忙派人去河北唐軍前線調人馬回關中救駕。德宗派的宦官到了魏縣唐軍的行營,將聖旨一讀,諸將相無不相對而哭。一方面是哭關中危局,君父蒙難,可是另一方面,也是痛惜幾年的戰果遂之毀之一旦,白乾了。河北的藩鎮們徹底翻身了。

可是,魏縣行營回長安救駕的卻只有李懷光一路人馬。其他的如河東節度使馬燧,河陽三鎮節度使李芃各回本鎮、馬燧回太原,李芃回洛陽,而另外一個潞澤節度使李抱真則退守臨洺,算是控制通往滏口陘的大門,遏制魏博節度使的擴張。基本又恢復到戰前大體局面。當然,細說來,魏博節度使和北方的成德節度使都受到了巨大的削弱,主要是他們內部分化造成的。

可是為什麼調李懷光呢?而不是其他人呢?從面上看似乎是李懷光是朔方軍的節度使,其實就是朝廷最為依仗的野戰部隊。而且他在前線沒有行政區管轄的責任。

其實另有秘密。

這個秘密還得從崔寧被殺開始說起。崔寧被殺,史書記載是天下稱怨。而後唐德宗只能釋放了他的家人。可是是誰替他喊冤呢?我們在前面基本已經證明,崔寧和朱泚是有著很大的交集的,想證明他沒有問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德宗殺他其實不怨。而環顧當時,首先當然是他們崔氏的人替他喊冤,這點沒有問題。可是具體落實到誰頭上呢?而且這個人必須具有較強的能量。這個就是崔縱,我們在前面曾經重點做過介紹,他擔任了汴西和河北唐軍的押糧運草的主要幹部,掌控著當時大唐對藩鎮作戰的總後勤。因此,也就決定了唐軍和藩鎮戰爭的勝敗。

而崔縱和李懷光的私人關係比較好——這點我們在前面也介紹過了。而李懷光的朔方軍是目前唐軍在外面唯一的一支重要機動野戰軍。當然另外還有李晟的神策軍。可是神策軍是直屬皇帝的,因此崔縱還插不上手。當然崔縱也是士族崔氏一門的,與崔寧是同族。

德宗殺了崔寧,喊冤的就只能是崔縱了。而釋放崔寧的家人,其實就是德宗向崔縱的讓步,或者說是向巨族崔氏的讓步。我們如果不細讀書的話,根本難以察覺到中唐德宗時期,士族對皇權的影響力有多末巨大,彷彿皇帝真的是一言九鼎——其實很多時候是一言九頂!

很明顯,這背後是有政治交換的:你饒了我本家,我可以幫你出兵平叛。

但是,您以為這就夠了嗎?非也。還有一條,就是要盧杞交權!否則也不會來幫忙。崔寧其實已經代表崔氏全族的利益對德宗要求廢除盧杞了。可是德宗沒有答應。畢竟崔寧人沒有直接控制四川的兵權,被軟禁在關中四年之久了。可是,崔縱就不一樣了,崔縱此時是握著大唐的糧草、大唐的命脈,德宗對他的話不可能不高度重視。

於是乎,德宗開始做出重大讓步——準備犧牲盧杞了。

這就是德宗可以去魏縣行營宣旨招李懷光回援奉天和德宗下面重新調整宰相班子的聯繫。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3蕭復為什麼擔任宰相?

德宗派走召集李懷光回兵的宦官,丁巳日,重新組建政府,以戶部尚書蕭復為吏部尚書,吏部郎中劉從一為刑部侍郎,翰林學士姜公輔為諫議大夫,並同平章事。

蕭復我們在前面介紹過了,是江南士族的帶兵,而且和德宗也有親屬關係。唐玄宗李隆基外孫,按照輩份,比德宗還高一輩,跟代宗是一輩人。

但是,蕭復之所以能擔任宰相,並不是這個原因,或者說不是主要因為這個。蕭復當年的一則故事,讓我們窺探到此次任相背後的原因另有隱情:

《新唐書卷一百一 列傳第二十六》記載了一件事:

廣德中,歲大飢,家百口,不自振,議鬻昭應墅。宰相王縉欲得之,使弟紘說曰:"以君才宜在左右,胡不以墅奉丞相取右職?"復曰:"鬻先人墅以濟孀單,吾何用美官,使門內餒且寒乎?"縉憾之,由是廢。

蕭復家在長安城東北的昭應縣(今陝西臨潼)境內的運河邊有一座別墅,這是當年其外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為蕭復的母親建造的。建築極其精美,環境優雅。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唐昭應城位置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昭應城位置衛星圖


據介紹,唐昭應城始建於唐天寶三年(744年),北面渭水,南枕驪山,東環臨河,西繞漁水,山川形勝,獨秀關中,在唐時一派“商賈繁會,里閭闐咽”的繁榮景象。唐昭應城的設置和華清宮密不可分,因為華清宮作為離宮,唐玄宗每年9月都要離開宮城到這裡居住,到第二年3月才回都城。在這段時間裡,文武百官彙集於此辦公、居住,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最終形成了唐昭應城。

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時,蕭復的父母已經逝世。經過安史之亂,其家道開始中落。由於連年歉收,家人上百口,入不敷出。作為一家之長的蕭復,與幾位弟弟商議後決定賣掉昭應別墅,以此渡過難關。

當朝宰相王縉,為人貪婪,聽說昭應別墅內有林泉美景,就想無償佔有,便讓自己的弟弟王綋去見蕭復,誘導他把別墅獻給自己。王綋對蕭復說:

“以您的才能和學識,完全可以承擔要職,獲厚祿足以養家。何不把別墅獻給宰相,以換高官厚祿呢?”

蕭復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笑著答道:“今天賣先人的別墅以備家用,上可供養年老,下可撫養孤幼,如果用來為我一人換得高官和榮耀,會使闔家老小挨凍受餓,我不敢有這樣的想法。”

王縉本以為可以輕易得到蕭家的別墅,沒想到蕭復如此不識抬舉。他既為美夢落空而深深遺憾,更為蕭復不知好歹而怨恨。不幾天,王縉就找藉口罷免了蕭復的官職。有人勸蕭覆上表皇帝,為自己辯白,可他堅持不肯。因此被廢滯於家,可他處之泰然自若。後得起用,累官至尚書郎。約在代宗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前後,出為刺史,歷歇州、池州、常州,每任皆嚴守為官之道。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朝廷考察天下刺史政績官聲,蕭復位列第一。

這則故事其實是表示了北方士族太原王氏對南方士族的打壓。也就是南北士族的矛盾。代宗時期,天下並不太平,而北方領袖大族積極打壓南方士族不過是說南方的士族在安史之亂後隨著經濟力量的增加地位和勢力開始抬升了。這是北方大族所不能容忍的。王瑨和元載搭班子是正副手,這就說明代宗主要時期政權還是在北方士族手中掌握的。王瑨不是代表他一個人打壓南方的蕭氏的。這裡自然包含了元載的意思。反過來說,當代表元載系統的源休反唐,蕭復自然就不會跟著走了。

之所以提王瑨,就是因為作為太原王氏的王翃和盧杞自涇原兵變以來是站在一起的。殺崔寧也是二人和德宗通謀的結果。

因此,讓蕭復擔任宰相,其實就是打壓以盧杞和王瑨為代表的北方勢力了。而南方的勢力又是供應糧餉後勤的主要力量,因此,這裡就與崔縱結合了起來。因此,蕭復為相,其實南方士族、崔氏家族和李懷光為代表的商人系統(粟特胡商)三方面的結合

皇帝什麼都能行,就是一到了後勤方面就步步後退了。因為這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事情,財富掌握在誰手中誰就是老大。而涇原兵變以來南方的節度使們大體都是閉關自守,只有曹王皋費盡心機往關中送糧食。所以,籠絡南方勢力的代表,向江南士族做出重大讓步就是不得不走的步驟了。

蕭復為相,意味著盧杞的末日就要到來了。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4劉從一為什麼可以擔任宰相?

但是盧杞明顯和王瑨等北方士族還不想立刻繳槍投降!於是,在蕭復為相的同時,另外又安排了一位宰相:劉從一。

劉從一是何許人呢?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七十五》

劉從一,中書侍郎林甫之玄孫也。祖令植,禮部侍郎。父孺之,京兆府少尹。從一少舉進士,大曆中宏詞,授秘書省校書郎,以調中第,補渭南尉,雅為常袞所推重。及袞為相,遷監察御史。居無何,丁母憂。服除,宰相盧杞薦之,超遷侍御史。居數月,以親避除刑部員外郎。建中末,普王之為元帥也,遷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為元帥判官。德宗居奉天,拜刑部侍郎、平章事,從幸梁州。明年六月,改中書侍郎、平章事。歲中,加集賢殿大學士、修史。上遇之甚厚,以容身遠罪而已,不能有所匡輔。

劉從一,從資料看,能擔任宰相,也就是這裡的平章事,宰相盧杞的推薦 是起到關鍵作用的。這說明,他和盧杞有相似的政治立場。其實,有時候也是具體鬥爭環境的表現,比如劉從一和常袞關係好,而常袞和楊炎的關係不好,這樣,盧杞推薦劉從一的立場就有了。

但是我覺得此時的劉從一擔任宰相,特別是和蕭復搭班子,還有幾個原因。從歷史看,他們家被稱為廣平劉氏,算是除了盧杞、太原王氏等這幾個頂級貴族外的大貴族。

《新唐書》介紹他的太爺劉林甫:

劉祥道,字同壽,魏州觀城人。父林甫,武德時為內史舍人,典機密,以才稱。與蕭瑀等撰定律令,著《律議》萬餘言

這就是說他們劉氏和蕭氏是有合作基礎的。這是此時需要一個和諧的班子的標誌,畢竟此時是戰爭期間,如果發生內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但是從利益看,劉氏是北方士族,而蕭氏則是南方士族,所以這裡又有個南北平衡的問題。但是盧杞的盧氏和劉氏結盟,其實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此時,兩家都失去了經濟基礎了。有意思的是《新唐書》就是將他們劉家放在了盧家的下面。這極可能是長久以來的作為河北方面的聯盟家族的關係。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5陸贄派姜公輔

另一位宰相是翰林學士姜公輔為諫議大夫,同平章事。

姜公輔這個人我們在前面提到過,但是此時既然進入宰相班子,就有必要再仔細交代一下其派別問題。

此人的祖籍,現在有說是天水的。而《舊唐書》則說“不知何許人也。”一代宰相,史書居然不知道是哪裡人,也是醉了。不過《新唐書》給補充了,說是愛州日南人。即今越南清化省安定縣人。姜公輔是在唐德宗在位時登進士第的,他離開越南,離開了妻兒,在中國帝都位尊宰相之位。後因犯顏直諫,被貶泉州,再未回越南。後來被德宗罷相。

從《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八十八》記錄看,他和陸贄是一派的:

洎陸贄知政事,以有翰林之舊,數告贄求官。贄密謂公輔曰:"予嘗見郴州竇相,言為公奏擬數矣,上旨不允,有怒公之言。"公輔恐懼,上疏乞罷官為道士,久之未報。後又廷奏,德宗問其故,公輔不敢洩贄,便以參言為對。帝怒,貶公輔為泉州別駕,又遣中使齎詔責竇參。順宗即位,起為吉州刺史,尋卒。憲宗朝,贈禮部尚書。

德宗這裡用竇參就把陸贄給牽制住了。姜公輔也就不得再入朝為官。泉州別駕之後,姜公輔在九日山隱居13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客死九日山。好友秦係為其葬於九日山東峰南麓。姜相墳居中豎立石墓碑,陰刻碗粗楷書“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九個大字。墓前分別兩尊石將軍,其下臥伏石羊、石獅各一對,並立一對圓頂角柱。後經宋、明、清幾代修葺,保存至今。

從派系看他是江浙甚至更遠的南方勢力的代表,實際與北方的士族的矛盾就小的多,依附於陸贄一派,這樣三個新增的宰相勢力的對比就是南重而北輕了。蕭復作為與皇室有關係的宰相多少還得擔當些皇室的利益和關隴貴族的利益,但是總的是以南朝舊利益為重。由於太原王氏的主流沒有和胡商系統交織在一起,所以,太原王氏也對崔氏讓步了。因此,這個班子其實對德宗是不利的。當然北方的士族們肯定是不滿的。不過這個人的存在感比較低,畢竟是愛州人,影響不大了。

從後來德宗和陸贄的鬥爭看,德宗堅持不讓姜公輔再次做官,其實是一步正確的選擇。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關於竇參,《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竇參,字時中,工部尚書誕之玄孫。

而其太爺竇誕,竇抗第三子,祖父竇榮定,祖母隋文帝姐萬安公主,其妻唐高祖李淵第二女襄陽公主。李淵的皇后,李世民的母親就是這家人,竇氏。所以你就知道這樣的人立場了,是標準的關隴貴族。在他面前,陸贄是不敢有不同意見的。

其實當時還有一位副相,就是關播。所以,此時調整後,朝廷立刻就是五位宰相了。這裡不缺宰相因為宰相盧杞就在身邊呢。何以忽然要同時增加三位宰相呢?這當然就是要為剔除盧杞做準備,或者說從此盧杞其實就被掛起來了。估計他此時只能通過劉從一間接發揮效果了。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這次調整宰相班子,是盧杞命運的轉折點。

我們只有如此詳細地從史料中尋找線索,才能發現,真正影響朝廷覺得是什麼人,決定盧杞命運的什麼人。

如果我們回到開始的《枕中記》此時盧杞才是真正夢醒時分!德宗面對崔氏強宗要開始犧牲他了,雖然不得不然。這讓人想起漢景帝時期的晁錯之死!


唐德宗奉天調整宰相班子——盧杞黃粱夢醒時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