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催发了草根诗歌?


新媒体时代催发了草根诗歌?

新媒体时代催发了草根诗歌?

1

90年代中后期,那时盘峰论战,知识精英是主导诗歌的,由于内部分裂,新诗创作呈现多元化。知识精英一部分追求新诗的现代化,侧重西方学习,另一部分主张要与普通民众相联系,主张口语化。

在此之后,“打工诗歌”、“工厂诗歌”等纷纷崛起,诗歌不再由精英主导。新诗开始在普通民众中扎根,外来的诗歌也要经过本土化检验。新诗也拥有了“草根性”,诗歌批评家李少君用“诗歌的草根性时代”来指称21世纪的新诗创作。

随着草根诗歌的火热,关于草根诗歌的讨论也众说纷纭,诗歌的出现也有更深层的原因。有观点指出:“诗歌的草根性出现与网络有极大关系,使诗歌更普及。”甚至有观点指出“没有新媒体,或许就没有草根诗人的成名,公众会认为诗歌高不可攀。”

面对草根诗歌,首先,该如何看待草根诗歌?

2

以下观点全是个人观点

概念:诗歌批评家李少君提出了“草根诗歌”的概念,指的是诗歌的“个人性”和“本土性”,不是底层的含义。他认为这是一种自由、自然、自发的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日常化的深入普通人生活和心灵深处的诗歌写作出现了,由天而来的诗歌终于接地气了。

作用:草根诗歌让诗歌本土化,不再全盘西化,它的起点很低,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同时,它让诗歌不是由天上来,更接地气。从“底层诗歌”、“打工诗歌”的火热,都说明诗歌与普通群众的关系更密切,大众也认可草根诗歌的创作,不过,草根性不是诗歌最高的标准。

价值:草根诗歌让诗歌向下扎根,引发了诗歌浪潮。越来越多的诗人出现在大众视野,也让更多人受到诗歌的启发,这时,也出现大量的诗。诗歌的价值性还没受到肯定,它的价值更多的是文本保留下来。这样创作也值得思考,该注意的是,这样的写作还在初始阶段。

范围:草根诗歌的范围可以是“打工诗歌”“底层诗歌”,这些都是标签而已。它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作品,它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描写社会中的人和事。每个人都可以创作诗歌,它有一定的“公共性”。不少非底层的知识分子,也进行这样的创作,这也是对底层生活的关注。

3

那么,理性来说,新媒体催发了草根诗歌吗?

支持这一观点的是:新媒体让更多人接触到诗歌,人人都能创作。每一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接受一样的信息。像余秀华这样的普通人可以通过创作,进入到大众的视野。诗歌告别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诗潮也由自下而上。这有大量草根诗人因此走红,新媒体把诗歌推向了另一个风潮。

由于草根诗歌贴近生活,在新媒体传播下,更引发共鸣。它的口语化,更易于传播。新媒体也让人收获灵感,也受《诗词大会》的影响,越来越多人关注诗歌。这也激发大家创作,加上新诗的创作门槛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诗歌的形式就更多元化。

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现在只是表象,草根诗歌的数量不代表它的持续性。作品的低劣并不会让作品一直火热下去,有的诗歌是能一直回味,有的却不行。现在,草根诗歌更多的是数量的优势,并没有价值的优势,它的传播会随着时间而降温,由于现在在初期,往后更多人会追求诗歌的质量。

这也有诗歌标签化的含义,其实诗歌不应该被标签。诗歌质量提高后,大家会回归作品本身,而不再是标签。像打工诗人、脑瘫诗人都只是标签,这样的传播是不利于诗歌的,只有关注作品本身,才会让诗歌更好的发展。往质量上看,新媒体也没催发草根诗歌,只是催发了创作。

理性分析:除去草根诗歌的标签,新媒体催发的是创作本身。每个人都能在新媒体中创作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因为“本土性”与“个人性”,才贴上了草根的标签。实际上,诗歌只是在变化,人让诗歌更加多元化,可是,作品的衡量坐标还是存在的。

草根诗歌即使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也不会一直高温。载体的改变,不会让诗歌的审美发生转变。众声喧哗之下,每个人只是对作品标签感到好奇。不过,它也让越来越多人投入到创作之中。要是能提高作品的质量,那么,诗歌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总结观点,新媒体确实催发了草根诗歌,可除去标签,新媒体是催发了人们创作诗歌的欲望。现在,只是在初级阶段,只有不断提高诗歌质量,诗歌才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觉得有用,就关注我的公众号:蛋壳烧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