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方舟”启航,政银企如何互动发挥逆周期作用?专家解析

借鉴医疗领域“方舱医院”理念,深圳于4月14日启动“金融方舟”项目,帮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纾困,应对融资难和流动性问题,以便更好地复工达产。

深圳“金融方舟”启航,政银企如何互动发挥逆周期作用?专家解析

“金融方舟”项目启动。南都记者 顾威 摄

南都记者关注到,和疫情初期出台的“惠企16条”以及后续发布的31条《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相比,此次深圳所启动的“金融方舟”项目更具有针对性,重点帮扶受疫情影响明显的外贸出口、交通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几类中小企业。同时,该项目通过机制的创新,如银行牵头负责制、出舟及入舟的企业动态管理等,为困境中的中小企提供咨询服务、融资授信,减缓资金压力。

目前,首批1020家急需融资的企业已经被纳入“金融方舟”。专家指出,深圳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国际疫情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此时“金融方舟”的启动更旨在保护企业生产力,为处于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加一件“防护衣”。

●时机更有针对性

因应疫情影响,保护好中小企的生产力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企业的日常经营受到冲击难以避免,为了让社会和经济恢复常态,深圳在今年2月先后推出“惠企16条”、31条《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让“停摆”的企业跨越困难期,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在近日,深圳启动“金融方舟”项目以支持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

“从最初的‘惠企16条’,到后来的‘31条’,再到现在启动‘金融方舟’,这些政策举措在推出时所面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它们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博士分析道,早前“惠企16条”和31条《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发布时,正值国内面临严峻疫情,当时国际疫情尚未暴发,当时的政策目标旨在让企业共渡时艰,也期望在二季度经济能出现快速反弹,甚至是报复性的增长。

余凌曲认为,在进入第二季度国际的疫情形势还不明朗的新情况下,深圳作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对外依存度较高,在产业链复工支撑度仍不够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很可能仍处于一个相对“冬眠”的低迷状态。“如果没有金融提供的可持续支持,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因为支付房租、员工工资等持续的支出而出现破产,被迫退出市场。”他表示,对于深圳而言,城市的经济主体主要由民营中小企所构成,现在需要保护好中小企的生产力,“处于‘冬眠期’的中小企业进入‘方舟’模式后如同加上‘防护衣’,启动‘金融方舟’项目也是为了让生产力不要被破坏掉。”

记者了解到,目前首批由市发改委、科创委、工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体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等产业主管部门提供的1020家急需融资的企业已被纳入“金融方舟”。

●帮扶对象更明确

重点帮扶受疫情影响明显的外贸出口等企业

据了解,自2月底“市政府2020年重大项目清单”发布以来,深圳市金融机构主动靠上、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指导项目单位做好融资规划,落实配套金融资源,推动项目早落地、快建设。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20多家银行已为全市重大项目授信3623.1亿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启动的“金融方舟”项目帮扶的企业对象更为明确,重点为以下几类中小企业:一是受疫情影响明显的外贸出口、交通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企业;二是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企业;三是受疫情影响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四是其他需要重点支持的企业。经审核纳入“金融方舟”的企业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获得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融资担保等综合授信支持。

入舟企业的基本要求为:企业规模符合工信部、国家统计局等关于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符合深圳市产业政策,经营前景良好,具有持续造血能力;企业近两年平均经营性净现金流、净利润为正;信用记录良好,疫情前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或其他失信记录。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杰在项目启动大会的介绍中指出,针对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大量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销售减少、回款不畅、现金流吃紧的严峻形势,经市政府同意,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决定启动“金融方舟”项目,组织全市银证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协同作战,创新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专项行动。

●机制上诸多创新

银行发挥逆周期作用,进行定向支持为企业“输血”

另外,记者关注到,区别于过往,此次启动的“金融方舟”项目有诸多机制上的创新,如银行牵头负责制,经审核被纳入“金融方舟”的企业,将获得牵头银行组织提供的咨询诊断服务和财务优化建议等,并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获得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融资担保等综合授信支持,各银行在授权范围内,为“金融方舟”内企业提供专项授信额度和优惠利率;又如方舟名单实行动态管理,企业正常经营后将出舟,新的困难企业将被筛选纳入方舟。

据何杰介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专门组建金融服务组、综合支持组、协调保障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金融服务组由银行牵头负责,证券公司、创投类机构、融资担保公司等参与;金融支持组由深交所、保险公司组成;综合协调组由地方金融监管局和驻深金融监管部门组成。

大会上有数家银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方代表参加了现场的签约仪式。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对银企。

余凌曲表示,“金融方舟”通过“政银企”的互动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是顺周期的。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会考虑风险问题,风险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停贷甚至抽贷,”他进一步解释,如果银行仍然按照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很可能不少中小企会加速退出市场。“‘金融方舟’通过‘政银企’的互动,扭转金融机构顺周期的行为,能够发挥逆周期作用,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可以进行定向支持。”余凌曲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 黄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