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盼望长大,年老时恐惧长大,容若这首词正道尽此理

瑞鹤仙(马齿加长矣)

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

马齿加长矣②,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判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③,冷眼华亭鹤唳④。


无寐。宿酲犹在⑤。小玉来言⑥,日高花睡。明月阑干,曾说与、应须记。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⑦,风雨飘残花蕊。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⑧。


注释


①丙辰:康熙十五年,此年纳兰性德22岁。《弹指词》:指顾贞观《弹指词》(金缕曲·丙午生日自寿)。见阳:即张见阳,。


②马齿:马的牙齿。后因以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③随缘: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后指顺应机缘,任其自然。无心:不是存心的。


④冷眼:冷静理智的眼光,冷淡的态度。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松江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年幼时盼望长大,年老时恐惧长大,容若这首词正道尽此理


⑤宿酲:犹宿醉,三国魏徐干《情诗》:“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


⑥小玉:神话中仙人侍女名,泛称侍女。


⑦蛾眉: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⑧长歌:放声高歌。


赏析


年幼时盼望长大,年老时恐惧长大,几乎是一个定律。“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年幼的张爱玲对着世界这样郑重地宣布,显然,她说出了每个小孩子的心声。小时候最爱看《十六岁的花季》,幻想着自己长大的世界里是不是也会有欧阳严严、陈非儿、白雪、韩小乐,对了还有帅的一塌糊涂的袁野。时光紧赶慢赶到了十六岁,又开始流行《十七岁不哭》,发现接下来的年华怎么也赶不上时间之轮的转动。还没有记住林志颖那首《十七岁的雨季》的歌词,十七岁就已然不属于我们了。

年幼时盼望长大,年老时恐惧长大,容若这首词正道尽此理


接下来的岁月,我们的身高如雨后疯狂拔高的笋子,转眼纤瘦成竹;我们的青春亦如五月的红花摧枯拉朽地一路从命运的坡地上燃烧而下,轰轰烈烈,却也转眼成灰——只要不回首,便不会发觉脑后乱红漫天。有一天揽镜自照,暮然地发现菱花镜里皮肤松弛,眼角嘴角已没有了少年时代鲜灵灵地翘——这便是老了啊。没等细咂摸青春的滋味,我们竟老了。

古人早慧,林黛玉进贾府不过六岁,宝黛钗初会荣庆堂黛玉十一、宝玉十二、宝钗十四——宝钗本是进宫选秀女的,古人十五六岁就可以结婚了。那样的年岁,便已有说不尽的袅娜风流。我们所谓的花季雨季,对古人来讲,已是早就该成熟稳重、独当一面的年岁。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2岁的纳兰性德会在生日这天写下这样的抒怀自寿之作:

年龄又长了一岁,自问在这莽莽乾坤中,在这大千世界里。徒自碌碌无为,所营何事!这人世浮名如同流水,转眼即逝。不如一醉方休,常睡不醒。夕阳西下,问天空鸿雁是否已经归来?不如达观处世,顺其自然,对富贵功名之事须冷眼相看。心绪不佳唯借酒解忧,疏懒度日,日高不起。侍女说你我在月明凭轩之时,曾经共语人生,既是高标见妒,出众的人才,便自然要遭人嫉妒,犹如那美丽的鲜花遭遇风雨的摧残一样。感叹时光蹉跎,一事无成,唯有长歌解忧。

丙辰年,即公元1676年,,是年性德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并以诗词才藻大获称誉。正在人生顺风顺水之际的性德表现了过人的稳重,以及今天我们这个年岁的人难以理解的淡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