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首诊将纳入医保报销,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磅文件


互联网首诊将纳入医保报销,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磅文件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王小楠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新冠肺炎疫情让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称,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互联网首诊将纳入医保报销,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磅文件

这也是国家政策文件层面,第一次放开互联网首诊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随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线上经济”新机遇,重点报道了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诊疗在疫情期间等新兴产业却迎来高光时刻。这些行业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业绩也是不降反升。

根据《焦点访谈》栏目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仅微医一家平台的累计访问量就达到1.25亿次。

互联网首诊将纳入医保报销,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磅文件

图/ 焦点访谈截图

而平安好医生的7*24小时接诊平台,从疫情发生以来,截止到4月8日期间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新用户增长10倍,新用户的问诊量增加了9倍。

不仅仅是在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增长,就连传统三甲医院的互联网业务也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以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为例,在今年1月上线之初,每天的问诊人数并不多,仅有零星的几十个,但到疫情爆发之后,患者问诊数量猛增,日均问诊量达到500多人/次。

“现如今,医院每天平均互联网平台问诊都能达到200多人次。”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王萍表示,部分时间段会出现平台上的患者量要比线下的病人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次疫情将改变部分患者的看病、就医的习惯,试图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去解决自己日常的生活难题,今后互联网诊疗市场规模将随着疫情的蔓延快速增长。

新冠疫情成产业催化剂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一建立全省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服务管理平台。

事实上,黑龙江省卫健委早在2月1日就召集省内医院,加入省级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共接入医院213家,开通科室总数达到1500余个,上线近万名医生,提供问诊服务近10万余例。

哈尔滨医大一院、黑龙江省二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等三甲医院也在疫情期间获得了互联网的牌照。

黑龙江省卫健委主任魏新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建立这些互联网医院的新举措主要希望解决发热患者在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的问题。

“我们坚持战时状态开辟了绿色通道,快速批复了贺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等省内几家大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执照审批。同时,还为不具备互联网医院能力的医疗机构快速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功能,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

为黑龙江省建设这个省级互联网诊疗平台的企业,是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见证了全国各地建设互联网诊疗平台需求的爆发。

该公司CEO尉建锋表示,公司给全国约600家医院开通了发热门诊的互联网服务,直到现在还有几十个项目同时在做,这一次新冠疫情确实成为整个互联网医疗的催化剂。

不仅仅是在黑龙江,这次疫情让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纷纷建立互联网医院,并投入到这一次抗击疫情的工作之中。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公开表示,互联网问诊模式最理想的状态是,老百姓在网上咨询的医生就是他线下能找到的医生,这样无形中就将线上和线下结合了起来。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则认为,尽管互联网在线问诊尽管无法直接参与到患者就诊,但通过提供简单的问诊服务减轻当地医疗机构的接诊压力,缓解医疗资源总体不足的现状。

在线问诊纳入各地医保结算

互联网医疗产业规模将有百倍扩展

毫无疑问,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是推动了互联网医保结算政策的审批速度。

2月28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地可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这一政策出台,是让整个互联网诊疗产业纳入了国家医保体系,更为关键的是,也使得各大互联网公司看到了盈利模式。

根据Mob研究院发布《2019互联网医疗行业洞察》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渗透率将达7.9%,市场规模达7000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在线问诊将打破传统的看病就诊的全流程。

按照微医创始人廖杰远的设想,不管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之中,用户只要通过手机的医保电子凭证就可以完成身份认证,就可以在线复诊、开药、医保支付结算,未来如果电子病历逐步共享之后,这就成为一种标准的工作模式。

今年2月底,武汉市医保局就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的在线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

互联网首诊将纳入医保报销,国家发改委印发重磅文件

图/ 视觉中国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泰安、江苏等多省市均陆续出台互联网医保报销的政策。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计划,今后将会有更多地区、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

而此番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并且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等改革试点。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在国家层面肯定了互联网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最终实施的效果还需要各级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通力配合,最终才能让互联网医疗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涛乐观地估计,今后整个互联网医疗产业会有10倍甚至100倍以上规模的迅速扩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