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独立思考,3大方避免成为职场“迷途羔羊”

  • 点击右上角【关注】霸王课堂头条号,收获更多加薪秘籍。
  • 本文共2465字,阅读全文约3分钟

  • 工作中,最危险的不是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和虎视眈眈,而是识人不清、到处站队。很多时候,一个人因为从众,不得不加入到同事的小团队中,但是真正到一起后才发现,团队对于自己是弊大于利。

    如果你的能力较为平庸,由于职场岗位的独立性,团体内成员其实很少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果你的能力较强,受领导赏识和器重,有时反而会让团体内的成员感到不舒服,招致背后的中伤和陷害。

    职场中,人际交往不可避免,但是站队却是十分危险的一种行为。特别是当你一不小心看走眼、站错队时,你的选择很有可能为你的职业生涯画上句点。

    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独立思考,3大方避免成为职场“迷途羔羊”

    一、让公司不安的“小团体”

    王琴毕业后通过面试进入当地的一家线上培训机构,入职当天,部门领导带着她去办公室做自我介绍。可在介绍时,同事都在各自忙碌,甚至没有人抬头看看这个初来乍到的女孩。

    于是,王琴只能老老实实的坐在办公桌前,自己熟悉业务和环境。中午吃饭时,仍然没有人和她说话,这让本来性格开朗的王琴,心情一下跌到谷底。

    后来,为了快速融入团队,王琴开始争着打扫卫生、帮大家端茶倒水、拿快递外卖,可即使是这样,大部分同事依旧熟视无睹,这让初入职场的王琴倍感孤独和无助。

    一天,她找了个机会,接近了同部门的李蕾和小岳,请二人吃饭,偶尔还会送对方一些小礼物。渐渐的三人成为办公室里的一个小团体。

    工作期间,王琴并没有因为他人影响而有所懈怠,反而在工作时常常不余遗力,领导也多次想过给王琴加薪,但是考虑到她和其他两人走的太近,会透露风声,让其他两位员工不满,就一直迟迟没有给其涨工资。

    背地里,李蕾和小岳其实非常瞧不起王琴,不喜欢她讨好性的人格和假模假式努力的样子。总是背着王琴偷懒,还把客户资料偷偷卖给了竞品公司牟利,直到二人的行径被领导发现。

    这些事本来和王琴无关,但是在领导眼中,三人关系那么好,王琴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领导觉得王琴知情不报,性质非常恶劣。即使她再怎么努力的为自己辩解,和领导间已经有了隔膜,慢慢被边缘化。

    小岳和李蕾也觉得王琴早就知道她俩的心思,所以为了报复她们,偷偷和领导告了状。于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处处排挤王琴,导致三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心灰意冷的王琴最后只能选择了辞职。

    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独立思考,3大方避免成为职场“迷途羔羊”

    二、“从众”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羊群是一种较为散乱的组织,平时都在盲目的横冲直撞,但一旦有头羊带领,不管前面有狼还是悬崖,羊群都会跟着头羊一哄而上。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群羊前面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看见木棍便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都跟着跳了过去,这时,实验者将木棍拿走,发现后面的羊到了这个位置时,也和前面的羊一样,会选择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木棍已经不在了,这一现象被称为: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效应,指一个人在真实的或者猜测的群体压力下,在思想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 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 的“随大流”。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包括思想、行为等方面的从众。在工作中,这种心理也十分常见,人们常常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和态度,证明自己不是另类。

    职场中,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以“团体”的形式出现。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小团体都是不被接受和容忍的。因为大家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还可以,但是一旦有人离职,势必会影响他人情绪,导致公司内部动荡。

    对于个人发展来讲,加入“小团体”也不利于未来的发展,过度趋同会让人迷失自我,同化为碌碌无为的打工者。遇到功劳时与你无缘,遇到坏事却难逃其责。

    职场中,过度抱团不仅容易出现攀比的心理,而且对人际关系也非常不利,容易让人失去原则。工作时,走个后门,开了绿灯在所难免,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独立思考,3大方避免成为职场“迷途羔羊”

    三、职场中,如何避免“迷途”

    1、学会过滤掉无效信息

    史特金定律曾表示:“任何事物当中的90%都是垃圾,只有10%才有意义。”

    这句话看似比较粗暴,但却说明了最真实的道理。职场中,很多时候我们接触的都是无效的信息,这种信息像一个个包袱压在我们的身上,如果不知卸担,任何一个事件都会成为压垮我们的“稻草”。

    工作中,不要花时间和精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人生本有限,摒弃外界嘈杂的声音,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物上才会有所价值。

    2、你看到的并非是事实

    职场中,很多事情并非我们凭借肉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敌人未必真的会害你,朋友也未必不会给你捅刀子。

    奥卡姆扫把理论表示,人们最大的不诚实把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往地毯下面扫。

    职场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事情,大多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那一面。拿职场小团体来举例,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一派和气”,却没有看到背后的职场隐患。

    想要避免陷入单向思维,就要跳出系统看全局,站在“上帝视角”,列举其中的利与弊。

    3、掌握独立思考4要素

    独立的思考能力是避免盲从最有效的一种能力,包括怀疑、批判、分析及论证4个组成部分。

    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打开独立思考之门的钥匙

    。工作时,要保持对待事物的中立态度,面对怀疑的事项要大胆的思考、求证。

    批判精神:怀疑只是萌芽,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而批判则是会对外界造成影响的行为,更具权威性。

    分析精神:真正会独立的思考的人不仅仅是要提出问题,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可以更深层的了解事物的本质,抓住关键。

    论证精神:论证是将前3个步骤合理化的行为,否则一些推理都只是空想,没有经过证实的理论未必正确也很难说服别人。

    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独立思考,3大方避免成为职场“迷途羔羊”

    人们经常会在群体意识中丧失自我”

    职场中,我们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声音和看法而迷失自己。想要避免“盲从”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正确认识“从众效应”带给我们的影响,然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人云亦云,成为职场“迷途羔羊”。

    你有因为“从众效应”而错失机会的时刻吗?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 END ——

    • 欢迎关注【霸王课堂】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升职加薪有套路,职场难题有妙招,更多职场秘籍请戳下方“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