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冠成:互聯網時代,企業的轉型之路何在?

2019年5月6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發佈了《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 ( 2018 年 ) 》,2018年,我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增強。 截至2018年底,我國網民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59.6%,光纖接入用戶規模3.68億。

互聯網、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我國各個行業的飛躍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業、大數據產業等保持較快增長,我國的企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微冠成:互聯網時代,企業的轉型之路何在?

傳統企業一直都是廠家——代理商——零售商——客戶的直線發展模式,開始慢慢被互聯網商業模式取代。門戶網站模式是互聯網最早的商業模式,互聯網開始介入。隨著互聯網寬帶化、大眾化、個性化、移動化的不斷髮展,現代互聯網商業模式不斷髮展。

到今天,現代互聯網發展模式已經發展成以移動互聯網為依託、整合各種傳統的商業構建類型、鏈接多種商業發展渠道,可同時具有B2C、C2C、O2O等模式的優勢。它要求以移動網絡為平臺、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傳播速度為關鍵、以聯盟跨界合作為載體。

微冠成:互聯網時代,企業的轉型之路何在?

1、以移動互聯為平臺。5月10日臺灣媒體報道稱,中國大陸工信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手機上網用戶數規模達12.9億戶,移動購物無線拓展,移動端購物成為購物首選。企業積極轉變商業發展模式,建立線上線下新零售移動系統。微冠成新零售系統,契合發展模式,帶來企業創新發展模式。

2、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在互聯網上,企業將直接面對消費者,消費者反客為主,擁有了消費主權。消費者在網上獲取信息的渠道遠比商家多得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前會經過篩選、比對商品信息等一系列過程,擇最優商家購物。企業必須以更加廉價的方式、更快的速度以及更好的產品與服務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3、以傳播為關鍵。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思維是一種民主化的思維,最明顯的就是去中心化。企業要利用互聯網運營內容和用戶,要積極給消費者傳播品牌信息,品牌產品和品牌活動,樂於與消費者溝通。

移動互聯的發展,消費者能接收到各種信息,同時也能成為媒介信息和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當消費者與商家產生了粘性,消費者成為忠實用戶時,也會成為企業或品牌的“傳道士”。

微冠成:互聯網時代,企業的轉型之路何在?

4、以聯盟跨界合作為載體。信息、大數據的廣泛傳播,企業不再侷限於自建銷售、傳播渠道,而是選擇與符合自身定位、屬性的相關企業跨界合作。跨界合作,實現品牌間的資源互換,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精準促達用戶,帶給消費者不同的品牌體驗,提高產品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發展至今,企業不僅要善於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規劃發展思維,樹立消費者服務意識和品牌傳播意識,藉助微冠成移動營銷系統,完成企業創新發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