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難回國難中國留學生面臨困局

當前,全球疫情多點爆發、持續擴散,海外留學生成為最受國民關注的群體之一。目前我國有約160萬人規模的海外留學生,在美國約有41萬人,在英國約有22萬人。隨著3月份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而海外疫情不斷升級,讓在外留學的孩子回國,成為不少留學生及其家長們的期盼。

進退維谷,歸國面臨重重困難

有留學生表示,“在社交網絡,還有日常生活中,還會有西方人讓海外華人滾回中國,有的直接叫囂,中國人都應該去死。即使美國在控制疫情方面無法比中國做得更好,但他們依然指責中國人。”

在國外生活面臨歧視、不安全,但想要回到國內的留學生也面臨重重困難,隨著疫情升級而停飛的國際航班,讓留學生們回家更加困難。比如倫敦到中國的機票已經沒有直飛,僅剩下需要中轉、耗時動輒超過20個小時的聯程航班,即便是這種機票,由於需求旺盛,價格被大肆推高,均需數萬元,且一票難求,而平時這些聯程機票通常在3000-4000元上下。

一些海外留學生也發出自己的聲音,“回國機票難買,價格高昂,路上感染幾率大,還不如囤好物資,做好防護,在當地自我隔離,不回國添亂了。”

返校困難,海外學習計劃擱淺

同時,對於春節前從國外回來的學生來說,返校也變得遙遙無期。很多國家在2月份中國疫情爆發之時就相繼停飛中國航班。

如澳大利亞2月1日發佈入境禁令,除擁有澳洲國籍、澳洲PR永居及其直系家屬之外,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人員均被禁止入境,禁令持續2周,2周後根據情況決定繼續禁令或撤銷。在禁令剛剛發佈的時候,有一批不知情的中國留學生可能禁令發佈時還在去往澳洲的飛機上,一落地就被要求自行買票回國,還有的甚至直接被取消學生簽證。在3月30日,澳大利亞還宣佈4月3日凌晨起所有從北領地入境的公民和旅客必須自行支付強制隔離費用。

另一方面,隨著考試、簽證的中止,則讓計劃赴海外學習的留學生們陷入困境。目前,國內的雅思、託福等英語水平考試已經被取消。3月23日以來,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愛德思Edexcel、牛津AQA均取消了5、6月的國際大考。還有一部分計劃秋季入學的準留學生,雖然已經通過各種考試,拿到offer,卻不得不面對各國大使館對學生簽證嚴格控制的情況。

國內輿論對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眾說紛紜

在國內,社交網絡上關於海外留學生是否需要回國的問題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嚴防境外輸入病例的背景下,“澳洲跑步女”“礦泉水留學生”“跳窗逃跑留學生”“隱瞞確診事實回國治療黎女士”等歸國人員成為眾矢之的,被一些網友怒斥為“令祖國蒙羞的人渣”“祖國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這些比較極端的個案經由網絡輿論放大,讓人們對海外歸國群體產生偏見,“在國外治不好才回國”“想佔國內醫療資源的便宜”“回來禍害中國人”這樣的刻薄、偏激言論一度甚囂塵上。

但是,對海外留學生、海外華人群體來說,在這場全球性“戰疫”中,很多人都是從頭忙到尾。疫情初期,許多海外華人通過捐贈防控物資等途徑表達了對祖國的牽掛。如今,有人響應號召居家防護不回國;選擇回國的,大部分人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積極配合安排。只是行為正常的大多數在鏡頭之外,炒不了話題、博不到眼球。

不被關注的“大多數”,其實才是歸國群體中的主流。比如不久前留學生瑤瑤(化名)主動在意大利隔離20天后,28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下飛機後第一時間報備,就被稱作“教科書式回國”。從網友的態度可以看出,大家對於積極做好防疫措施的留學生們並不排斥。

返校難回國難中國留學生面臨困局

​對於留學生的困境,張文宏醫生認為,當下做好個人的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是最好的辦法,“生病以後特別醫療資源現在已經出現不充分的時候,我認為是有風險的,現在加緊把自己的防護工作做好,感染的風險,我自己覺得很小。”他建議,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然後洗手,再加上戴口罩,這三點都採用。“到現在為止,我沒有看到哪個人這三點做得特別好還被感染的,這個可能性很小。”

同時,祖國也在為留學生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在4月2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透露,已向中國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國家調配50萬份“健康包”;4月8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目前大多數海外留學人員仍然選擇留在當地,同時考慮到一些留學人員特別是未成年學生面臨的切實困難,外交部正協調有關部門安排臨時航班,以逐步、有序方式,將他們接回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